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好吧,最近好多人勸小胖別再寫燒腦的技術文,雖然我一直都認為談電子產品不談底層,尤其成像系統不聊信息系統,不涉及數學都是瞎雞脖扯,但可能大家都遠離學校太久,所以我接受批評,今天就不把數學扯進來了,單純、簡單地聊聊索尼的這套主打初學者的旅行套裝。

先談鏡頭,18-135mm這個規格目前主要有索尼、佳能和富士三家在做,三家對比可以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它們焦段相同光圈範圍相同,都是12組16片,前鏡組也幾乎是一模一樣,長焦端最大放大倍率也都基本相同(0.29、0.28、0.27)。用料方面富士有4片非球面和2片ED,下料比較生猛,所以價格也更貴。與之同為67mm濾鏡,直徑長度重量也都差不多的佳能只有它一半的價格(1片非球面1片UD,STM和USM都一樣),用料成本的影響挺明顯。當然,富士這顆鏡頭我是沒有的,所以對其成像素質就不多評價了,歡迎有這顆鏡頭的朋友在評論區補充。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索尼18-135mm是2片ED和1片非球面,與前面兩位大哥相比,它的最大特性就是小巧,濾鏡只有55mm,直徑細了近10mm,重量更是只有300克出頭,加上A6300機身電池存儲卡,不過700克左右,經多位女性朋友的體驗來看,這個組合重量對瘦弱型妹子來說也是相當友好。

當然牽扯到輕便的話題就不得不聊聊M4/3,單論系統重量,GF10+14-42套機就只有350克出頭,便攜性簡直升天,從女生隨身攜帶的角度來說確實很吸引人,但輕便對於M4/3而言也是需要設前提的,比如專業向的產品比如EM1-M2,機身重量574克,明顯比D5或1DX2等同主打速度的單反要輕非常多,但如果是跟全畫幅無反比較,比如A9,其實兩者體型差別不大,而速度機的主要搭檔是長焦鏡頭,在這方面M4/3並沒有輕便的優勢,奧林巴斯ED 300mm F4 IS PRO的1270克體重甚至比佳能EF 300mm F4L IS USM的1190克更重(索尼:別看我,長定焦我只有還沒開賣的428),所以一概而論的說M4/3輕便是不對滴。

那麼如果你是個萌妹子,或者是嫌麻煩怕負擔過重的佛系隨緣攝影,有什麼理由讓我放棄GF10這種粉嫩好看輕便,或者EM10 M3這種復古老法師範兒十足,關鍵是價格更便宜的M4/3,來選擇A6300M+18-135mm呢?

……我覺得沒有……

既然重點已經放在了外形上,那顯然是對成像素質(在同時代技術的前提下,畫質相關的結論與畫幅為正比)並不太介意,而且這的確也是一個剛需,其實也正符合M4/3畫幅機型打相對低價策略的主要目的。所以預算較低(5000以內),對顏值有高要求,沒有高素質成像需求(或者說對此沒概念也沒興趣),可以放心大膽選M4/3。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回到索尼A6300+18-135mm這個組合身上,至少對於小胖這種用慣了1DX2、5D4等機身的菜鳥來說,實在是太輕便了,而且這顆鏡頭的素質也不賴,因為當下的機內補償技術相當強悍,暗角、畸變等原本屬於鏡頭的缺陷通通都直接機內解決了,所以我比較關注的還是全像場的解析力,再順便看看色差、慧差、像散、場曲等像差。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就直接用一般場景來測試吧,上圖均為100%放大。先是18mm廣角端的,左F8又F3.5,第一張中心第二張邊緣。可以看到無論中心還是邊緣,全開與F8的解析度差別並不明顯,所以廣角端是全開即可用。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上圖為50mm端,還是左F8右F5全開,中心部分幾乎沒有區別,邊緣稍稍有一點銳度差,但也是數毛級的區別,不存在明顯的影響,50mm端也能隨意全開。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長焦135mm端,左圖F8對比右圖F5.6全開,結論跟上面兩段一致,整個像場的均勻度保持得相當好,換言之,至少在解析度方面,索尼18-135mm是一顆隨時可開啟最大光圈使用的鏡頭。

