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書畫印一定要用篆體來刻?

為什麼書畫印一定要用篆體來刻?

這是因為印章最初用在十分正式的場合,表示家族、官職、機構的名稱,世界各大的文明的印章開始都是這種用途。只有後來中國印章漸漸與書畫結合,成為一門極具中國風的藝術。

那你肯定要問,為什麼正式場合就要用篆體?

我也不知道心理學是怎麼解釋這種現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各種文化都是這樣的:場合越正式,在一些事物上越趨向保守。

因為篆體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古老、保守的文字,所以,在非常正式的場合使用,比如:印章,碑刻的額頭,就頑固的保存了下來。

王國維紀念碑

其實,最早在商代,在與家族、身份有關的用字,就體現了這種用字保守趨勢,也就是所謂的金文【族徽字】。

相比當時的甲骨文,這種族徽字象形程度非常之高,是很明顯的是保守用字。

我們用殷商時代「馬」字對比一下,很明顯【族徽字:馬】象形程度高,而應用文體:甲骨文,象形程度低,非常抽象。

商代的族徽金文「馬」:

商代的甲骨文「馬」

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漢字剛剛形成不久,所以象形程度高的字還在使用,這就是完全不懂人類這種正式場合用字保守的心理。

這就好比我們今天用篆文印章,被三千年以後的人發現,他們如果不懂我們印章用字的保守習慣,就認為篆文剛形成不久,是不是很荒唐?

在鄭州二里崗遺址被認為是【成湯滅夏】以前的先商文化,二里崗在發現很多族徽字直接可以和殷商對接,這說明族徽字的使用時間很長,反應了上古時代的中國古人,正式場合用字保守的現象。絕不是說明漢字剛剛形成,有些還沒有脫離【圖案畫】。

其實,這種對身份、官職、家族等事物上的保守心理,也反應在語言上,比如:姓氏、地名:

「區」用在姓氏讀「歐」,「洗」用在姓氏上讀「顯」,就是古音。

地名「吐蕃(bo)、番(pan)禺」都是古音讀法。

------------------------------------------------------------------------------

這種心理古今中外都一樣。比如:不管那種文化在婚禮、葬禮等場合,我們都趨向穿著保守、傳統的服裝。

最後,還說個關於保守用字的乾貨知識:

西方社會中很多事物都跟基督教、古羅馬、古希臘有關,所以,很多正式場合都能看到這種復古保守趨勢影響。

西方也有正式場合的用字的保守:西方人的「篆文」,其實就是羅馬的碑刻體,也即所謂的【銘刻大寫(Inscriptional Capitals)】

(拉丁字母最初是沒有大小寫分別的,小寫體是大寫字母的手寫快寫體,說簡單一點,就是相當於我們漢字的行書草書。)

比如古羅馬【提圖斯拱門(Arch of Titus)】上的【銘刻大寫(Inscriptional Capitals)】:

古羅馬萬神殿(Pantheon)上的【銘刻大寫(Inscriptional Capitals)】:

古羅馬【銘刻大寫(Inscriptional Capitals)】字體,演變成今天,也就是所謂的羅馬體(Roman type),是最正式的一種字體。

西方國家的政府、教堂、貨幣等等正式場合都使用這種大寫字母:

寫英文學位論文,就要求使用【Times New Roman】新羅馬體,因為這種字體比較正式。這都是有歷史原因。

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銘刻大寫(Inscriptional Capitals)】有個特點:【豎線】的尾端加【橫線】,【橫線】的尾端加上【豎線】,在印刷排版學上稱為【襯線 (serif)】。

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會這樣呢?

前面說過,【銘刻大寫】是石刻文字,古羅馬時代,石匠用的刻字刀的刀尖是方形的,加【襯線 (serif)】有兩個原因:

1、因為刻刀刀尖是方形,筆畫起始和結尾會比較粗糙不齊,襯線 (serif)起到修飾作用。

2、方形刻刀在刻字時候,石料極易裂開、脫落,為防止裂開脫落,就加上襯線 (serif)。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這本書,有很詳細的考證:

這一習慣一直都被繼承下來,以至於不在石頭上刻字也會這樣寫,這就是一種崇古和用字保守。

所以,今天拉丁字母字體分為襯線體 (serif)和無襯線體(sans serif),羅馬體是【襯線體】,黑體就是【無襯線體】:

我們知道,漢字最初都是用雕版印刷,所以,古羅馬遇到的情況,中國古人也會碰到,漢字雕版印刷的仿宋體,就是屬於襯線體 (serif)。

所以,漢字【仿宋體】和【黑體】的區別,跟拉丁字母一樣,主要就是有無【襯線】,如下圖所示:

今天拉丁字母印刷標準體有三種:羅馬體、黑體、義大利體,如下圖是英國著名的字體設計人威廉·卡斯隆,製作的一張字體排印樣表:

西方常用的三種字體,起源於古羅馬銘刻體的羅馬體是最正式的字體,給人莊重、威嚴的感覺。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西方企業的LOGO,會將大寫改成小寫,以增加品牌的親和力,給人平易近人、活潑的印象。

比如:facebook,開始F是大寫小寫兼有,後來一律改為小寫:

這種改變字體,近幾年甚至成為一股潮流,比如:推特、谷歌等等企業。

google則是將比較正式的【羅馬體】改為無襯線的【黑體】,以增加親和力:

還有電腦品牌宏碁等,不一一舉例。

西方家族、學校的「徽章」,很多時候都會用到古老的盾徽和拉丁文,也是這個道理,以保守的字體、語言、圖案,增顯歷史的厚重感。

西方大學都用盾牌為主的圖案當做校徽:

這種東西叫做【盾徽】,與中世紀天主教和騎士階層都有關係:

盾徽(英語:coat of arms)又稱盾形紋章、袍徽,是一種特有的紋章設計,通常出現在紋章盾、外套或戰袍上。中世紀的騎士使用它來辨認其身份。盾徽是由一個盾牌、支撐物、飾章及銘言組成。至今,它用以識別個人、軍隊、教會、機關團體和公司企業的世襲或繼承性標記的使用、展示和規則的科學和藝術。

比如:哈佛大學的logo,主要構成就是盾徽和拉丁文【Ve-ri-tas」(真理)】:

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徽,是東西方兼顧,西方的盾形和中國的圖騰鳳凰和篆書【博文約禮】,也是一種保守以突出歷史厚重的體現:

還有,大學畢業禮上的學位服,就是天主教神職人員的袍子:

------------------------------------------------------------------------

所以,答案也就是不言自明的了,再總結一下:

人類各種文化中,在正式場合的禮儀、服裝、用字、習俗,甚至是飲食,都有趨向保守、傳統的習慣。

中國的印章,最初就是先秦的古人用來表示家族、身份、官職的,那個時候的字體籀篆。正應為印章最初應用的場合都比較正式,所以,籀篆字體刻印章的習慣就被保留了下來。

我不是學心理學的,我猜測這種心理學動力,可能來自我們的「崇祖、崇古」心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身份、血緣、民族、起源等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資訊頻道 的精彩文章:

未來的書畫市場前景如何?

TAG:書畫資訊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