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景深是什麼?相機是如何成像的?

景深是什麼?相機是如何成像的?

相機成像原理

小孔成像原理

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蠟燭的光是向四面八方發散的,它總會有一部分光線能通過小孔的。並且,在孔的尺寸遠小於物體的前提下,孔的大小和形狀不影響像的大小和形狀。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和光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

相機結構和成像過程

首先,被攝物通過鏡頭匯聚光線,使機身內部的感光材料(就是傳統的膠片,或者說現在數碼時代說的ccd、cmos)感知光線,然後通過相應的光電或者化學反應,讓影像清晰的留在感光材料上,並通過光電技術存儲在存儲卡上。光線通過鏡頭後,在機身內有一個五稜鏡,光線通過反覆折射後,將影像還原成了正的。如下圖所示。

在按下快門按鈕之前通過鏡頭的光線由反光鏡反射至取景器內部。小型數碼相機多採用電子手段對被攝體的觀察,而數碼單反相機由於採用光學方式,因此不會產生各種滯延遲。

在按下快門按鈕的同時,反光鏡彈起,鏡頭所收集的光線通過快門帘幕到達圖像感光器。快門的功能不僅可以調節光亮,還可以通過打開時間的長短來控制被攝體的運動感覺。

焦點和焦距

光線射入凸透鏡時,鏡頭將所有的光線聚集在一點,這個點稱為焦點,焦點和鏡片光學中心的距離叫做焦距。此為有兩個概念較容易混淆,「對焦」與「變焦」,簡單來說焦距可變的鏡頭,通過調節這種鏡頭焦距的過程稱為「變焦」,這種鏡頭就是所謂的「變焦鏡頭」。某些鏡頭內的透鏡組在面對距離自己遠近不同的被攝主體時,需要調整鏡片的位置才能確保被攝物的清晰度達到用戶的要求,這個調整過程就是「對焦」。對焦成功稱之為「合焦」,對焦不成功稱之為「失焦」;對於今天的數碼相機而言,對焦可分為手動方式與自動方式兩種,支持手動對焦的鏡頭上設有專門的「手動對焦環」。支持變焦功能的鏡頭上都設有「變焦環」,不過某些鏡身一體相機的變焦功能通常設在機身上,因此沒有獨立的變焦環。

彌散圓

又譯為:彌散圈、模糊圈等等. 在焦點前後,光線從聚集到擴散,點的影象從圓到點(焦點),繼而有擴散到圓,這個焦點前面和後面的圓就叫做彌散圓。

如果此圓形足夠小,肉眼依然可被視為點的成像。這個可以被接受的最大直徑被稱為容許彌散圓直徑δ (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觀賞拍攝的影象是以某種方式來觀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與觀看距離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彌散圓的直徑小於人眼的鑒別能力,人眼將感覺是清晰的。這時的彌散圓的大小就稱為容許彌散圓。

深景

在對焦時,通過鏡頭將在焦平面上清晰成像,而對焦點的前景和後景也在焦平面成像,只要它們成像的彌散圓等於或小於容許彌散圓直徑,我們將認為是清晰的,這樣影像就有一個的清晰的區間,這就是景深(下圖)。

從以上可知道,在焦點前後各有一個容許彌散圓,這兩個彌散圓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呼它叫焦深,它和景深是相對應的。所謂景深即:在被攝主體(對焦點)前後,其影像具有的一段清晰範圍,這範圍內的景物在焦平面上成像,都在容許彌散圓的限定範圍內。 景深是隨鏡頭的焦距、光圈值、對焦距離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來說:1、焦距短,景深大, 2、對焦點離遠,景深大, 3、光圈小,景深大。

以拍攝者為基準,從對焦點到近點的清晰範圍叫前景深,從對焦點到遠點的清晰範圍叫後景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夕膳 的精彩文章:

TAG:朝夕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