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1946年四野為何能發展成兵種齊全,第一個擁有空軍的野戰軍

揭秘:1946年四野為何能發展成兵種齊全,第一個擁有空軍的野戰軍

1946年國共兩黨在東北的鬥爭是一場軍事力量的較量。從山海關、錦州到四平、長春,林彪之所以一退再退,主要是苦幹手頭無兵。杜聿明苦戰拿下四平、長春,一舉飲馬松花江邊後,需防守城市和到1946年11月,東北民主聯軍兵力有了相當的發展。林彪、羅榮桓還十分重視炮兵建設,把炮兵作為骨幹兵種來發展。早在林彪、羅榮桓率部進入東北之初,利用繳獲的日偽軍裝備,開始建立了炮兵旅,下轄二個團。當時人不過千,炮不上百,且都是中小口徑的山、野炮。炮兵屬技術兵種,沒有一定的文化水準根本玩不轉。

林彪

1945年11月,延安炮兵學校的1000多名學員到達東北,成為東北聯軍的首批技術骨幹,但當時部隊一退再退,組建炮兵困難很大。正是憑藉著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東北民主聯軍在半年多的時間中拼湊了各種火炮700多門,坦克10多輛,編成了八個炮兵團和一個戰車大隊。為了解決炮兵分散、不統一的問題,東北民主聯軍成立了炮兵調整處,負責統一協調。7月中旬,民主聯軍總部又頒發了關於炮兵建設的第一號命令,強調建設炮兵的重要性,確定了普遍的分散發展與適當的集中使用相結合的炮兵建設方針,並提出要把炮兵建設成為一個重要兵種。

羅榮桓

10月19日,聯軍總部作出決定:以延安遷往東北的炮兵學校為基礎,成立炮兵司令部、政治部,以統一炮兵的組織、訓練和作戰指揮。至此,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兵種。除了炮兵建設而外,東北民主聯軍還加強了工兵和騎兵部隊的建設。工兵,是一個與炸藥、地雷和工程障礙打交道的專業兵種。特別是在缺少炮兵的情況下,攻城略地、炸堡毀橋,幾乎全靠工兵。所以,民主聯軍除在少數主力部隊中建立了工兵分隊外,還大力開展工兵技術的普及工作。

四野炮兵資料圖

騎兵,是隨著剿匪和土改過程發展起來的。剿匪需要長途奔襲,隨著剿匪戰果的擴大,俘獲的馬匹也加入到騎兵隊伍中,加上土改所獲得的部分馬匹,使得騎兵總數達到4000餘人。9月,東北民主聯軍總部下達了建立與擴大騎兵團的命令,要求把騎兵逐步建設成為能獨立進行運動戰與配合步兵作戰的重要兵種之一。在這一時期,還成立了護路軍司令部,將各地的護路部隊集中組編為七個團,共3400餘人。此外,還成立了航空學校,培訓飛行、機械、場站等技術人員。這為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經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1949年解放上海,是誰擊碎了湯恩伯死守上海的夢想
他是四野猛將,搭檔更是驍勇善戰,三大戰役他參加兩個

TAG:曾經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