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念我的恩師:國醫大師李振華教你如何養生防病

懷念我的恩師:國醫大師李振華教你如何養生防病

中醫治未病是在中醫學陰陽五行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個性化理論指導下,為中醫學保障人體健康更全面的學術理論體系。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是未病先防,中醫也叫養生或攝生。

是已病防變,及早根治已病,防止病理演化加重,防微杜漸,形成已病的合病並病或轉化為其它病變。

是病癒之後,防止複發。即用藥或調養等方法以恢復氣血,防止複發和因抵抗力不足而產生新病。祖國醫學在春秋戰國以前,就重視治未病。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唐?葯聖孫思邈說「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

這說明中醫學對治未病早已重視和研究。由於治未病在方法上,較之治已病的理論認識、治法用藥上更全面更主動,更有利於減少疾病,恢復健康,也是今後世界醫學發展的方向。

治未病,即首先是防病,防止內、外病邪對人體的侵襲,不生或少生疾病,方可健康長壽,中醫稱之為養生。

中醫養生學,始見於《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段經文既重視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又防止外邪侵襲而生疾病,這種內外防止疾病發生的學說即是中醫養生的總綱。

較之在防病方面僅偏重於外因,更為全面。中醫養生既重視外因,更重視內因,即人體的正氣,亦稱真氣、元氣。如《內經?靈樞?百病始生篇》:「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

《內經?靈樞?刺法論》亦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不僅說明在《內經》以前,人們已經發現了傳染病,並認識到其是否傳染和人體的真氣即元氣強弱,有無抗病能力有關。更說明了,外邪是發病的條件,但是否發病需要靠內因的真氣強弱,是發病之關鍵。由此可見中醫在養生理論上,即認識到外因是發病的條件,又認識到內因是是否發病的決定因素,是符合哲學的。

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就很重視養生治未病,並創建了養生的方法和理論知識,內容非常豐富,成為祖國醫學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道」即是養生的規律。知道養生規律的人,會適應天地陰陽氣候,四季寒熱溫涼等變化,同時飲食有節,不過於疲勞,形體和神,在養生上,形體要活動鍛煉,心神要樂觀,不妄想妄為,可達到百歲以後,自然衰落死亡。

一、養生要從以下五方面重視

1

調於四時,天人合一

人類同大自然一切生物一樣受到大自然氣候影響和支配,即人的生命時刻要依靠大自然的空氣,又要隨著大自然氣候的變化而適應,而保持生命健康。如果人體不能隨著大自然氣候的變化而適應,就會生病,這稱為天人合一,也稱天人相應。

正如《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人體必須依天地之氣生存,據四季變化之規律而成長。

《素問?四季調神論》也說:「陰陽四時者,天地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因此一旦遇到氣候反常,就要立即採取措施,避免生病,如「動作以避寒,隱居避暑」,即人體和變化的氣候相適應,才能不發生疾病。尤其年老體弱或兒童更應注意。

此外,不僅要適應每年四季寒熱溫涼的氣候變化,同時更要注意短時氣候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氣候之突變。這六種氣候之變化,平時常見,但不能太過,如太過即可傷人致病,中醫稱為六淫。

另如,四季中冬天應寒而反溫,春天應溫而反寒,夏天應熱而反涼,秋天應凉而反熱,這是非其時而有其氣。人體也會因不適應這個氣候的變化規律而生病。同時也多見傳染病的發生,中醫稱為時令病。所以,每當氣候失其變化規律,要適其寒溫,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2

情志安寧,氣血通暢

人在長期的生活中,保持情志安寧,心平氣和,無妄想妄為,保持心情安靜樂觀,氣血才可暢達無阻。否則,可導致氣血紊亂而諸病從生。

影響人體情志不安,中醫歸納為七種情緒,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中醫稱為七情。

人在長期生活和工作中,這七種情緒的發生,是難免的,也是常見的,但不能太過,太過即會損傷人體之臟器,使氣血紊亂,失去正常運行,氣血不和即可壅滯而生病。中醫在長期臨床觀察中,不同情志太過,可損傷人體的不同臟器。

