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河帝國」全集:兩萬年未來史,千兆人銀河夢下

「銀河帝國」全集:兩萬年未來史,千兆人銀河夢下

2018年4月9日至5月25日作

銀河系極廣闊,人類對銀河系的想像也極豐富。而在眾多虛構版銀河系中,科幻大神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堪稱最璀璨。

艾薩克·阿西莫夫

以上都在誇阿西莫夫的無敵厲害,其實我能讀完「銀河帝國」,翻譯葉李華同樣功不可沒。他的譯文雖偶有台灣腔,卻或流暢優美或鏗鏘有力,還會巧妙地按中國人的習慣譯出諧音、俗語、成語,非常適宜反覆品味。不妨欣賞一些小說佳句,淺嘗兩位大神珠聯璧合的傑作(略劇透,請慎讀)——

假如曙光世界擁有陽光普照的好天氣,誰又會想要呼喚暴風雨?

眼前,漠視線索的機會、曲解事實的機會以及誤入歧途的機會,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有生以來第一次,貝萊覺得自己羨慕起機器人來。想想看,能夠在這種天氣中大步前進,能夠毫不在意雨水、閃電和雷聲,能夠無視於周遭的環境,能夠擁有勇氣十足的虛擬生命,更重要的是,對痛苦和死亡能夠無所畏懼,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痛苦和死亡。

但另一方面,則是無法擁有原創性的思想,無法產生意料之外的直覺或靈感——

人類為這些天賦所付出的代價,是否真的值得?

——《曙光中的機器人》

《機器人與帝國》場景

「任何方言——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都很可笑,或說都很奇特,而這就很容易把人類劃分成不同的,而且經常是互有敵意的許多族群。然而,方言只是嘴巴發出的語言。反之,無論你我或任何一個住人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應該傾聽的卻是內心的語言——那就沒有什麼方言不方言了。只要我們願意傾聽語言本身,任何方言聽起來都沒有任何差異。」

相較之下,由強轉弱的一方學到了道德的真諦,當然要比由弱轉強的一方將之遺忘來得好。

很遺憾,我們無法改變歷史,可是對於未來,我們仍然有決定權。

群眾顯然要比個人容易操縱。這似乎很矛盾,較重的物體需要較大的力量來推動,較大的能量需要較長的緩衝來抵消,較長的距離需要較多的時間來跨越。

理智並不會傳染,情感才會。

就全體人類而言,任何一個人的生死都不重要。有些人雖死猶生,因為他把成果留給了後人。只要人類依舊存在,他就並未真正死去。

——《機器人與帝國》

夜晚總是會令人恐懼不安,而夕陽總是帶著人心向下沉。

拜倫感到更加憤怒,這簡直像拳打枕頭、腳踢空氣、揮鞭抽水的感覺一樣。

——《繁星若塵》

如果說,當天清晨醒來的時候,愚可感到自己像個大人,他現在就是個巨人,伸開雙臂能夠擁抱整個銀河。群星成了一粒粒的彈珠,星雲則是有待掃除的蜘蛛網。

——《星空暗流》

一半的實話勝過全然的謊言。

再可怕的迷途經驗,也比不上迷失在自己孤寂的心靈中那麼可怕——在那些龐大繁複的心靈迴廊里,什麼也抓不到,什麼也抱不住。再也沒有什麼人,會比一個喪失記憶的人更加無助。

——《蒼穹一粟》

似乎愈是不重要的官員,表情就愈嚴肅、愈兇惡。

與其預測一個壞的未來,不如製造一個好的未來。

——《基地前奏》

哈里·謝頓

讓人害怕沒有關係,甚至受人輕視也能安然無事,但是被人嘲笑——則註定完蛋。

不一定要受教育才能成為哲學家,需要的只是活潑的心靈,以及生活中的體驗。

一個看起來或許不聰明的人,實際上仍有可能是聰明人。

我是哈里·謝頓,克里昂大帝一世御前首相、川陀大學斯璀璘分校心理史學系榮譽教授、心理史學研究計劃主持人、《銀河百科全書》執行主編、基地的締造者。

我知道,這些頭銜都相當動聽。在我八十一年的生命中,我做了很多事,如今我累了。回顧這一生,我常自問是否能夠——或應該——做些不同的事。比如說,我是不是太過關切心理史學的壯闊遠景,因而相較之下,與我的生命交會的人與事有時似乎相形見絀?

