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2014到2018,看機器人如何從「泡沫」回歸「有用的機器人」?

從2014到2018,看機器人如何從「泡沫」回歸「有用的機器人」?

你是否還記得幾年前曾經讓資本家和創業者們為之瘋狂的機器人行業?

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採購量達到3.65萬台,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這一年軟銀髮布Pepper機器人,號稱是首個具備情感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將全球對機器人、甚至人工智慧的期望拉至頂峰。也是這一年,國內舉辦了首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媒體宣稱這一年是機器人元年,未來十幾年內將會有萬億級市場。

從2015年「機器人」引爆創業圈開始,大批資本湧入,消費機器人(當時專指家庭娛樂、教育、掃地機類家庭服務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齊頭並進,機器人市場一片繁榮景象,短短一年間,將此前還只是在科研圈子「自嗨」的小眾產品市場在短短一兩年的時間頂向了Gartner技術成熟曲線的頂點。

美麗的泡沫一觸就破。

2016年,機器人行業到達頂峰,特別是消費機器人行業,這一年吸走了大量的資本,也是時局由盛轉衰的開始。

2017年,資本開始走冷,消費機器人遭遇了行業滑鐵盧路,媒體熱度不斷低走,行業的關注度也從機器人轉向了AI、自動駕駛和區塊鏈等新的寵兒,大批創業公司倒閉。

從2014年引爆開始,到如今才短短四年,這個號稱有「萬億級市場」的行業究竟怎麼了?

回頭看,其實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2014年,國際諮詢公司BCG發布了一份機器人報告,當時報告很保守地估計,到2025年,機器人市場也只是百億級(美金)規模,而這百億級規模大部分會出現在工業、專業級機器人身上。而中國在2016年頂峰時期,大部分資本都把籌碼押注在那些「雞肋」的消費級機器人身上,也是由此造成了泡沫。

如今泡沫已碎,機器人行業看似遇冷,看似整個行業踏空,其實是本身價值的回歸,行業只是重新回到了它本來的發展路徑上,機器人產業又重新屬於「有用的機器人」。

經過大浪淘沙,少數真正的機器人公司活了下來,國內的工業機器人如新松、無人機公司如大疆、服務機器人公司如科沃斯又站到了舞台中本該屬於他們聚光燈區域。

從2014到2018,看機器人如何從「泡沫」回歸「有用的機器人」?

機器人熱潮為何再度出現?

其實,2014年出現的機器人熱潮從機器人發展的整個歷程來看並非首次。工業機器人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但在美國因為工會擔心機器人的引進會導致工人下崗未被普及。不過日本卻興起了「工業機器人」的熱潮,在當時佔了全球70%-80%的市場份額。受經濟形勢的巨大影響,日本工業機器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和從九十年代後半期到二十一世紀出現了兩次熱潮,2014年迎來了第三次的機器人熱潮。不過與前兩次的熱潮不同,第三次熱潮為了適應社會人工減少以及少子老齡化的背景,除了製造業,醫療、護理、災害救助等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都在日益高漲。

當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的機器人行業也在2014年出現了熱潮,並且原因也與日本類似。據雷鋒網了解,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工業企業對包括工業機器人在內的自動化、智能化裝備需求快速上升。因此,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也從目前的汽車、電子、金屬製品、橡膠塑料等行業,逐漸延伸到紡織、物流、國防軍工、民爆、製藥、半導體、食品、原材料等行業。

除了工業,我國的勞動力的不足以及人口老齡化也驅動著服務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應用範圍也在逐步擴大。

哪些機器人將率先回歸「有用」?

服務機器人按照應用領域劃分,可分為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其中,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主要有教育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娛樂機器人、殘障輔助機器人等;專業服務機器人主要是國防機器人、野外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掃地機器人及教育機器人成為了國內普及程度最高的服務機器人,另外,在銀行、商場等場景我們也看到了服務機器人的身影。那麼,哪些服務機器人會率先回歸「有用的機器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可以在雷鋒網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舉辦的 CCF-GAIR 2018 大會機器人應用專場分論壇找到答案。論壇上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田苗將會分享他對於機器人未來重點應用的看法。王田苗教授從本科、研究生、博士到畢業之後的從教生涯幾乎都是在和機器人相關的具體領域打交道,並且王教授對機器人學界、產業界的發展有很深刻而且鮮活的感受。

同時,CCF-GAIR 2018 大會機器人應用專場分論壇還邀請到了由劍橋、浙大、交大、同濟、哈工大等大學的機器人專家聯合創辦的上海高仙自動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目前他們的自主定位導航模塊、服務機器人底盤、激光掃描儀模塊等核心產品已經應用到銀行服務機器人、商城服務機器人、安防巡邏機器人、清潔服務機器人、送餐服務機器人等領域。

如何從泡沫回歸?

雖然機器人產業終將會重新屬於「有用的機器人」,無論是機器人技術還是人工智慧技術都尚未成熟,機器人想要真正發揮價值仍然需要解決關鍵的挑戰。

其中,對於機器人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CCF-GAIR 2018 大會機器人應用專場分論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研究院副院長丁寧將會帶來深度解讀。另外,對於AI技術將如何影響機器人的發展,蘋果特別項目組高級AI研究員張健的演講也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更進一步,在機器人的設計中,如何更好地利用SLAM技術使服務機器人擺脫遙控和固定軌道的束縛,釋放服務機器人的巨大潛力?專業化機器人自主導航解決方案提供商靈喵機器人韓龍在機器人應用專場的演講將能夠很好的解答這個問題。

還有關於機器人如何更快重回「有用的機器人」,以及機器人從設計到生產的挑戰,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結合等業界最關心的問題, CCF-GAIR 2018 大會的上百位重磅嘉賓將能夠一一解答。

從2014到2018,看機器人如何從「泡沫」回歸「有用的機器人」?

CCF-GAIR 2018 大會仿生機器人專場及機器人應用專場分論壇嘉賓名單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第三屆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將於2018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1 日在深圳寶安區前海 JW 萬豪酒店舉行,屆時將會有1 個主會場和 11 個專場(仿生機器人專場,機器人行業應用專場,CV 專場,智能安全專場,金融科技專場,自動駕駛專場,NLP 專場,AI+ 專場,AI 晶元專場,IoT 專場,投資人專場),意欲從產學研多個維度,呈現出更富前瞻性與落地性的會議內容。

文章中已經提到的大咖都已經確認出席機器人應用專場分論壇,更多驚喜大咖在CCF-GAIR 2018 等你!

在過去兩年,CCF-GAIR 先後邀請到了:

  • 10 余位中美兩國院士;

  • 20 余位 IEEE Fellow;

  • 上百位在各自專業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

  • AI 領域的知名企業家、投資者和創新者。

CCF-GAIR 2018官網:https://gair.leiphone.com/gair/2018y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李彥宏+龔宇Nasdaq同敲鐘 愛奇藝要做國內Netflix Plus
黑產套路多,無監督反欺詐演算法可以做什麼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