如過喜過憂則傷心、過怒傷肝、過於憂思則傷脾、過悲傷肺、過於驚恐則傷腎,這稱作七傷。在防止七傷,保持人體身心健康方面,中醫早有論述。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老子在《道德經》也說清靜無為,而無所不為,勿妄為。這都說明人在長期生活中,要思想平靜,心胸寬闊,不妄想妄為,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心平氣和,即可避免百病叢生,長壽永康。但這種心理作用,在養生中不僅重要,也較難做到,必須嚴格要求方可。

3

動靜結合,形神合一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鍛煉,可以強筋健骨,增強機體功能,使人健壯。但活動鍛煉必須動靜結合,形神合一,才能使人體健壯,達到健康長壽。

動是形體上的鍛煉,同時要思想入靜,不能有什麼妄想,這叫形神合一。如活動鍛煉身體時,心神不靜,胡思亂想,反而會使氣血更為紊亂。

中醫講的神有兩種含義:

一是可以主宰人的形體如何活動。

二是平時要心情安靜,不妄想妄為。

故形與神的動靜結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二者缺一,只有形體活動,神不能配合或神靜而形體不動,都不能使人達到健康。只有形神合一,相互為用,相互依存,有機配合,才可有利健康。

幾千年來,中醫學創建了多種形神合一的鍛煉方法。如漢末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歷代創建的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等,無一不是既要形體活動,又要思想入靜,達到形神合一的目的,這也是養生學在形體鍛煉方面的重要環節。

此外,活動鍛煉身體,也要和氣候相配合,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這說明冬季人體陽氣伏避,功能較弱,早晨鍛煉最好是日出以後,待陽氣已復,陰寒對人體沒有損害之時,再活動鍛煉。

尤其年老或體弱者更應該注意早晨不應過早鍛煉活動。現代科學對氣候研究也認為,人最好在上午或下午鍛煉活動,因為每天早晨正是空氣中二氧化碳多的時候,早起在室外活動對人體有害。

4

飲食有節,保護脾胃

飲食是人體生命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飲食足,消化吸收好,營養夠,排泄正常,才能使人健康長壽。但飲食的消化吸收排泄,又必須依賴脾胃功能健全才能完成。

由於人體各部分組織、器官、筋骨等無不靠脾胃消化吸收、輸布水谷之精微,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活動。因此,中醫學把脾胃稱為「氣血生化之源」、「臟腑經絡之本」、「後天之本」、「元氣之根」、人體營養物質的「倉廩之官」。

所以,中醫養生要十分重視保護脾胃。實踐證明,健康長壽的老人都是飲食好,脾胃健的人。同時,脾胃功能健全,又可增加人體的抗病能力,正如《素問?五癃津液別》篇指出:「脾為之衛」即脾胃相連,脾胃健全,又保衛人體,使其不受外邪侵襲。醫聖張仲景也指出:「脾旺四季不受邪」。金元四大家名醫李東垣亦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所以歷代醫家在防治疾病,養生保健方面都十分重視調理脾胃。

脾胃功能的損傷,可來自多方面原因,諸如慢性疾病的影響,氣候的突變或精神刺激等等,但更主要的是在飲食方面。如嗜酒肥甘,過食膏粱厚味,過食生冷腥葷或暴飲暴食,或過飢過飽均可損傷脾胃。

正如《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由此可見,飲食有節,對調理脾胃生理功能的重要,對養生更為重要。

中醫學在調養脾胃,對飲食的種類方面,非常重視。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說明人在食品方面,要以米、麥、谷、豆等為主食,再輔助吃一些水果。肉類以少吃為益,更應多吃蔬菜以補充飲食。

現代科學在人體營養方面主張,主食以粗細糧搭配,吃飯宜七八分飽、不甜膩、多食蔬菜,適當吃些水果、瘦肉、蛋類、魚蝦等。使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等適可,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中醫學在飲食養生方面,還研製出食療、葯膳等保健食品,對人體健康保健都是有益的。如在飲食上宜吃些即是食品又有利健脾胃的藥品,如大棗、山藥、桂圓、白果、薏苡仁、蓮子、核桃、黑木耳、百合等等。既可補益氣血,又保健脾胃,又有營養價值,可根據身體需要適當選擇幾種煮粥,長期食用。

