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的這場大展,展示了英國人對「什麼值得被觀看」的 300 年探索

上海的這場大展,展示了英國人對「什麼值得被觀看」的 300 年探索

美術館的真功夫不在樓有多氣派,還是在於擁有厲害的藏品,以及用它們講好一個故事的能力。

越來越多國際知名藝術機構開始了海外擴張,中國是其中一站。相比明年將在上海設立臨時展館的蓬皮杜,和已經在深圳設計展廳的 V&A,泰特美術館進入中國的方式有些「傳統」——和中國機構合作一場展覽。

泰特旗下共有四間展館,最先在中國開展的並不是近些年更為大眾熟知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而是相對「古典」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早在 2009 年,泰特不列顛就與中國美術館合作,展出威廉·透納的作品。今年 4 月,籌備近兩年的「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藏展(1700-1980)」在上海博物館開幕,71 件館藏跨越三百年,來自庚斯博羅、透納、康斯太勃爾、吉爾丁、科曾斯、拉斐爾前派、印象派,以及更為晚近的超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先鋒派。

「很少有人能理解英國人對風景畫的熱愛,這是屬於我們的『文化基因』」,Anne Lyles 是本次展覽的執行策展人,她告訴《好奇心日報》,不同於「寫意」的中國山水畫,寫實的英國風景畫從上流階層發端,逐漸擴展到大眾審美。策展人 Richard Humphreys 為這次展覽撰寫了導覽前言,在他看來,英國的藝術家和大眾用了三百多年討論一件事情:什麼值得被觀看。

和大多數現代人的想像不同,以往的人們花了一段時間才認識到自然是美的。

最初風景只能作為肖像畫、宗教、神話類繪畫的背景。直到 17 世紀,上流階層才開始流行「壯遊」(Grand Tour),目的地是歐洲大陸,英國人去往法國、義大利感受藝術和文化,也記錄沿途風光。

17 世紀的旅人還會在山巒間感到恐懼,到了 18 世紀,透納等風景畫家已經明確了自己要找尋的東西——自然的「崇高」(the sublime)。據稱,透納曾將自己綁在一艘蒸汽船的桅杆上,以便在暴風雨來臨時感受到其威力。他用瑰麗的雲彩、海浪和暴風雪展現自然之壯美。泰特美術館藏有透納最豐富的油畫、水彩和素描作品。

格里松山的雪崩,透納,1810(圖 / Tate Britain)

2014 年的電影《透納先生》,這位演員還出演過《哈利·波特》里的「小矮星彼得」(圖 / imdb)

風景畫甚至帶動了鄉村旅遊,威爾士、湖區和蘇格蘭吸引了大量遊人,在工業革命的蒸汽和濃煙里,人們試圖在這裡「保留」田園牧歌的美好想像。

從工業和貿易里賺到錢的新興中產階級成為新的買家,他們願意買一些中小尺寸的作品裝飾自己的客廳,「櫥櫃畫」(cabinet painting)是時興的暢銷品。但中產買家們不喜歡黑暗的蒸汽、碼頭、汽車,他們更喜歡一些容易「看得懂」的作品。

除了策展人的導覽前言,泰特紮實的策展功力還體現在每一幅作品的展簽,簡短的文字提供足夠的補充信息,Anne 希望中國觀眾可以注意到這些「彩蛋」。

美國畫家 Whistler 的作品《夜曲》也被收錄在本次展覽中,他描繪了 1875 年泰晤士河畔的一個花園。不同於之前的田園風光或是壯美的自然,Whistler 用黑色和金色的影影綽綽描繪了城市的一處街景,人們常常用一場煙火結束熱鬧的夜生活。但這「惹怒了」當時的藝術評論人 John Ruskin,他批評在工業化已經嚴重污染城市之時,這幅平庸的畫作是對醜陋現實的美化。你可以在這幅畫一旁的文字里讀到後續故事,Whistler 將藝評人告上了法庭。

在泰特官網,泰特的研究員們補充了這則藝術圈「花邊新聞」背後的嚴肅議題。

Whistler 贏得了這場官司,但除了少得可憐的補償金,他付出了慘痛代價,這幅《夜曲》被媒體嘲諷,再也沒能賣出去。不久後畫家宣布破產。而輸了官司的 Ruskin 也需要消化這股衝擊——城市街景有什麼好看的,還是被工業「毀了」的街景。

長久以來,藝術在為上流階層專享時,也自認為負有道德教化的目的。但隨著中產消費和大眾審美,對於「什麼值得被觀看」,人們給出越來越多元的解讀。

黑色與金色中的夜曲,Whistler,1875

藝術家和評論人的法庭對峙,這幅諷刺漫畫也被收錄在泰特關於風景畫歷史的研究之中。(圖 / Tate)

康斯太勃爾呈現了蘇格蘭南部一處沙灘上的「貧富不均」(《布萊頓鏈條碼頭》),濱海大道上舉著洋傘觀景的富家小姐,和另一側勞作中的漁民。

喬治·克勞森繪製倫敦北部一處農田中的勞作場景。展簽提示,畫面中原本只有兩個穿著樸素的農民,但畫家為了「提高作品被出售的幾率」,他又加上了一個穿著粉色裙子的小女孩,以家庭氛圍沖淡嚴寒中勞動者的艱辛——除了莊園、曠野,當時的中產買家並不喜歡「真實」的農村場景。

