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讀│其實,生活不在別處 文/姚桂芳

品讀│其實,生活不在別處 文/姚桂芳

微文美刊

《微文美刊》自媒體歡迎投稿

文學.書法.攝影.繪畫.教育.情感

微信公眾號:wwmk66

2018/05/23 星期三 總第180534期

其實,生活不在別處

作者│姚桂芳 編輯│卿筠

我們常常喜歡,把"小橋,流水,人家"寫進文字里,卻不清楚,小橋在哪裡,流水在哪裡,人家又在哪裡?——題記

生活,似乎總是在別處。所以許多時候,我們會產生錯覺,為它迷惑。

相信許多人應該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被一個陌生人的聲音吸引,心馳神往,想像著如此美好的聲音,一定是出自一位長相俊朗的男子;走在路上,突然被前面衣袂飄飄的倩影牽住雙眸,猜測女子一定清秀可人。於是加快腳步拚命追趕,就在快要接近的時候,不想女子一回頭,而你卻猝不及防的被嚇得夠嗆。女子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身材與長相,相去甚遠甚至是醜陋,讓你大失所望;又或者,為一段文字吸引,進而就會揣摩,文字後面的人,眼裡藏著怎樣的山水,心裡藏著怎樣的丘壑。如此才華橫溢,該有怎樣迷人的容顏,和靈動的氣質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迷戀在網上購物,至於為什麼不想去實體店而選擇網購,我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許是因為網店裡物品樣式紛繁,看著也非常時尚好看吧。當然我主要是購買一些自以為時尚好看的衣服,比如風衣啦,裙子啦,打底衫啦。常常是掛在網上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喝著茶,一邊悠哉悠哉地瀏覽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千挑萬選後,好不容易看上一款,尺碼大小顏色都還比較滿意,便下單購買。一樁心事就此了結。一般來講,路途不是很遠,商家信譽度好的話,快遞在兩天左右就會郵到,慢的話,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就不好說了。而中間這個等待的過程,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穿上衣服後的種種美好。於是,心裡就會一陣莫名興奮,不得不承認,這個等待的過程,是非常美好的。

因為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更加有誘惑力,便讓我們有了更強的購買慾,也許這就是網店的魅力所在。而最終郵遞到手的東西,究竟合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是一件不得而知的事情了。這就如同走在逶迤曲折的山路上,因為許多的彎彎曲曲,我們無法預知在下一個轉角處,會收穫怎樣的風景和驚喜,所以腳步就會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向前,向前。

小區的含笑花開了,一看到它我就想笑,笑自己的無知。

多年來,一直錯把它誤認為是白玉蘭。一樣的白色,一樣的優美,大朵的,開在枝頭,迎風招展。

但它們還是有很多區別的,玉蘭花開不見葉,而含笑恰恰相反。

不由想起傳說中的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一種代表著無盡相思,卻永不相見的花。花開不見葉,有葉不見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新生與絕望輪迴,天堂之上,地獄之下,中間隔著千萬重山高水長,那是一段永遠也到達不了的距離。

從古到今,因為欣賞,因為愛慕,因為追逐,留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詩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真的是不勝枚舉,清新,雅緻,雋永,優美。含蓄也好,奔放也罷,都離不開這樣的主題,那就是"美好",如同一朵綻放的花,而花的屬性便是:嫵媚,鮮艷,奪目,而陰柔。於是,女人如花,這樣的句子,常常會被我們不知不覺地寫進自己的文字里。而如此美好的女子,常常也是眾多男子競相追逐的對象。但現實並不都是如願以償的,有人最終抱得美人歸,而更多的人則是擦肩而過失之交臂。於是,這更多的人,便踏上了尋找的旅程。

其中,就包括一部分喜歡旅遊的人。喜歡旅遊,我想無礙乎是因為:要麼就是真心熱愛大自然,想要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飽覽大好風光,從阡陌里尋找人生的真諦;要麼就是人云亦云,人家說這邊風景獨好,一定就是這邊風景獨好,人家說那邊風景獨好,一定就是那邊風景獨好。別人說什麼是什麼,當然不完全排除附和,跟風,甚至是攀比顯擺的心態。沒辦法,時下流行旅遊風,有錢人的作風,我們這些窮人還是乖乖靠邊站的好,不去湊那熱鬧。

但不管出於哪種心態,我想喜歡旅遊的人,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前面,一定會有更好的風景,說不定走下去,還會遇見更好的人(笑)。其實走下去才發現,沒有更好的風景,也沒有遇見更好的人。

很奇怪,這世上,總是有一些不安一隅的靈魂,而生活,似乎又總是那麼容易讓我們產生,一種在別處的想法。不同的只是,有人是載著愛去流浪,有人則是在流浪中尋找愛。其實,都是在流浪。也許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出生在正確的地方,所以有了一種潛在的尋根意識,想要找到那個靈魂深處的故鄉,一個不確定的遠方。

