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之西漢 (433)性格命運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之西漢 (433)性格命運

原標題:《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之西漢 (433)性格命運


景帝劉啟把周亞夫的案子交給了大理處理,目的就是要把周亞夫往死里整。



大理是皇帝的「刀把子」,對皇帝的心思揣摩最清楚,接到案子立刻派人來抓捕周亞夫。


周亞夫仍然表現得很硬氣,說什麼都不肯就範,當時就要用自殺的方式來對抗抓捕,幸好他老婆在旁邊苦苦規勸,才勉強配合。

到了監獄,免不得一番審訊對質,周亞夫大聲咆哮,又是矢口否認。


大理眼睛一瞪,驚堂木一拍,厲聲責問道:


「你是老同志了,如此態度,難道你想造反不成?」


周亞夫一臉不屑,反問道:


「你休想血口噴人!老夫所買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麼能說是要造反呢?」


大理自知理虧,一下子語塞。


對付類似周亞夫這種人不能太講道理了,因為這種人一般比較正派,越講道理,越是正氣凜然,讓人無從下手。


旁邊協助辦案的,有一個獄吏,長期跟各種犯人打交道,壞得很,他對周亞夫的心理看得很清楚,在那裡撇著嘴譏笑道:


「嘿嘿,君縱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這句話忒氣人了,明目張胆地加以陷害,睜眼說瞎話:

「你即使活著的時候不謀反,死了也會謀反!」


周亞夫聞聽,氣得滿臉通紅,渾身發抖,險些一口血給氣吐出來,他咬牙切齒,閉目不語。


大理和獄吏得意地相視一笑,便令人將周亞夫帶回牢房。


回到牢房,周亞夫越想越生氣,為自證清白,他賭氣拒絕進食。


就這樣,連餓帶氣,五天後,吐血而死。


前面說過,漢初著名女相士許負曾經給周亞夫相過面,說他將來要餓死,現在果然應驗。


有時候算命就這麼神奇,讓人不得不信。


聽說周亞夫在監獄裡餓死了,景帝劉啟毫不心痛,不但沒有表示慰問,還加封周亞夫的弟弟周堅為平曲侯,重新繼承周勃的侯爵。


顯然,這就是變相剝奪了周亞夫的侯爵。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回過頭對比一下周亞夫和他老爸周勃的遭遇。


為了讓文帝劉恆和景帝劉啟能夠安穩做皇帝,父子倆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也都憑戰功官居丞相,但最後卻都因為性格耿直,被嚴厲整肅,晚節不保,進了監獄。


遭遇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周勃從監獄裡出來了,得以安享晚年;而周亞夫卻餓死獄中。


究竟什麼原因導致父子二人命運相似呢?


不用說,正是他們相似的性格。


俗話說:


「性格決定命運。」


這一點在周亞夫和老爸周勃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所以,當我們哀嘆命運對自己不公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性格是不是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就盡量注意完善,尤其是那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

好了,關於周亞夫,我們就說到此為止。


周亞夫死了,他反對過的事,自然就成了順理成章應該辦的事。


反對過什麼事呢?


前面說過,周亞夫曾經以「無功」、「非劉」強烈反對給皇后王娡的哥哥王信封侯。


現在,景帝劉啟便正式加封王信為蓋侯。


之所以這麼做,估計景帝劉啟是有意為之,在做給群臣看。


他想讓群臣知道,所有的一切,包括封王、封侯、封后、立太子,都必須是皇帝說了算,誰如果反對,誰就沒好下場,皇權至高無上,相權要服務於皇權。


將來,漢武帝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正是有了這個基礎。


不久,景帝劉啟又將丞相劉舍罷免。


劉舍庸碌無為,純屬濫竽充數,被罷免在情理之中。

他總共幹了五年丞相,相當於現在總理一個任期,算是已經很不錯了


接替劉舍丞相一職的,是當時的御史大夫,名叫衛綰。


關於衛綰,我們第一次說到,名字與劉邦的發小盧綰有點像,大家不要搞混了。



衛綰是代地大陵人,也就是今天山西省文水縣人,為人忠厚謹慎,因為擅長駕車,受到文帝劉恆賞識,被留在身邊做了郎官,後來又不斷立功,升遷為中郎將。


景帝劉啟做太子的時候,曾經邀請老爸文帝劉恆身邊的近臣,到太子府吃飯飲酒。


誰不想巴結一下未來的皇帝啊?


這幫近臣大都屁顛屁顛地過來賞臉,唯有衛綰說自己生病了,沒有赴宴。


文帝劉恆聽說了這件事,更加看重衛綰,但是景帝劉啟卻有點不爽,對衛綰記恨在心。


幸好文帝劉恆對兒子景帝劉啟很了解,知道這小子是個睚眥必報的人,臨死的時候,特別囑咐道:

「衛綰是一個厚道人,希望你能夠善待他啊!」


漢朝以孝治天下,景帝劉啟不敢違背,謹記在心,即位後,一年多時間,從沒有責難過衛綰。


衛綰呢,也很知趣,為人處世,小心謹慎,生怕有人告狀,被景帝劉啟抓住把柄收拾。


每當屬下犯了小錯誤,他常常主動代為受過,不去辯解;而有了功勞,又常常謙讓給他人。


為此,衛綰口碑一直很好,景帝劉啟對他也慢慢高看一眼。


有一次,景帝劉啟到上林苑遊玩,竟然讓擔任中郎將的衛綰和自己共乘一輛車。


衛綰受寵若驚,小心伺候。


在車上,景帝劉啟和顏悅色地問道:


「衛綰啊,你知道為什麼讓你和朕同乘一車嗎?」


衛綰連忙回答道:

「臣過去只是一個小小的車隊衛士,因為有點小功,得先帝厚愛,有幸升為中郎將,今天能夠與陛下同乘一輛車,真是萬幸!但臣愚鈍,不知道陛下為什麼要這樣做。」


景帝劉啟笑呵呵地說道:


「不為什麼,朕就是好奇。當年朕做太子的時候,曾召你到太子府參加宴席,你卻不肯來,為什麼啊?」


都過去那麼久的事了,景帝劉啟還惦記著,看來他對衛綰當年的做法仍然耿耿於懷。


衛綰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緊張地解釋道:


「陛下,臣實在該死啊,那時,臣的確生病了!」


看到衛綰這幅緊張樣,景帝劉啟一下子暢快許多,隨手從身邊拿了一把劍,說是要賞賜給衛綰。


皇帝要賞賜東西,先別管東西好壞,那是最高榮譽,很多人求之不得,但衛綰卻一本正經地拒絕道:


「請陛下恕罪!不瞞陛下,先帝曾經賞賜過臣六把寶劍了,所以呢,臣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賞賜了。」


接受皇帝賞賜,從來沒有人嫌多,衛綰卻因為先帝賞賜過,不願意重複接受,這讓景帝劉啟很是想不通。

他拍拍手上的寶劍,說道:


「寶劍是好玩意啊,沒有人不喜歡,一般都是送給朋友,或者用來與人交換禮物,難道你把先帝賞賜的那六把寶劍都還保存在家裡嗎?」


衛綰臉色凝重,很有儀式感地說道:


「全都還在!」


景帝劉啟不太相信,那麼多年過去了,怎麼可能呢?


他有心想讓衛綰難堪,於是立刻派人到衛綰家裡去取那六把寶劍。


那麼,六把寶劍真得還在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不是殭屍 的精彩文章: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之西漢 (425)知罪悔罪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第二部)開始預售

TAG:歷史不是殭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