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對不同糖尿病證型的飲食調養

中醫對不同糖尿病證型的飲食調養

導讀: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在具體實施上,中醫飲食調養並不像西醫那樣有嚴格的數字控制,計算斤兩,被數值所累,而是以「富病窮養、七八分飽、粗茶淡飯」為原則,並重在辨證調理,改善不適之症。(編輯/三木)

關於

糖尿病

糖尿病的中醫調養

中醫調養的關鍵還在於「對症」,應當根據不同的病情,結合血糖及併發症情況,有的放矢、辨證用膳,並結合糖尿病飲食總量控制原則,才能獲得到預期的效果。

糖尿病主要有肺胃燥熱、陰虛津虧、陰陽兩虛等類型。

肺胃燥熱

主要表現:煩渴多飲,消谷善飢,口乾舌燥,身體消瘦,小便頻數,大便燥結,舌紅脈數。

調養原則:清瀉肺胃燥熱,養陰生津潤燥。

常用藥食:綠豆、水芹、百合、葛根、銀耳、梨、山藥、瓜蔞、枸杞子、麥冬、西洋參、桑椹等。

陰虛津虧

主要表現:口渴多飲,尿頻色清,手足心熱,口乾舌紅,脈沉細數。

調養原則:滋陰潤燥,瀉火補腎。

常用藥食:鴨肉、海參、山藥、桑椹、甲魚、枸杞子、五味子、生地黃、沙苑子、葛根、烏梅、冬蟲夏草等。

陰陽兩虛

主要表現:尿頻清長,口渴多飲,口乾少津,舌淡苔白,脈沉遲。

調養原則:補腎溫陽,固精縮尿。

常用藥食:枸杞子、沙苑子、山藥、核桃、蓮子、芡實、鵪鶉、烏雞、生黃芪、熟地黃、太子參、玄參、蒼朮等。

糖尿病併發症

Diabetic complication

糖尿病持續發展的結果就是出現多種併發症,所以,中醫調養的另一個重點是預防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

主要表現:口渴多飲,頭目眩暈,煩躁易怒,尿濁,舌質紅,脈弦或細數。

調養原則:清肝瀉火,滋陰潛陽。

常用藥食:芹菜、冬瓜、菊花、桑葉、空心菜、玉米須、陳皮、海蜇、茯苓、生地黃、夏枯草、車前子、龍膽草、車前草、薏苡仁等。

糖尿病合併心臟病

主要表現:口渴多飲,尿頻量多,心悸氣短,舌質暗紫,脈細數或遲澀。

調養原則:養心滋陰,活血化瘀。

常用藥食:鱔魚、海帶、山楂、丹參、太子參、三七、天花粉等。

糖尿病合併腎病

主要表現:口渴多飲,尿濁量多,腰膝酸軟,或神疲乏力,畏寒怕冷,遺尿,脈沉遲。

調養原則:滋陰補陽,溫腎健脾,益氣固澀。

常用藥食:山藥、枸杞子、沙苑子、桑椹、蓮子、核桃、芡實、金櫻子、車前子、車前草、覆盆子、五味子、黃芪、蒼朮等。

糖尿病合併眼病

主要表現:口渴多飲,多食,尿濁量多,兩目昏花,目赤澀痛,舌紅脈細數。

調養原則:益氣養陰,清肝明目。

常用藥食:菊花、山楂、枸杞子、決明子、谷精草、桑椹、胡蘿蔔、沙苑子等。

糖尿病合併周圍神經炎

主要表現:口渴多飲,心悸,眩暈,便秘或泄瀉,汗證,腰膝酸軟,四肢無力,健忘嗜睡,舌苔白,脈沉細。

調養原則:補元益氣,對症治療。

常用藥食:山藥、蝦、扁豆、甲魚、靈芝、玄參、冬蟲夏草等。

登場書籍

《讓糖友血糖平穩心情好的飲食調養書》

《一家人的小藥方》系列叢書與《一家人的小食方》系列叢書異曲同工,遙相呼應,旨在將優秀的中醫藥文化傳播給大眾。書中選擇的這些葯食兩用的食療小方很適合在家中自己製作。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三種食物是天然健康的胰島素血糖降低有幫助,糖尿病人要多吃
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忽視的這一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