5

益腎固精,全真養形

腎臟為人體重要臟器之一,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素問?六節藏象論》等都說:「腎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腎主骨」、「腎主骨髓,腦為髓之海,腎氣通於腦」、「腎開竅於耳」、「腎主藏精」等等記載。腎氣旺盛,可使人精液充盛,生殖力強,思維敏捷。

故歷代中醫學家都主張將益腎固精作為保健強身、益壽延年的重點。有的老人雖年逾古稀,但仍耳聰目明,精力充沛,都與腎固精足有關。

也有人年不過花甲,但已出現眼花、記憶力減退、耳聾、甚至思維遲鈍、精力疲乏、腰背彎曲、筋骨疼痛,以致神經衰弱、腦萎縮、失眠、眩暈、生殖力消失等未老先衰的病證。這大都與腎氣虧虛,精液不固有關。

造成腎精虧虛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的,有後天患病,日久失養等。但最常見的造成腎虧的,是中青年時期縱慾過度,妄想勞甚,不知養生所致。

中青年時期不知固腎養生,未老先衰,年老體更弱,病已造成,想補救已悔之晚矣。因此,要健康長壽,老而不衰,中青年時期就要房事有節,清心寡欲,注意益精固腎,以保持機體功能旺盛,達到晚年健康,延年益壽。

否則,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故養生者對此不可不以為戒也。

總之,人體是由臟腑、經絡、氣血、筋骨、肌肉、精氣神組成的生命有機體,通過養生,使之更好的有機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支撐、相輔相成,以維持人體生生之機,才可使人健康長壽。因此,在養生保健中應盡量重視全面的鍛煉,不能顧此失彼,同時也要根據年齡、體質、有無慢性各種疾病、有無臟器或氣血津液衰弱,除上述五點應全面注意外,可根據身體具體情況,有重點的選擇幾種鍛煉方法。

因而養生亦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根據個人體質的特點,辨證進行養生,切勿過於勉強,千篇一律。方能達到養生治未病的效果。

二、已病防變

已經有病,在治療上盡量防止病情演變而加重,這叫已病防變。在祖國醫學上,具體的提出此法的,始見於漢末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指出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為後世醫者,在中醫理論的具體運用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運用,其收效之大,運用之廣,可以說無法計算。

已病防變,不僅貴在早治,治病必求其本,達到早日治好已發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對已發生的疾病防止失治誤治,導致原病病理的演變擴大,迫及其它臟器而產生並發證的叢生。

如現在臨床常見的陰虛腎虧,腎陰虛弱之病,早期出現的頭暈目眩等證,中醫之治法應首先滋補腎陰,亦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腎陰恢復,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暈目眩可不治自愈。

如果忽視治病必求其本,僅根據諸風掉弦皆屬於肝,單純清熱平肝火而忽視補腎陰之本,雖可見一時之效,但病難根除,且易不時發作。

由於腎陰虧虛得不到及時治療而越來越重,水不涵木,肝火上炎也會日漸加重並發多種疾病。如因肝火日盛,肝陽上亢,又多因一時惱怒或勞累過度之誘因,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不僅血壓增高,並可出現厥證,如腦栓塞、腦出血等腦血管意外症,進而造成偏癱、語言蹇塞,以致神志不清等惡果。

以上這些諸多併發症即是不知已病防變,不重視治病求本之過。

又如臨床常見的脾虛證,由於脾失健運,失於及時治癒,水濕瘀積人體,水濕下行,並可見於下焦多種疾病。

如臨床常見的婦科因濕盛而出現的下肢水腫、白帶病、盆腔炎、盆腔積液;根據病理演變,濕阻氣機化熱出現的子宮頸炎、宮頸糜爛、陰道炎、泌尿系感染:如濕熱阻滯氣血,並可導致子宮肌瘤、輸卵管不通、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肥厚,甚至出現不孕症,個別患者還可轉為癌症等。

這些雜病叢生,其根本原因多與脾虛失治,水濕失其健運有關。再如現在社會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人日漸增多,甚至波及兒童。

此病,主要由於飲食不節,嗜酒肥甘,膏粱厚味,營養過剩,導致脾虛健運失職,營養物質和水濕不能正常排泄,形成脂肪、水濕瘀積腹中,首先形成腹部胖大,逐漸波及四肢和全身,甚至出現下肢浮腫。