接下來是色差,可能有朋友會覺得為什麼我會把色差這個明明可能會很嚴重的事情放在了不起眼的位置,這要從色差的原理簡單說起——光學材料對不同波長的折射率不同,一般來說是短波長折射率相對較大,一個簡單透鏡下,藍色光線與光軸的焦點,會比紅色光線要更靠近透鏡,而紅藍光線與光軸焦點之間的距離就是軸向色差,從圖像上來看就是焦外色差,它甚至是影響成像發色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各種消色差方案里最難對付的一個大類。

但軸向色差有一個特點就是隨系統孔徑正向變化,系統孔徑越大,軸向色差越大,而決定系統孔徑的關鍵點之一就是光闌,也即光圈開孔的直徑。但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孔徑是在鏡頭設計、製作時就已確定,F2以上的大光圈鏡頭在一定程度上縮小F制光圈可減少色差,比如大多F1.4鏡頭縮光圈到F2、再到F2.8時,色差都可見明顯甚至快速下降,但F2.8往後再繼續縮F值對消除色差幾乎沒有意義,F16與F2.8的差距甚至比不上F2.8與F2,這也是為啥消色差技術總是在大光圈鏡頭下使用更多的理論基礎。

至於焦上的垂軸,也稱倍率色差,校正起來的難度相對就要小很多(當然,極端情況下也不簡單)。所以對於索尼18-135mm F3.5-5.6這種系統孔徑一點兒也稱不上大的鏡頭來說,色差先天就不會嚴重到哪裡去。下面是高反差的實拍,分別是18mm和135mm全開: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很明顯,無論在廣角還是長焦端,索尼18-135mm這顆鏡頭都沒有出現明顯的色差,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慧差、像散的對大多數人的主要影響是星空,會把星點變成不理想的「十字架」型,這兩種初級像差都是越靠近像場邊緣越明顯,焦距越短、系統孔徑越大就越明顯,顯然,這倆跟18-135mm F3.5-5.6也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即便是廣角端F3.5的邊緣區域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問題。

至於場曲,是透鏡折射率和表面曲率相關的函數,任何一個簡單透鏡都存在基本的像場彎曲,凸透鏡向鏡頭內,凹透鏡向鏡頭外,因為承諾了不涉及數學,就簡單告訴大家結論:一般情況下,焦距越短,場曲會越明顯,越需要在系統設計時進行大量校準。對於索尼18-135mm來說,這個問題也基本不存在。

所以單就光學素質來說,索尼18-135mm F3.5-5.6,或者說與之類似定位的常規焦距、最大F值不大的鏡頭反倒是不容易翻車,比較容易做到中規中矩不功不過的水準,而且還是在成本高度可控的情況下,帶它旅遊拍照什麼的,實用性妥妥的。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接下來聊A6300吧。這台機器其實也有快2年了,毫無疑問是索尼APS-C的主力,它跟A6500之間只隔了9個月,可以說A6500才是技術上的完全體——有五軸、支持觸控、增加緩存容量提升連拍張數……改進很多,但價差達到了2400,算上18-135mm鏡頭的話,就是接近11000和8500的區別,這麼看的話很多人就會猶豫了,那到底A6300是不是聽起來那麼「殘疾」呢?

……其實不是的……

其實很明顯看得出來A6500跟A6300改進的主要是操控體驗,在成像素質上並不會有什麼區別,甚至沒有五軸的A6300還少了個長曝發熱的隱患,而且作為索尼第一批14bit RAW編碼機身,追求後期畫質空間的話它就索尼家的門檻了,硬要說不足就是A6300/6500都沒有拿掉低通,只是削薄,其實APS-C 2400萬像素完全可以直接拿掉了,畢竟它4K視頻都能全寬6K超采,相當夠用了。

A6300一定程度上可以說A7R2的設計下放,比如有利於提升速度3D光電管、比如提高速度、降低雜訊、降低金屬層阻隔的銅互聯……大家都是2400萬像素,但跟A6000相比已經是底層上的不同。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但A6300/6500最大的爭議是沒採用背照式結構。其實仔細想想,這方面也沒啥好吐槽的,大多數文章寫背照式都會提到它的開口率高,但那僅僅是對手機攝像頭而言的優點,因為背照式本身是從手機上發展起來的,而當畫幅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因為像素間距變大,開口率的優勢自然消失。剩下的就是數字層規模可以更大,方便刷讀取速度,而採用前照式的A6300/6500已經可以做到11fps連拍、電子取景器120fps、6K超采4K 30p(內置視頻編碼晶元),這個速度對這個級別的機身來說早已是綽綽有餘,而且前照式工藝相對簡單成熟,良率高成本低,在能滿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何樂而不為?

