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看的是風景,我見的是世面!方式不同,收穫也不同

你看的是風景,我見的是世面!方式不同,收穫也不同

01

關於旅行,有人總結出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走馬觀花

在這個層面上,旅行者注重的是一個「多」字。一次玩多個景點,去多個國家,強調到此一游。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瘋狂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但見微信微博刷爆靚照」。

這樣的出行,對於一些人,去過的地區再多,也無法擴大眼界與格局,因為這個淺嘗輒止的過程,僅僅是一場迎合虛榮的走馬觀花。

我姑且把它稱為一種炫耀性的消遣方式。

拍照、發朋友圈,這樣的感觀刺激是表淺的,這樣的愉悅滿足是短暫的,這樣的旅遊只是一場低性價比的享受。

當然,這並不是說,每一次旅行都非得需要多麼隆重的對待。每個人情況不同,客觀條件不同,旅行的目的自然各不相同。

或許有些人只是由於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想出去放放鬆,換換環境與空氣,也換一種心情。

第二重境界,下馬看花

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深度游」。在欣賞名勝古迹的同時,去了解、體驗不同的文化習俗,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理念,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經歷。

在浩瀚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傾聽內心的聲音。既鍛煉身體、又陶冶性情,增長閱歷與見識。

有人調侃說:旅行就是從一個你呆膩了的地方走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

「生活在別處」。人常常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卻不知道自己也被仰望和羨慕著。

其實你的生活,常常在別人的眼裡,走出來,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第三重境界,牽馬賞花

抵達這一境界的旅遊,更確切地說是一場探究世界與發現自我的過程。

「賞花」,需要了解花的各種知識,才能真正達到「賞」的目的。

看世界,不僅僅看山、看水,更看到隱藏於山水背後的世間百態與奧秘,看到此間蘊含的不同思想與意義,看到人生的無限可能性。

關鍵是,要用眼,更要用心。去學習,去感悟,最終成全了自己,甚至成全了世界。

02

在《一個人的朝聖》里,主人公哈羅德的千里跋涉看望朋友的故事,觸動了很多人。

六十五歲的退休老人哈羅德·弗萊 ,曾在釀酒廠工作了四十年,默默無聞,沒有朋友。他與妻子住在英國的鄉間,夫妻倆隔閡多年,日復一日,生活平靜而疏離。

一天早晨,哈羅德收到一封來自二十年未見的老友奎妮的告別信,她得了癌症。

震驚、悲痛的哈羅德在寄出回信時做了一個決定:徒步跋涉去看奎妮!

他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87天,627英里。途中,哈羅德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更遇到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

一個女孩告訴他,只要有信念,自己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到。她說:「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

在小旅館裡,哈羅德與陌生人談起自己並不完善的計劃,他們選擇了忽略一切證據,相信他,去期待一種更大、更瘋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

一路艱辛,一路意外。哈羅德倒下過,甚至在最後的旅途想過放棄,但他最終挺過來了。他見到了奎妮,讓她走得很安定。

哈羅德做到了自己以前不敢想的事,他再也不是那個孤獨的生活失敗者。

少年時被父母離棄的無助、中年時喪子的悲痛以及長期妻子誤解的無奈,都在經歷與感悟中釋懷。

他成為一名勇敢、自信而包容的男人,與妻子莫琳冰釋了隔閡,重新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

一場成功的旅行是,離開熟悉的地方,然後不一樣的歸來。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旅行,旅行的經過也是體味不同的人生過程

經歷多了,見的多了,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找到真正的自己,變得勇敢、包容而自信,寵辱不驚。

這才是旅行的重要意義。

03

一個人的成長,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很多父母開始注重帶孩子去「看世界,長見識」。而這個過程的不同,同樣也分出了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帶孩子匆匆忙忙奔赴於不同的景區,留下一個個不走心的「到此一游」和曬娃照。這個過程里,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別樣的收穫。

第二重境界:旅遊與學習相結合,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遊學。

到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去探訪並沉浸其中,例如在當地生活環境中學習語言,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學習,提升他們的文明素養和文化寬容精神。

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去經歷,去主動看見,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增長學識與見識,收穫成長。

這個過程中,目的地十分重要,到不同中去學習去見識去包容。

讓孩子融入不一樣的環境,學到的是不一樣的意識、智慧和人文,收穫的是無邊界、更開放的自由思維。

第三重境界:讓旅行超脫了目的地約束,整個經過都是孩子體驗與學習的機會。這是一個讓孩子探究世界和發現自我的過程。

到了這一層面,終點已不再重要。過程與經歷,才是他們最大的收穫。尤其是主動參與、戰勝困難,實現目標的過程。

在這樣的經歷中,孩子出過力,流過汗,經過風雨、見過世面,最終收穫感悟、成就與自信。

研學旅行,也叫探究式學習或體驗式學習,就是這種順應時代呼喚的素質教育模式。讓孩子們走出學校,主動實踐探究,在各種場景與完成任務中共同體驗、研討、總結,收穫全方位的成長。

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了解世界,發現自己,更超越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個江湖,一壺濁酒,飄零故里,襄陽夢,江湖夢!
5月11日區塊鏈資訊午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