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到」例會的得到

「得到」例會的得到

前言

例會時間:2018.5.22日,2年發展2000萬用戶。

一 脫不花

1.公司發展

得到2周年,已經積累至2千萬註冊用戶,預計2018年年底,可達3000萬用戶。

到目前為止包括聽書一共上線了71個線上產品。得到到目前為止提供了3788個凈小時的優質內容。換算成大學學時是5051個學時。

得到內容是高度蒸發版-沒有水分,知識密度很大。

2.關於《每天聽本書》

聽書產品被抄襲的很多,競品以為抄襲了書單、處理方式、文本格式就可以輸出好產品了。得到團隊盡一切努力讓聽書作者專心做轉述師,只有這樣才能進入「手藝共同體」和「專業共同體」。只有大家坐在一起每天不斷磨手藝,不斷彼此喂招,才能默契和進步。劉國梁孔令輝兩位世界雙打冠軍一個宿舍里住了十年,因為是雙打,要培養彼此之間的默契。

我們不把每本書看成一本書,每本書都是和整個知識世界勾連的,相當於一個「衣櫥」,每個衣櫥進去裡面是巨大的世界。每本書都應該是一門課,每本書開啟一個知識門類。哪怕是一個知識細節,圍繞這本書提供有價值的知識點,提升到一堂課的價值,用戶值得花30分鐘。

3.迭代品控手冊

目前品控手冊的最新版本是7萬字,已經成為得到最主要的名片之一。印刷版供同事和老師使用,一包是50本。很多合作方都希望拿到我們的品控手冊。

4.為老師打造里程碑

要有「給老師出作品」的意識。我們有強烈出作品的意識,老師出時間,我們幫助他生產出里程碑的作品,才算對得起他-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個人感觸:可以理解為固化套路- 為老師出書。講專欄內容集結成冊,一方面作為老師的里程碑,一方面也可以產生二次銷售。

二 快刀青衣

1.職業發展

在得到,能給產品經理在大公司不可能存在的許可權:特別想做一個功能,做完就能上線,就怕你做不出來,這是作為創業公司小步快跑的好處。

2.新版本關於「筆記功能」

第一批上線的內容,得到的老師分享他們每天在得到學習的經驗、學習心得和新的東西新的體會。

後續版本可能基於得到優質用戶的筆記,他們會成為新的知識傳播者和生產者。

個人感觸:社交功能已經開始浮出水面,後續版本會不斷加強。我對得到APP的功能模塊腦洞:社交功能、筆記和畫線、電子書、電商、

3.劃線功能優化及開源

之前大家用劃線筆記和選取後分享,這個版本會做大升級。因為之前蘋果系統的原因,蘋果在瀏覽器里,在文稿內精準選中一段話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前端有一個小組兩三個同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做完這個功能。新版發布後大家可以嘗試:劃線和筆記功能,體驗非常不一樣。

當然這次迭代完,我們會把功能代碼開源出去,做內容瀏覽器的團隊這塊會非常耗費精力,希望把這種經驗讓其他團隊少走點彎路。我們在劃線方面這兩年花了很多時間做瀏覽器適配、各種技術方案的嘗試,希望這塊至少能幫一些開發者的用戶能提供一些幫助。

三 羅振宇

1.關於《生命科學50講》的製作原因

4個人團隊,滿負荷工作半年,已完成交付。

1.1-為用戶打造多維思維模型,為用戶賦能,把所有用戶成長道路上需要的多元思維模型完備資料給他們備足。課程涉及:密碼學、語言學、人類學、地球學、天文學、數學、醫學等領域的通識課程。

1.2-有意通過自然科學系列課程的打磨,來提高製作課程的難度

人文科學領域,如政治學、社會學,只要請到還不錯的老師,交付的效果經過我們技術一包裝,大概率能交付且有學習效果。

自然科學不同,我們只有音頻和圖文手段,在音頻環境里能把自然科學說明白-這個手藝我們一旦形成突破,市場獨此一家,這是我們高自尊公司應有打法。

1.3-可復用性

只有去做那些掙快錢的公司不願意做的事情,才是護城河和競爭力。等我把那些手藝、知識領域的擴展全部做出來之後,是可以復用的。

生命科學裡用的經驗可以應用到天文學、地理學、化學、物理學等等領域,這個時候我們就擁有了真正的競爭力的護城河。

1.4-什麼是好產品

任何一個產品、公司,服務,都符合生物學演化規律。演化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像達爾文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完全隨機的自然選擇。看演化史從來都是大爆發、大滅絕。規律就是——爆發和滅絕其實是找到了下一個平台。

