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住荒村客店,半夜畫中滴水!走出一位古代女人!
早年有一漢子叫李大,因家境蕭條,出外掙錢,一去三年。
古時候是水路坐船,旱路騎馬。李大掙足了錢買了一匹馬,背了錢搭子,遊街逛景,美哉哉慢悠悠地往家走。
一日,遇見一條小河,李大下馬飲牲口。他抬頭一看,見對面一個身著素裝。頭裹紅紗的女子洗衣服。李大讚嘆道:「真是『一枝紅杏出牆來』!」那女子身似細柳。面如桃紅。她見李大看她,拿起衣服就走,那衣服不曾擰一擰,邊走邊滴溜溜滴著水。
李大心想:「這個女子真是怪哉,我倆井水不犯河水,你見我走啥?」想罷,他也翻身上馬。隨著女子走進一個店裡。李大前後尋個遍不見女子蹤影。時值黃昏,他也只好在此店住下。
店家把李大安排到一間單人屋內。李大將要坐下。不知從哪滴下幾滴清涼涼的水珠,打透衣衫。他抬頭一看,牆上掛著一幅畫,畫上的女子跟河邊見的一模一樣,那水珠正是從畫上女子拿的衣服上滴下來的。李大思量著:我看你是神還是鬼,能把我怎的!李大裹衣而卧,徹夜不眠,可牆上的畫動也未動。
第二天李大找著店家,言稱要久住。店家當然高興。日子多了,你來我往,越來越熟,後來竟八拜結交。與店家成了干兄弟。
李大心裡事他從來不曾對人說過。一連住了三個月也不見畫中人的動靜,他想:自己豈不是多心嗎?於是,決定次日起程。
李大上街買了點心,跟店家說:「大哥,良園再好不是久待之地,我得回去了。此一去不知何日重相見,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大哥應否?」
店家笑道:「看我弟說的,你我結成弟兄,哪有什麼里外。有話當講,老兄儘力為之。」
「其實事兒並不大,我看中了你牆上的那幅畫,我想把它帶回去。」
「你瞧,就這點小事還值得和我商量。自管拿去。此畫是我祖傳下來的,卻不怎麼值錢,傳說是出於高人之手,畫的是楚漢時虞貴姬的侍女虞絲娘。你把它拿去做一紀念吧!」說完,店家又給李大一些銀兩做盤纏。李大小心地把畫裝入錢搭子裡面,與店家灑淚相別。
話分兩頭,自從李大走後,李大妻子張氏一人獨伙,甚覺孤獨寂寞,時常唉聲嘆氣。一日,本村滑頭尤二見張氏一臉愁狀,便上前搭汕問其何故。張氏本是花花娘子,見尤二擠眉弄眼,佯做溫情,恨不得一下傾於尤二懷中,便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訴起了苦衷。尤二早有色心,見張氏又不迴避,便伸手把張氏推到屋裡,從此兩人鬼混起來。
這天傍晚,兩人正在桌前推杯換盞,耍笑弄情,忽聽有叫門聲。他倆仔細一聽是李大語聲,大驚失色。那尤二急中生智從後窗跳出,隱在豆角架下。張氏略穩精神,打開院門,讓進了丈夫。
再說李大在門外早已聽見屋內一男一女說話聲,又見張氏面帶慌張,心中生疑。他拴好馬,四周查看。並無聲息,便開門進屋。
進屋一看見桌上雙杯雙筷,李大問張氏這是為何?張氏巧言狡辯,說是思念丈夫而做。張大解下錢搭,拿出畫,端端正正地掛在牆上。他回身一不小心把掛在樑柱上的油燈撞翻,灑了一頭油。多日趕路的疲憊,他不顧一頭油味,躺在炕上就入了夢鄉。
那尤二在豆角架下,越想越不是滋味:好端端的一個美夢,讓個李大攪黃了。尤二頓生殺機,他想:趁別人不知李大回來,我一刀把他殺了,人不知鬼不覺,把他的屍首偷偷埋掉,美夢還得我尤二做。
尤二悄悄地進了屋,從菜墩上摸了一把菜刀,慢慢地摸進裡屋,心想:「誰是李大呢?對了,男的不擦頭油,腦袋不香。」他抬起頭聞了一聞,照準沒香味的腦袋就是一刀,只聽「哎喲」一聲尖叫。尤二知砍錯了,拔腿就逃。
李大被驚叫聲驚醒。他點燈一看,滿炕紅糊糊的一片,地下滾個血葫蘆。李大急去衙門報案,縣太爺領著衙役驗了屍體,探知尤二一向與張氏通姦,此案定是尤二所做無疑。立馬派人捉拿尤二歸案。