——《邁向基地》

聽好,打仗要靠槍炮,不是靠嘴皮子。

武力是無能者最後的手段。

「光明磊落總有好處,尤其對那些以賣弄玄虛著稱的人。」

想要成功,單憑計劃絕對不夠,還得時時隨機應變。

今日爾等如何對待卑微無助之人,明日他人亦將如何待之。

只有在有利可圖的時候,打鬥才算有意義;假如不用動武就能賺到錢,那豈不是更妙。

「有些時候,慣例的力量超過法律。」

任何宗教,出發點都是訴諸信仰和感情。如果將宗教當成武器,那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因為誰也不敢保證這種武器不會反過來傷到自己。

——《基地》

「無能的叛徒其實並不危險,有才幹的人卻必須加以防範。」

勇敢和盲目是兩回事。

深層的社會和經濟巨流,絕非個人的力量所能主導。

我替西維納除掉一個惡霸,卻無法除去帝國的桎梏。問題的癥結卻在於那個桎梏,而不在惡霸身上。

川陀不只是一顆行星,還是銀河帝國二千萬個星系的心臟。它唯一的功能就是行政管理,唯一的目的就是統治帝國,唯一的產物就是法律條文。

迪伐斯正在儘力擺脫沮喪的情緒。如今他置身於一個距離故鄉極為遙遠的世界,這個世界令他眼花繚亂、心情沉重,居民的行為與語言也都是他無法理解的。而在他身旁,聳立著無數閃耀金屬光澤的高大建築,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的盡頭,也令他有很大的壓迫感。在這個由整個行星所構成的大都會中,人人過著忙碌而疏離的生活,這又使他感到可怕的孤獨,體認到自己的微弱與渺小。

身為國家的公僕,我必須效忠國家——而最忠誠的效忠,莫過於效忠真理。

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會放大某些事件的重要性,這是人類歷史上永恆不變的教訓。話說回來,根據歷史的記載,人類從來沒有真正學到這個教訓。

不流於空談的感激,才是最好而且最實際的。

干我們這行的,凡事最好能在不疑處有疑,不能在有疑處不疑。

二十七個獨立行商世界,基於對基地母星不信任的唯一共識,決定團結起來組成一個聯盟。這些行商世界,個個具有夜郎自大的心態,以及井底之蛙的頑固,並且由於常年涉險而充滿暴戾之氣。

人類歷經五十個世代所造就的心血結晶,應該在許多世紀後才會化為腐朽。只有人類自己的墮落,才有辦法提早為它送終。

婚姻生活教了杜倫一件事,那就是跟心情欠佳的女性爭辯是白費力氣。

你短暫的權力即將消失,而你會像其他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征服者一樣,在一頁血腥的歷史上迅速而卑賤地一閃而過。

——《基地與帝國》

艾嘉蒂婭·達瑞爾在川陀

他要報復所有的人,因為他並不屬於人類。他要報復整個銀河系,因為銀河系容不下他。

在程尼斯心中,騾察覺不出整齊劃一的情緒,那裡只有一個頑強心靈中的原始複雜性格,自幼受到宇宙間雜亂無章的萬事萬物影響,從來沒有好好塑造過。他的心思如巨浪般洶湧澎湃,表層浮著謹慎小心的念頭,不過那卻十分薄弱,暗處的漩渦竟然還藏著刻薄下流的言語。更深的層次洶湧著自私自利的洪流,還有殘酷的想法在四處迸濺。而最底下那一層,則是由野心構築成的無底洞。

「除非你能體驗那個垂死帝國當年的學術氣氛,否則不可能了解其中的道理。至少在思想上,那是個宏偉的大時代,各式各樣的思潮百家爭鳴。當然,當時已有文化傾頹的徵兆,因為進一步的思想發展遭到了防堵。謝頓之所以能聲名大噪,正是因為他和那些學術絆腳石抗爭到底。他釋放的最後一點創造性火花,不但輝映著第一帝國的落日殘照,更預示了第二帝國的旭日初升。」

凡事都不必是真的,但是都必須讓人信以為真。

最無可救藥的笨蛋,就是聰明卻不自知的人。

卡爾根曾先後為下列人士提供了最佳的服務——最先是帝國宮廷里文弱驕矜的大員,以及他們身邊妖艷的姬妾;接著是那些以鐵血手段征服與統治世界的粗暴軍閥,以及他們所寵幸的蕩婦淫娃;後來,又換成了腦滿腸肥且生活豪奢的基地大亨,以及他們包養的那些蛇蠍心腸的情婦。