最近看了一本書,它講這麼一個規律,它可以把整個地球想像成一個人工智慧的計算器,一個計算機。它實際上在幹什麼,先找到一個平台,然後通過這個平台進行窮舉搜索不斷試錯,40億年前生命剛有時叫隱生宙。尋找下一個單細胞生物,這個平台一旦找到多細胞生物出現了,單細胞生物大量淘汰掉,新的平台就打開了。

恐龍滅絕後期發生什麼事?哺乳動物出現,哺乳動物剛開始是啥?老鼠。當恐龍那麼威風,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里的霸王龍,那時老鼠在洞里吃發霉的種子。大自然窮舉試錯時,哺乳動物進入下一個平台,老鼠平台叫胎生,這就不得了。隨之發生的是恐龍大滅絕,滅絕之後哺乳動物大爆發。大爆發之後繼續尋找下一個平台,這就是智能生物,然後出現了人。

55.整個演化史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根本不要小看一開始的那個物種。他找到了那個平台,比他眼下的競爭力要重要得太多太多。在恐龍沒滅絕時,任何一個恐龍你問它這有意思嗎?恐龍瞧不起它的,連一頓飯塞牙縫都不夠,但誰有未來呢?我這麼舉例子,想說自然科學課實際是得到試圖打通下一個演化平台。

只要生命科學50講這門課用戶喜歡,我指的不是銷售量大,我指買了它、用了它覺得有啟發有意思,原來生命科學只要這麼講我們就成了。事實上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在前兩天有一位在美國矽谷的,全球最知名的材料學家之一跟我們聯繫,說你們自然科學課上線了,聽了覺得非常好,我想給得到做一門材料科學課。

現在已經開始了,只要這個平台一打開,下一步爆發就可以起來。

不管自然科學有多難,現在用戶的認知度還不大,沒有關係,關鍵是把這一層的平台給打開。99元的產品,如果你覺得好的話可以推薦給你的親朋好友,幫我們把這個平台擴那麼再大一丟丟。目的不是讓王立銘老師掙上多少錢,目的是吸引全世界最好的自然科學家來得到開課,這是我們的秘密鴻圖

2.關於知識生產模式的探索

2.1-現有:完備知識模式

生命科學XX講,生命科學一共XX板塊,包含XX個知識要點

通過文本+音頻的形式輸出

課程結尾附思考/練習

但自然科學在得到不可以這麼講,得到並不是培養生命科學方面的專業研究人員,我們只是讓那些對生命科學好奇的人能洞察這個行業的頂級心法。

2.2-兩種方式

第一種:知識的生成時

第二種:知識的演化未來

王立銘老師接下來把這個課程做完之後,很可能在得到開一個課,介紹生命科學領域最新的東西,以傳統報告形式交付給用戶。類似萬維鋼老師的專欄,介紹西方世界最新圖書。

所謂體系化的知識得成立好幾十年,這種最新的東西怎麼交付,是我們未來要探索的

前天上線的《生命科學50講》它完成了知識的新形態,就是告訴你,生命科學這個東西,從一個最早一個單細胞生物開始,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的把現在這麼複雜的一個高智能生物——人,給演化出來的。

它缺的是一個演化視角,將來我們要上數學課也得這麼上。你要理解根據什麼樣的需求做了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新解決方案誕生什麼樣新問題,新問題又怎麼樣進一步被解決?數學史是怎麼建構出來的?我也算高考數學考得不錯,我們對此一無所知,這是知識的生成時。接下來自然科學—數學板塊要探索知識的生成角度重新生成知識,這是擴展知識邊疆的一次努力。

個人備註:這裡沒太聽懂他的思路……好像是要使用知識,尋找一條傳播知識的套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揚日知錄 的精彩文章:

個人隨筆:2018年鳥巢半馬的黑天鵝事件
混沌筆記:區塊鏈落地領域介紹

TAG:飛揚日知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