就像張愛玲在她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里寫的那樣: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一樣是在尋找,也許,生命自始至終,就沒有停止過尋找。身體與靈魂,必定有一個,在路上。只是,在路上的時間越久,靈魂就會越空虛。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駕馭並處理好婚姻以外的情感,也許,擁有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紅顏知己,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如同在飯後的閑暇時光里,為自己沏一杯茶,或者是沖一杯咖啡,香味氤氳,裊繞,迴旋,說不出的美好。這種美好,會讓你的生活,有波有瀾有滋有味得多。男人喜歡紅袖添香,其實,女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總是會有那麼一段時光,整個人如同被掏空一般,什麼事也不想做,不想思考,不想說話,也忘了自己是誰。大腦暫時失憶。

只是靜坐在電腦前,一杯茶接一杯茶,耳邊迴旋的,是一支單曲循環。一下午,一杯茶。一杯茶,一下午。一支音樂,單曲循環。

聽著聽著,周圍的一切便慢慢地變得虛幻起來,連自己也開始變得不真實,如同莊周夢蝶。搞不清是莊子在夢中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莊子。

旋律優美的音樂,迴旋,浪漫,幽遠,似在耳際,又那麼飄渺。越聽越虛幻,越聽越不真實,而那個唱歌的人,音質迷人,但那個人不是你親愛的,也不是你的聲音。

我找不到你,找不到你……我不知道我要到哪裡,才能找到你?

一陣沒有來由的煩躁,和不可名狀的柔腸百轉。

於是突然間,情緒變得無法自控,突然好想你,突然就淚流滿面。好想見到你,聽你說話,看你微笑,或者什麼也不說,只是無聲凝視,也好。

想要找個人去傾訴,但這不是我的性格。更多的時候,我會想,也許最好的傾訴方式,就是用文字,把它準確地表達出來。也可以,對天空,對大地,對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樹,一隻鳥,一尾魚傾訴

那天你問我,那首小詩《千里之外》是寫給誰的?我沒有回答你。

幾天之後,你再次問起這件事,問我那首詩是為誰寫的?我說,是寫給另一個人的。

你沉默,不再說話。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天上午,收到你傳給我的一首小詩,詩的內容其實就是歌曲《從前慢》的內容,你在詩的最後附上一句話:我很喜歡這首詩。

盯著手機屏幕,我陷入了長長的沉思之中,我知道,你還在為《千里之外》耿耿於懷,也知道,你想要說什麼。問你,但是你用沉默回答了我。

而我一直為這件事,如鯁在喉。後來有一次,我還是忍不住問了你,你的回答很平靜:生命有限,不愛的,就不要理會。我說,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我是怎樣的人,這麼多年了,你應該非常了解。你說你知道。我們鬧得不歡而散,你言語間始終在迴避,我知道,你生氣了,所以不敢說更多。但是親愛的,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的心裡,真的早已容不下別人了。我承認,有一段時間,我意亂情迷,但是很快我就清醒了。醉得快,醒得也快。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看似感性,實際上非常理性的人,抽身的時候,連自己也會驚訝,會是那麼決絕,連頭也不回一下。那段時間,之所以會出亂,是因為我想忘記你。明白了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親愛的,我以為,我能夠忘記你,但是我錯了。你說,忘記一個人,需要一輩子。既然忘不了彼此,那麼,以後的日子裡,我們就用一輩子來慢慢遺忘吧。

我不會再犯傻了,把你拚命往出推,去尋找想像中的風景。愛了就是愛了,愛了就是愛了,再怎麼轉身也沒用。你用盡半生來愛我,用情至深,我憑什麼,去負你?

終於知道,所謂的遠方,其實並不遠。而生活,也不在別處。

正如三毛所說的,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所以,不要去尋找。這世間,也沒有所謂的世外桃源,你眼裡的別處,也許,正是別人所嫌棄的。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DUCTION

姚桂芳:筆名天兒。拒絕多餘修飾,喜歡文字,喜歡簡單純粹與自然。《起點》A級簽約作者,作品散見《安徽財稅報》,《青少年文學》,《大鵬灣》,《行走》等報刊雜誌,迄今為止發表三十餘萬字作品,現在散文網寫書。

本刊聲明

PRINT STATEMENT

《微文美刊》是原創文學自媒體平台。本文作者姚桂芳投稿並授權在《微文美刊》「原創」刊發,文中圖片除作者照片外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他微信平台如若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文章來源。本文經多次遴選,入闈「優秀作品」,特賦予讚賞功能,其金額的五成歸作者所有,五成用於平台運營,由於微信平台數據統計原因,作者部分兩周後結算。

歡迎加入我們

《微文美刊》《讀者園地》《美刊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文美刊 的精彩文章:

聆聽│梨園的春天 文/方占明 誦/韶華
詩選刊│耀眼的你 文/靜若幽蓮

TAG:微文美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