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亞洲民眾更關注健康食品

研究:亞洲民眾更關注健康食品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22日報道,隨著亞洲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發展、人民收入增加、氣候變化、以及人們對健康和食品供應的擔憂,人們對健康食品更為關注,如米糠和更多蛋白質食品等「超級食物」將逐漸取代米飯的地位。

據報道,米飯是不少亞洲人的主要糧食,亞洲的米飯生產和食用量佔全球的90%,但在一些發達的亞洲地區,米飯食用率近年來有顯著減少的趨勢。

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等地區的飲食趨勢也顯示,米飯的消費量將大幅下降。自1961年以來,香港地區米飯人均消費量下降約60%。日本則下降近50%,韓國的消費量自1978年以來則下滑41%。但與此同時,魚類、肉類、奶製品、水果和蔬菜的消費量卻大幅增加。

在曼谷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高級經濟學家達維認為,作為亞洲文化象徵的米飯仍會是該區域飲食中最重要的食材,但隨著「新食品」上架,稻米領先的地位在未來幾年或許不保。「這就是亞洲未來的趨勢,一個營養均衡的人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你不能僅靠米飯填飽肚子,你需要更多的魚、肉、水果和蔬菜。」

達維表示,經濟學伯內特定理論(Bennett"s Law)也能解釋亞洲對食用米飯的降幅量。他說,隨著人們收入增加,人們消費在米飯等澱粉類食材上的比例將會減少。

據糧農組織估計,當亞洲國家人均收入達到2364美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時,米飯將會被認定為次等食材。糧農組織還將稻米的替代品定為「智能農產品」(smart crops)以提高其吸引力。此外,該組織也在促進水產養殖,讓農民養殖蝦、鯉魚和羅非魚,以降低魚價並幫助農民提高收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服從大局 韓民間團體被要求移除日駐釜山總領事館前銅像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首次訪問日本最西端與那國島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