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利潤暴降股價大跌,投資者還能堅持多久?
季度凈利潤3.16億元,也許對於很多公司來說,是一份漂亮的財報數據,但對於趣店集團(下文簡稱:趣店)來說,卻實實在在的扎眼。
5月21日,趣店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趣店總收入為17.17億元(2.74億美元),凈利潤3.16億元(5035萬美元),而2017年第四季度的利潤高達5.4億元,環比大幅下滑了41.5%。對比之下,趣店的經營狀況令人擔憂。
事實上,不止凈利潤遭遇了腰斬,趣店的各項運營數據都出現了下滑窘境:第一季度趣店線上消費金融服務交易總額153億元(2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67億元下降8.1%;第一季度趣店活躍消費金融用戶為410萬,相較去年同期的480萬下降了13.9%;放款筆數為1090萬筆,相較去年同期的1970萬下降44.6%。
對於財報中一連串關鍵運營數據的下滑,趣店創始人、CEO羅敏給出的解釋是,「在2017年年底行業政策調整後,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經歷了行業性收縮區間,趣店迅速採取了積極措施,主動下調了交易總量,通過暫時收緊信貸標準來控制風險。」
或許,很多人對於羅敏的解釋不是很理解,其實通俗一點講,作為趣店核心的現金貸業務,是與目前國家政策相悖的,現金放貸目前正遭遇嚴厲的監管風暴。事實上,伴隨著趣店一路發展,關於其是否存在誘導式借錢、利潤是否過高、是否存在違規經營和保理催收等質疑,從未停止過。質疑聲音一度大到趣店不得不發聲明來阻止。
面對斷崖式下滑的利潤以及前景並不明朗的現金貸業務,投資者也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回應:財報發布後,當天趣店的股價大跌16.55%,報收9.59美元,創下上市以來收盤新低,而相比去年10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時34.35美元的開盤價,趣店的股價已經跌去了72%,跌幅之大令人大跌眼鏡。
值得注意的是,財報顯示,第一季度趣店線上消費金融服務交易總額153億元(24億美元),趣店旗下大白汽車當季銷售型融資租賃收入為5.46億元,僅佔總交易額度的3.5%,顯然96.5%的交易總額還是來自現金貸業務,趣店在宣傳中明顯存在偷換概念的行為。
相較股價的一路下跌,趣店股東減持和高管的辭職,更令投資者心慌。根據雷鋒報道稱,截至3月31日,除了創始人羅敏的持股保持不變之外,包括杜力、Kunlun Group Limited、曹毅在內的第二、三、四大股東分別累計已減持了139.32萬股、176.47萬股、182.03萬股。
其中,崑崙萬維發布公告稱,為提高資產流動性及使用效率,有效規避證券市場投資風險,公司董事會擬授權公司管理層根據股票市場行情擇機處置持有的趣店股份。截至公告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崑崙集團持有趣店55,603,706股股份。
而在財報發布當天,趣店還同時宣布由於個人原因,董事李世磊和曹毅已經提交了公司董事會的辭呈,他們的辭職在新聞發布之日起生效。
利潤急劇下降、核心業務受阻、股價一路下滑、股東相繼減持以及核心高管接連辭職,上市後的趣店高開低走,目前的經營狀況正面臨嚴峻考驗,而短期內馬太效應會進一步擴大,投資人還能堅持多久呢?


※3198元起值不值?vivo X21這些賣點你都了解透了?
※沒有線下紅利,OPPO也同樣可以成為業界佼佼者
TAG:新星說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