由於水濕、脂肪為有形之物,瘀積腹中,可阻滯氣機通行不暢,郁而化熱,導致了諸病叢生。如現代醫學診斷的脂肪肝、膽囊炎、糖尿病、胰腺炎等等無不與脂肪瘀積和水濕化熱有關。

脂肪瘀積體內,又可致血液過濃而形成高脂血症,動脈提前硬化,出現高血壓,甚至心臟病以及腦血管意外等諸病的發生。

以上因脾虛造成的各種疾病首先責於飲食不節,形成脾虛不能運化水谷之精微而致病,脾虛是諸病之根,其它多種疾病都是因脾虛已病之演變。

如忽視及時治療,又不重視或不了解人體臟器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整體理論,這是已病沒有防變而產生多種疾病之因。甚至僅重視各種病變之局部治療,一病一葯,這種治標不治本,治局部而忽視整體的疾病演變,這是多病產生的主要原因。

以上僅舉腎陰虧虛和脾虛這兩種病例,臨床常見的這種病理演變而發展成多病的何止這兩種,因而社會上疾病叢生,這與忽視或不知未病防變有關,也是導致社會亞健康者多,慢性病過多,小病演變為複雜之重病多的主要原因。出現了病人痛苦,影響生產,看病難,看病貴,國家負擔醫藥費用過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學的發展,無一不是繼承前人之成就,心有所悟,通過進一步實踐才能創新。

近兩千年漢末的醫聖張仲景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又對脾胃方面提出:「脾旺四季不受邪」。金元名醫李東垣對脾胃病進一步發揮:「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調理脾胃」。

兩位名醫在醫學理論的見解,不知為後世治癒了多少有關疾病,同時對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增強元氣的恢復,為後世在防病、治未病方面又不知保護了多少人的健康,防止了多少人的疾病因輕病演變為重病,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健康。這豈不是醫學理論上的創新嗎?筆者認為真正的科學,一是有理論,二是經得起長期實踐效果的驗證,故真正的科學是不受時代所限制的。數千年前提出的已病防變仍有現代科學進一步重新研究的價值,可成為現代醫學發展的方向。

三、病癒防止複發

病癒防止複發這是祖國醫學根治已病,防止產生新病的重要階段。歷代醫家流傳一句經驗之談:「治病三分藥物,七分療養」實踐證明,很有道理。這不僅說明在發病過程中,無論藥物或其它方法治療,都要注意療養,尤其病剛愈之後,更需要重視這個時期的療養,恢復元氣防止複發。

因為任何疾病的產生都會導致人體元氣的損傷。雖然中醫治病是扶正祛邪,調理陰陽,使陰平陽秘,以達治癒疾病之目的。

但無論任何疾病開始都有可能損傷機體某個臟腑和功能,而使元氣不足,形成愈後抗病力弱不僅原病易於複發,更易產生新病,如當代的甲流感、禽流感、乙肝等多種傳染病或發生的一般疾病多與此有關,尤其老年體弱或久病重病者愈後更應進一步重視調養,防止複發。

在調養方面,由於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元氣之根。故任何疾病癒後都應重視調理脾胃,飲食增加,營養足,氣血恢復,抗病能力強,不僅原病不易複發,還可防止新病,更利早日恢復健康。但應注意,飲食方面以易於消化和吸收為原則,尤其長期脾胃病患者更要注意,切勿暴飲暴食,過食生冷油膩之品,損傷脾胃而得不償失。

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病癒後的調養,亦應重視預防原發病之原因,而防止複發。諸如情志不暢、勞累過度、環境污染等等而致病,愈後均應分別加以重視而防複發。尤其對癌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重病之愈後,除一般調養外,還應分別服用易恢復機體的藥物,以免複發。

總之,疾病癒後,中醫學對防止複發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應因人、因時、因地,分別辨病調養為宜,此也是治未病的重要環節。

隨著醫學的發展,黨和政府非常重視中醫對治未病的學說,並採取了多種措施,如二級以上醫院建立治未病診斷室,培養治未病的高級人才等,這是非常正確、非常及時的,也是今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促進醫學發展的方向。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正傑 的精彩文章:

胃酸患者 能不能長期吃抑制胃酸葯?
總是愛出汗那是病 看你是哪種出汗方式

TAG:張正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