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伯溫是最頂級謀臣,還是浪得虛名的渣男?

劉伯溫是最頂級謀臣,還是浪得虛名的渣男?

劉伯溫(劉基)被稱為大明第一謀臣。我們學過他寫的《賣柑者言》,應該有印象。

民間流傳,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意思是,劉伯溫比諸葛亮牛得多。

朱元璋評價劉伯溫,「吾之子房也」。他就是我的張良張子房(興漢三傑之一)啊!

蔡元培評價,「時勢造英雄,(劉伯溫)帷幄奇謀,功冠有明一代。」

看上面這些,劉伯溫是與歷史上那些最頂級謀臣如范蠡、張良、諸葛亮並列的人物,甚至還強於後面這三個人。

但後世也有些人分析:毛線!劉伯溫在朱元璋開國後分封的功臣里只排到30多位,待遇也不高,還被丞相胡惟庸下毒害死了,算什麼第一謀臣?更不要說什麼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了。他只不過是由於形勢變化和種種需要,被神化、過度吹捧了,浪得虛名!

那真實的劉伯溫是怎樣的?這篇大概說說。

朱元璋的起家班底是淮西集團,就是李善長、常遇春、郭興、湯和等老家的人,他們以會說淮西話為榮。開國後李善長被評為文臣功勞第一,當上了左丞相。

劉伯溫是浙江溫州人,是被朱元璋請來的。在組織體系內,劉伯溫一開始就被李善長的淮西集團壓制,因此所獲功利不多。

但在掃滅陳友諒等勢力、北伐元朝、開國後的戰略制定、組織謀划上,劉伯溫確實起了重大作用,朱元璋說他是「吾之子房也」,倒也中肯,是個高人角色。

劉伯溫慢慢成了浙東集團的首領,開始與淮西集團競爭。兩個集團有時你勝一場,有時我勝一場。朱元璋知道,倒也不太干預。

隨著局勢的發展,朱元璋對老家人李善長看不順眼了,免了他的丞相職務,讓他養老。

那就要選新丞相啊,選誰呢?朱元璋與劉伯溫商量,有了下面的對話。

朱元璋先說想任命楊憲為丞相。楊憲是劉伯溫的人,但劉伯溫極力反對,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不行!」

朱元璋又問讓汪廣洋怎麼樣,劉伯溫說:「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不行!

朱元璋接著又問胡惟庸怎麼樣。胡惟庸是李善長的人,劉伯溫說得更狠:「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車掀翻。」更不行了!

朱元璋於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這是要讓劉伯溫當丞相了。

按歷史上的套路,劉伯溫要麼謙虛地推辭一下,等朱元璋勸他;要麼就直接順竿爬,謝主隆恩,接下丞相這差事算了。

沒想到劉伯溫卻說:「我太嫉惡如仇,又沒心思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當丞相,恐怕要辜負皇上重託。您還是慢慢找吧,天下這麼大,還怕找不到合適的?」直接拒絕了。

朱元璋沒有當場翻臉,但心裡一定暗罵:「我說的人都不行,讓你上你又不上,讓我慢慢找,我再往哪裡去找啊?你個渣男!」

自這次談話後,朱元璋就不搭理劉伯溫了。

朱元璋最終選了胡惟庸當丞相。

第二年,朱元璋又把劉伯溫趕回了老家,也讓他養老去了。

劉伯溫在老家,極為謹慎,只喝酒下棋,絕不談以前的功勞。地方官想見他的,他也一律不見。

有的地方官就別出心裁,換上民服,在路上製造偶遇。這時劉伯溫就自稱「小民」,趕緊跑掉,不多說一句話。

後來,劉伯溫病了。朱元璋讓丞相胡惟庸派醫生去給劉伯溫看病。劉伯溫吃了醫生的藥方後,病情加重,很快去世。

所以後來的主流說法,劉伯溫是被胡惟庸派的醫生毒死的。

從上面這些看,劉伯溫跟皇帝又不會說話,自己也沒當上大官,還被人毒死了,實在算不上高明,也沒有什麼神機妙算。

但,換個角度。

前幾篇講過,朱元璋後來辦了「丞相胡惟庸案」,就是查辦丞相胡惟庸,是明初第一大案,牽連致死者3萬餘人。連李善長都受株連,被抄家滅門了。

加上後面多個大案,能臣悍將基本全搞光。

反觀劉伯溫,他是不是被毒死的,其實沒有定論。在「胡惟庸案」中,那個給劉伯溫看病的醫生,承認是受了胡惟庸指派,給劉伯溫下毒的,這是胡惟庸的罪狀之一。但這個不能太信。錦衣衛辦案,想拿口供,還有拿不到的?

劉伯溫有可能是善終。退一步講,他即使是被毒死的,那可是被奸臣胡惟庸毒死的,自己可是忠義派。

明武宗時,劉伯溫被追封為「太師」,謚號「文成」;明世宗時,劉伯溫配享太廟;他的子孫,加官進爵……

從這個角度看,並反觀李善長、胡惟庸等人的結局,劉伯溫倒也真有點神機妙算、後知五百年的意思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說經史集 的精彩文章:

講真!大唐不是世界第一,當時還有個更大的超級帝國

TAG:齊說經史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