李大剛進家門竟遭此大難,心神不愉,沒事只好上山砍點柴,解解心悶。過了數日,一天中午李大挑柴回家,見屋內熱氣騰騰,一桌可口飯食擺在桌上。李大左觀右顧見無人來過,他覺得奇怪,便望了一望牆上的畫,那畫依然如故,沒有差樣。
次日李大像往日一樣,照樣去上山砍柴。他站在山樑上,看著家中的動靜。時近中午,房上又升起炊煙。李大急忙下山,可回到家中已晚了一步。炊煙斷了,柴火燃盡。李大進屋看看畫,見畫面女子似帶微笑,可還是找不到其他異樣。李大想:明日再說。
三日早飯後,李大依然出去,可走不遠,又偷偷轉回來,在窗上向屋內窺視。又近中午,只見牆上畫中女子飄然而下。她撣撣衣襟灰塵,挽挽衣袖,便在鍋頭炕邊忙活起來。李大看得真切,心想:好一個畫中人,我看了你數月,才又見真面目。想罷,偷偷進屋,把牆上的畫簾捲起。那畫中人見屋內有響動。抽身回屋,一見是李大,她嫣然一笑說:「李相公,奴家叫虞絲娘,咱倆前世姻緣未結,今日要重結紅緣。但有一事相告,那張畫簾千萬不要毀掉。否則我命終矣。」
時過一年,絲娘生了一個白胖小子。李大非常高興,滿月那天,他請來親朋好友來吃喜。誰知禍從天降,李大的兩個小侄在屋內玩耍,不小心用竹竿把棚捅了個窟窿,從窟窿中掉下一張畫簾,兩個小孩你搶我奪,最後撕成兩半。
虞絲娘在屋內正給客人斟酒,頓覺肝膽欲裂。她叫李大拿來筆墨在小孩的紅布肚兜上寫了幾行字,急忙捲起交給李大,然後囑咐說:「咱的孩子取名叫畫生,這個紅肚兜等畫生再有母親時,打開給她看。」說完,閉上了眼睛。
李大悲痛欲絕,他掩埋了絲娘,料理了後事。從此精心護理著小畫生。畫生五歲,李大就叫他讀書識字,七歲送進了學堂。那畫生精靈得很,十三歲就出外趕考了。
話說河西屯有一家姓虞的員外,他的妻子都四十五歲了才開懷,生下一個俊俏水靈的小姑娘。說來也怪,分娩時虞員外正看戲本《霸王別姬》,見書里一個侍女名好聽,便把名安在他剛出生的小閨女身上,叫絲娘。
小絲娘非常懂事,從不惹父母生氣。虞員外倍加喜愛她,視為掌上一朵花。可有一件事讓老兩口整天發愁:那小絲娘長到十歲還不會說話。
小絲娘長到十五歲已成大姑娘,虞員外好友柳員外給絲娘提媒,說的是河東李大。虞員外百般推辭,嫌李大歲數大。在內屋的啞巴姑娘絲娘聽得一清二楚,她走出屋給父母、客人行了一禮,張口竟說了話:「爹媽將我許李大,啞巴姑娘才說話,天生姻緣不能破。爹媽二老做主吧。」
虞員外一聽絲娘說話了,一想這是天意不可違。便請人去李家說媒。那李大當然同意,還和先妻同名同姓,只是年歲太小了。
虞絲娘結婚一登李家門。李大便驚呆了,她長得跟畫中人虞絲娘一模一樣。李大心想這裡面定有蹊蹺。
一過數月,時值年關。畫生在外讀書回家。見到父親叩頭問安,可見母親絲娘卻一笑了之。絲娘沉下心來鬱鬱不樂,李大見絲娘不高興便問何故,絲娘說:「畫生為何不管我叫娘?」李大面帶怒色走到前堂問畫生為何不稱母,畫生笑著說:「娘比我小一歲,我一喊娘怕她害羞,所以不敢當面稱母。」
李大回後屋對絲娘一說,絲娘掉下了眼淚。她望著李大說:「孩不識娘我不怪他。相公,我就是畫中的虞絲娘,只有重新投胎,咱倆才能白頭到老。上次我臨死時寫字的紅肚兜還在否?請你找出給畫生看,他就明白了。」
李大從箱子里取出紅肚兜,到了前堂,讓兒子打開看。畫生見紅肚兜上寫了幾行字:「畫生畫生你命苦,剛剛滿月喪了母,要想再見母的面,兒十六來母十五。」畫生看過不解其意,李大便講述了結識畫中人的經過。
畫生聽罷,急回到後堂跪在母親跟前請罪,那虞絲娘急忙把畫生扶起,兩人擁抱一起痛哭一場。
從此,一家人平安和好。畫生到十八歲做上了當朝駙馬。李大和絲娘白頭到老,直到百年。


※旅遊場景不能隨便去,那裡可能發生過……
※少女為了指正兇手,死而復生
TAG:鬼故事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