——《第二基地》

《基地邊緣》場景

不要讓道德感阻止你做正確的事。

眼睛只不過是一種感官,大腦只不過是中央交換機。大腦藏在頭蓋骨中,與身體的工作界面相距甚遠。雙手才是真正的工作界面,人類就是依靠萬能的雙手,來感知和操控整個宇宙。

人類是利用雙手來思考的動物。唯有雙手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可以感觸、掐捏、扭轉、抬舉。許多動物的腦容量也不小,但是它們沒有手,這就天差地遠了。

第二基地的金科玉律是:「什麼都別做,除非萬不得已;非做不可時,仍要三思而後行。」

文明的進步等於是對隱私權的剝削。

如果對某個問題猛鑽牛角尖,反倒會弄巧成拙。

謊言愈接近真話愈好,而真話本身若運用得當,則是最佳的謊言。

人類總有一種傾向,認為自己的世界必定比鄰近世界好,自己的文化則比其他世界的更古老、更優越。其他世界的好東西都是跟自己學來的;而別人的壞東西,則是在學習過程中遭到扭曲或誤用,或者根本是源自他處。此外人類還傾向於將優越和久遠划上等號。

即使必須捋虎鬚,也不必順便拔虎牙。

「但即使是天真的學者,也能偶爾從生活中領悟出一些道理。」

「而即使是最精明的政治人物,有時也可能執迷不悟。」

精彩的假戲驅逐乏味的真相。

每個社會都會自行創造自己的歷史,也都喜歡湮滅低微的出身;消極的做法是任其被遺忘,積極的做法是虛構一些英雄事迹。

其他的人也都很安靜,崔維茲似乎可以聽見自己的脈搏。

他也能聽見布拉諾市長堅定的聲音:「自由意志!」

還有堅迪柏發言者斷然的聲音:「指導與和平!」

諾微則以充滿期盼的聲音說:「生命。」

——《基地邊緣》

葛蘭·崔維茲在梅爾波美尼亞

一個全體同樂的世界,感受到的樂趣一定比孤立個體更為強烈。

蓋婭食蓋婭,無失亦無得。

如果我們只遵循自己認為公正合理的法規,就不會有任何法規還能成立,因為不論哪條法規,都會有人認為是不公正或不合理的。假如我們想要追求個人心目中的利益,對於那些礙事的法規,我們永遠有辦法找到理由,認定它們不公正和不合理。這原本可能只是精明的投機伎倆,結果卻會導致失序和災難。

在知識不足的情況下,迷信總是會指導人們的行動。

他們走在寂靜中,唯一的聲音是自己的腳步聲;走在黑暗裡,唯一的光芒緊緊包圍他們身邊;走在死亡的幽谷內,唯一的活物就是他們自己。

每樣東西,大至恆星小至原子,都有自然的尺度、自然的複雜度,以及種種最適宜的特質,而生物和活生生的社會也必定如此。

——《基地與地球》

常有讀者比較「銀河帝國」與「三體」三部曲誰更勝一籌。我認為,它們都是超級偉大的科幻史詩。其相近之處包括但不限於:有著對人類命運沉浮的宏觀展現;有著對科技興衰的具體描述;有著支撐全文的核心創意(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和心理史學,宇宙社會學);有著單薄的角色塑造;有著頗具哲理的啟示。

而論區別的話,「銀河帝國」與「三體」首先在體量上就差別顯著,所以前者我花了近兩年才讀完,後者則通讀過兩遍。反過來看,在小說內容的時間及空間跨度上,「銀河帝國」又遠小於「三體」。更進一步講,「銀河帝國」是一種歷史觀的洗禮,權術中尚存人性,「三體」是一種宇宙觀的衝擊,生存中盡顯無情。

同為神作,我的看法是:「銀河帝國」是人文屬性的硬科幻,軟中有硬;「三體」是理工屬性的硬科幻,硬中有軟。

同為神作,「三體」電影還遙遙無期,「基地」正傳據說要被蘋果公司改編為電視劇,我願此事成真!

銀河帝國行政區圖

不知未來兩萬年,人類文明會是什麼模樣?不知通往悠遠未來的道路,是爾虞我詐依舊,還是良辰美景可期?

啊,銀河!

9幅「銀河帝國」主題插畫均來自Michael Whel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中有寶 的精彩文章:

「銀河帝國」全集:兩萬年未來史,千兆人銀河夢上

TAG:書中有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