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像見證四十年滄桑巨變

影像見證四十年滄桑巨變

(以下圖文根據央視新聞編寫)

在2018中國國際攝影藝術節的諸多展覽中,有一個備受關注的板塊,就是「中外攝影對著拍」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展覽。除了主題意義深刻,採取的形式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所謂「對著拍」就是根據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馬克·呂布、布魯諾·貝巴等五位國際知名攝影家,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後拍攝的40幅照片,邀請中國攝影師以此為藍本拍攝近幾年內容相似、地點最好相同,反映時代變化的作品。

攝影師王玉新對照的是義大利著名攝影師阿德里亞諾·馬達羅四十年前從西安鐘樓上拍攝的城市街景。登上四十年後的鐘樓,眼前的景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玉新也因此把這幅作品起名為《滄桑巨變》。

作者王玉新接受採訪時說:「拍攝了兩次,第一次是理解的不夠深刻,對構圖這些元素理解夠了,對四十年的理解沒有到位。然後晚上又去,晚上攝影的元素比較多。燈光、色彩,還有車軌,這個車軌它反映的是什麼,反映的是速度,這個速度我們可以把它叫經濟速度,覺得改革開放的這四十年真的不得了啊!」

這幅作品是法國著名攝影師馬克·呂布拍攝的,照片中兩個年輕人坐在板凳上認真地下著象棋。四十年後棋局繼續,不過年輕人已經變成了老者,對手也變成了電腦。

作者賀勛毅接受採訪時說:「當時他全神貫注,我在拍片子他都沒有意識到,四十年的對比,我覺得本身這個跨度就很大,然後通過攝影師的眼睛來創新,不是完全的複製。」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徵稿時間緊張,但僅僅20多天,這個板塊就收到了829名攝影人的5100多幅投稿。雖然最終只有4幅作品與四十年前作品相對應而入選,仍有36個入展席位缺失。但這並不影響這個板塊在本屆節展上的高人氣,這也同時為攝影展覽形式的創新提供了更多思路。

法國觀眾接受了採訪,她說:「展覽融合了中西方的視角,非常新穎,很好地呈現了中國四十年的變化。」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在接受採訪時說道:「雖然我們是在西方攝影家的視角的基礎之上,實際上我們還是希望能融入一些新的變化,給大家呈現一個對比的、歷史發展的一套影像文獻檔案。它是有一種歷史的延續,對文化的這種傳承。希望能在今年底的時候,能把這個展覽再進一步的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太陽在路上
在現實的場景中拍攝虛擬的模特

TAG: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