「看起來這有些矛盾,藝術家有自己的主張,但也要考慮到買家的品味」,Annie 告訴我們,「總要活下去,哪個時代不是如此呢?」

直到更晚近,1934 年,英國畫家愛德華·伯拉來到紐約,他繪製了哈萊姆區的一處街景,畫面的主角是幾個爵士樂打扮的黑人移民。距離透納和康斯太勃爾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畫家們對「風景」的定義發生了巨大變化。

冬日勞作,George Clausen,1883。可以想見,真實的農活場景不大好賣。

Constable 於 1826 繪製的布萊頓鏈條碼頭,沙灘上的「貧富不均」

Edward Burra 1934 年在紐約繪製的 Harlem 區,100 多年過去,人們對「風景」的定義發生了巨大變化

近些年,博物館美術館熱衷於擴張,特別是在古根海姆博物館催生的「畢爾巴鄂效應」之後,更容易被人們看到的是它硬體建築的那部分,由知名建築師為其量體裁衣,嚴肅的博物館成為時尚的城市文化消費地。但歸根結底,博物館與一般網紅店的區別還是在於策展。

Anne Lyles 是泰特美術館成長起來的藝術史家,但她回憶,三十年前,剛剛加入泰特的年輕人們「還沒有這個榮幸可以安安穩穩做研究」。當時的泰特還只是倫敦一處有些邊緣化的機構,掌握了不少珍貴藏品,但空間有限,定位不明。

1988 年 Nicholas Serota 出任泰特館長,開啟了泰特 30 年的擴張史。

Serota 向泰特基金會的董事們提出,要將泰特分為兩個館,各有定位,其一專註英國藝術,另一個關注國際的現當代藝術作品。前者就是如今的泰特不列顛,後者則是 2000 年成立如今名聲大噪的泰特現代美術館。

今年 4 月,泰特公布了一批歷史檔案,涉及 Serota 在提出野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後面臨的種種困難,他曾在接受《衛報》採訪時回憶,那是他最艱難的時刻。

董事們有些舉棋不定,1991 年,英國剛剛加入歐盟,在篤信政治經濟一體化的同時,董事們擔心強調一個專註英國藝術的展館是否合適,甚至有人提出只保留 1900 年之前的英國藝術作品。(如果這個提議當初通過,泰特本次上海展覽的藏品將減去不少)。但 Serota 堅持,英國不能放棄自己的文化身份。如今泰特不列顛收藏了 1500 件至今五百多年的英國藝術品。

Serota 的早期改革還包括透納獎(The Turner Prize),1984 年設立的透納獎原本面向寫作者、策展人和藝術家。Serota 改變了授獎規則,只有 50 歲以下的英國藝術家有資格申請。泰特還為每年入圍的候選作品組織展覽,與電視台合作,向人們普及,這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藝術作品究竟是什麼。

爭議聲中,透納獎迅速成為鼓勵英國年輕人的「藝術界奧斯卡」,有人認為它拓展了藝術的邊界,比如 2015 年的獲獎者是一個建築師團體 Assemble,他們的「藝術作品」是在利物浦一個街區的建築物改造。

90 年代初,這個擴張計劃總算獲得了支持,Serota 開始為現代美術館尋找新址,泰晤士河南岸的一處廢棄發電廠被選定,年輕的 Herzog & De Meuron 事務所成為它的改造者。2000 年開放的泰特現代美術館以標誌性的煙囪和 2016 年新改造的油罐藝術中心成為倫敦的文化地標。

泰特「帝國」的締造者,前任館長 Nicholas Serota (圖 / Tate,Copy right / Hugo Glendinning)

Serota 被認為是泰特美術館「帝國」的締造者,1988 年上任直到 2017 年離任,他用了 30 年讓藝術品不再是上流階層的專屬物,也不再是冷清美術館裡小圈子的研究和談資。提起泰特現代美術館,人們還是能記起 2003 年,埃利亞松在館內呈現的那輪「人工太陽」。去年,泰特現代美術館的遊客人數達到了 570 萬人次,遠遠超過紐約 MoMa 的 280 萬。

但等到藝術越來越大眾,新的問題又來了。2012 年透納獎的獲得者 Elizabeth Price 告訴《衛報》:「我討厭人們總是說藝術需要變得有趣,或是藝術創作需要讓大眾『參與進來』。不,我不認為這是必要的,實際上大部分的『參與』都把公眾當成低齡的嬰兒來討好,不鼓勵人們有任何思考和反思。」

在 Anne 眼中,這並不是個新問題,就像早期風景畫創作者在藝術創作和買家品味之間進行的微妙把握一樣,「人們需要定義什麼是值得被觀看的『風景』」。

註:展覽時間為 2018 年 04 月 27 日-2018 年 08 月 05 日

地點:上海黃浦區人民大道 201 號上海博物館一樓

(文中未標明出處圖片均由 Tate Britain 提供,題圖為電影《透納先生》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stDesign 的精彩文章:

上海有個攝影展,來自兩位極具影響力的紀實攝影師
這些燈有點怪,它們總想在照明之外做點什麼

TAG:Best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