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業界 | 提升用戶幸福感:快手在AI技術上的探索與應用

業界 | 提升用戶幸福感:快手在AI技術上的探索與應用


機器之心報道


作者:

李澤南







在中國短視頻 APP 領域,「快手」從滲透率、用戶數量上都名列第一,其日活躍用戶已超 1 億。在快速發展的背後,快手應用了很多人工智慧技術。




5 月 21 日,中國圖靈大會(ACM TURC 2018)在上海舉行。快手創始人兼 CEO 宿華和快手 AI 技術副總裁鄭文出席了大會,並在會上向人們分享了快手在 AI 方面的探索以及應用。







最熱門的短視頻社交平台



快手成立於 2011 年,自 2013 年轉型為短視頻社交應用以來,已成為了國內最熱門的短視頻社交平台。在快手上,用戶可以用短視頻和照片記錄自己的生活片段,也可以通過直播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據快手 AI 技術副總裁鄭文介紹,目前用戶在快手上累計發布短視頻的數量已超 50 億條,而這些視頻每天被播放 150 億次,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 60 分鐘。




「我一直在思考 AI 應該用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快手 CEO 宿華說道。「這不是數學層面上的問題,而是能為社會、人類解決的問題。在這些年實踐的領域中,我明白了技術最終都應該用於提升人類的幸福感。」




今天,快手已成長為擁有 1 億日活躍用戶的龐大網路社區。在這裡,每天都會新增 1000-2000 萬條視頻。每個用戶打開快手,都可以看到有關任何一個地方的內容,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總量達 50 億條的視頻內容,這家公司還希望能夠照顧到所有用戶,為每個人都帶來關注。



這意味著必須對所有視頻進行準確的內容標註,而人工智慧是唯一的技術手段。




快手背後的 AI 技術




據宿華介紹,快手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主要應用在四個方面:視頻生產、視頻理解、用戶理解、視頻分發。



今年 4 月,快手上線了「快手時光機」功能,它能夠在手機屏幕中快速模擬人從年輕到老去的面部變化過程。5 月,快手推出了「AR 換臉」的玩法。很早之前,快手還推出了基於人體姿態檢測技術的遊戲,這一切的背後是基於快手自行研發的 YCNN 深度學習推理引擎。快手稱,該系統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可以適配於各類高端和低端硬體,可以方便地跨平台部署。為了在移動端部署神經網路,快手的開發者對模型結構進行了優化,並大幅提高了運行效率。





快手的 YCNN 深度學習推理引擎是其 AI 技術實現的基礎




為了實現更多視頻玩法,快手探索了姿態識別、人臉關鍵點檢索、視覺慣性和手勢識別等方向,並最終將其依次實現。「快手會通過深度學習演算法來檢測用戶拍攝的場景類別,並據此選擇最適合的濾鏡效果以提升視頻的質量。」鄭文表示。



「這其中還有和語音有關的理解,」宿華介紹道。「我們經常會發現視頻中的很多信息是包含在音頻裡面的,特別是傳遞情緒。人類的很多情緒是在聲音裡面,再轉化為語速、語調起伏。」




據介紹,快手目前視頻最高的並發量約為 20 萬。這意味著存在幾十萬並發、實時的語音識別需求。快手正在使用自研的機器學習平台處理這類業務。




訓練高準確率的機器學習模型需要大量已標註數據,這對於快手而言並不困難,在它的社交網路中,每天都有上億人次的人工標註行為發生。每個用戶的點擊、點贊、關注和轉發行為,每一條視頻的播放時長,用戶之間的相互關係,都可以作為可用數據。但如何把這些行為數據和平台中的內容結合,進行連續、深度的分析,則是一個複雜的課題。



在獲取大量數據的同時,快手需要理解用戶,幫助觀看者找到他最喜歡的內容,這就需要推薦系統能夠理解每個人的偏好,甚至找到潛在的喜好,這樣才能不斷拓展推薦的範圍。




快手使用了協同過濾模型等演算法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的新興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但也有相同的興趣點,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幫你找到類似的人,推薦他人喜好中和你不一樣的東西——你很有可能也會喜歡這些新內容。





通過不斷地數據挖掘,快手實現了高效的內容分發系統。



在視頻分發上,快手希望能夠在推薦熱點內容的同時照顧到以往難以「火」起來的長尾內容。在發展早期,快手應用了邏輯回歸等機器學習方法。而最近,基於深度學習方法的分發系統已經可以做到實時響應用戶的行為,並更新視頻推薦了。




未來展望




作為風頭正勁的科技公司,快手正在努力加大對於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研發投入,以不斷提高用戶體驗。今年 4 月,這家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了未來媒體數據聯合研究院,其中包括 AI 技術相關的諸多課題。




視頻是一種多模態信息,人們一直希望在視覺、音頻和自然語言中獲取觀點和不變性表示。具有提取不變性表示的識別能力可以讓機器從大量數據中學習特徵,從而獲得接近人類的識別效果。在快手看來,機器學習最終或許可以像人一樣能夠理解視頻中人物的感情。




「也許有一天,我們的人工智慧系統能夠像人一樣理解生活中的視頻片段,」宿華表示。「機器將能夠更好的理解人類的情緒、情感,甚至靈感。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本文為機器之心原創,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獲得授權



?------------------------------------------------


加入機器之心(全職記者/實習生):hr@jiqizhixin.com


投稿或尋求報道:

content

@jiqizhixin.com


廣告&商務合作:bd@jiqizhixin.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FAIR等提出IntPhys:你的智能系統的物理知識,比得上嬰兒嗎?
Oral論文:zero-shot視覺模仿系統GSP,僅觀察演示就學會執行任務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