A6300相對A6000在動態範圍和寬容度上的進步可以說是非常明顯,A6300在ISO 100的本底雜訊控制能力整體領先A6000一檔有餘,下面三張分別為ISO 100時合蓋1/30秒、30秒開啟長曝降噪RAW後期+4檔曝光、30秒關閉長曝降噪RAW後期+4檔曝光100%放大: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第一二張還不錯,第三張關閉機降噪後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彩色雜訊。長曝機內降噪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但對於需要長曝的流光效果、光繪等主題來說還是可以開啟,損失一點銳度換方便。

而高感方面的表現直接與星空主題掛鉤,還是合蓋30秒,取開啟和關閉長時曝光降噪功能的100% RAW放大,ISO 25600: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很明顯,紫色的本底雜訊覆蓋了整個像場,而且在關閉降噪後CMOS邊緣出現了電路輝光,所以用A6300拍星空還是得開長曝降噪,但是否會吞星就很難說了,總體來說A6300的本底雜訊控制能力還算是可以接受。

因為弱光下主要受自然存在的散粒雜訊影響,就成了跟畫幅正相關的話題,討論過多次,在這裡就按下不表了。簡單來說,個人覺得A6300在ISO 6400時還是堪用的,畢竟4K屏解析度才829萬,全高清甚至不到200萬,發朋友圈100萬出頭就夠了,縮圖大法up up up !

然後是對焦,片上相位差哪怕是2016年的A6300也算是起飛了,AF-C可以很準確地跟蹤人臉,追焦能力很強,而且也恰好因為不是什麼新產品,所以各種軟體上的小毛病也都修修補補得差不多。即便是18-135mm F3.5-5.6,拍拍活潑好動的熊孩子也是輕輕鬆鬆,但想要電子取景基本無黑視的話還得降低到8fps,全速11fps跟不上。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不過在弱光下即便是打開120fps的取景器選項,也還是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小卡頓,有強迫症的話就得注意一下了。FW50電池屬於舊時代索尼,三百來張的續航如果是重度拍攝的話就必須帶備電,但好在副廠備電選擇多,價格不貴體積也小巧,不算太麻煩,拍延時可以上移動電源USB供電。

視頻方面,因為是6K,也就是2000萬像素超採到4K的829萬像素,細節相當不錯,而且有S-Log2/3,輸出碼率100Mbps,8bit色彩採樣4:2:0,稱不上最專業,但日常記錄和婚慶、會議等用途是夠了。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內置了閃光燈,而且是兩段軸,可以往上跳燈,在夜間室內以自動模式拍攝(家居空高),用閃光燈跳閃出片亮度有保證的同時,還能加快快門速度,比如下圖,不開閃光燈需要1/20秒,開閃光燈跳閃後可以1/60秒,臨時救救急還可以。用18-135mm鏡頭直接上機內閃會被遮擋,而且閃光燈的輸出實在是不太智能,不選擇跳閃而是直接對著被攝物閃光幾乎都是一片傻亮,必須手動介入調整。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這篇你能看懂!索尼A6300M+18-135mm套機解析

簡單來說,A6300成像素質及上限明顯高於A6000,與同底的A6500(雖然我沒測)並不會存在明顯差距,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不失為好選擇。與18-135mm鏡頭的組合當「一鏡走天下」也是OK的,這種組合的意義就是均衡,哪哪都稱不上特彆強,但也沒有特別明顯的不足(尤其對一般家庭來說),成像素質上限也不低,屬於不太容易讓人捶胸頓足反悔的類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