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她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書生

日記

尋找最真實的聲音

最靈魂的自由

?

曾經,我聽著五月天的《倔強》,

唱著「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如今,徹頭徹尾的「愛」上一位姑娘。

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欣賞,

欣然樂見一股清流的生活態度,

賞心悅目她的不與世俗同流,

是獨立的品格,更是追逐豁然的勇氣。

她叫寧遠,

她是30多歲的母親,卻總喜歡叫自己姑娘,

她是高校的播音系老師,

她是汶川地震含淚播報三天三夜的「最美主播」

她是棄甲歸田重新定義人生的「女裁縫」。

有人說,

當年的演藝名人公眾形象調查,

寧遠在主持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超過了張泉靈、李湘等知名主持人,

獲得《新周刊》評選的「年度愛心大獎」。

2009年,她榮獲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獎——金話筒獎,

很多人說,她會成為主持界的標杆人物。

但寧遠卻在2011年棄甲歸田追隨內心,

面對別人眼中光鮮華麗的生活,

寧遠卻感覺到一種無所適從。

她說:」我總是按照大家給我的評價和定義去選擇,去活著。」

她說:「所謂巔峰,往往是最不穩定的狀態。」

我雖未看過她的主持,

但是她呈現出的狀態卻讓我深感: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她相信: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

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

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

它不耀眼,卻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一如她的名字,寧靜而致遠。

她用懷孕期間的時間做手工,

她把手工布藝包的成品發到網上,

有一天她特想做一雙小時候的「丁字皮鞋」,

於是,自己設計畫了個模板,買了皮料,

找到一個做鞋子的小作坊,請師傅做出來。

做好後發到網上,很多人留言說也想要,

還都是陌生人,要求賣給他們,

寧遠就琢磨著,乾脆開個店吧。

「遠遠的陽光房」就這麼開張了,

含義是——成都很少曬到太陽,但攀枝花的陽光很明媚。

行動永遠比幻想更重要,

在做出離職的決定後,

她用多年積蓄在郊外租下一棟別墅,

改造成陽光房。

窗外就是鮮花綠草美不勝收。

每天,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陽光房裡,

畫畫、喝茶、看書、設計服裝……

周末的時候,邀請朋友們到陽光房小聚,

吃的是家常味,菜都是自己種的。

雖然大家總是嚷嚷著「太遠了,太遠了」,

但總是甘之如飴地赴約。

陽光房是「家族企業」,

寧遠和一群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

妹妹小貝殼做日常管理,文婭做設計助理,

弟弟小喜是攝影師,弟妹小魚做採購,

小時候的玩伴慧子負責生產……

他們在同一個村莊長大,

約好長大了要一起做事情,

兒時的玩笑話,寧遠把它變成真了。

陽光房的模特是寧遠和她的兩個小女兒,

她總是素麵朝天,

不施粉黛地往鏡頭前一站。

雖然臉上還有淡淡的雀斑,但是她笑得自信,

以前她的笑也很美,但是很職業,

眼睛一睜,嘴角一揚,

儼然一副主持人的專業范兒。

現在,她的笑容更純粹乾淨。

一開始,陽光房是一直虧損的。

因為做衣服前,

寧遠只考慮喜好,不考慮市場。

寧遠有她自己的一套理論:

世界是平的,每個人都不是獨一無二的,

我只要做出了自己滿意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的另一端就一定會有一個同樣喜歡這件東西的人存在。

事實證明,寧遠的想法沒有錯。

直到第四年,寧遠開始可以攢錢了,

陽光房開始走上正軌。

2015年,寧遠來到成都近郊明月村,

驟然愛上這個古老的村落,

因為這裡給了她故鄉攀枝花的感覺,

穀物成浪,竹林為海,

自然而不落俗套。

它名字里有「清風明月」,

她的名字有「寧靜致遠」,

一切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很快,寧遠在明月村開了草木染工作室,

她用各種植物蔬菜汁染色,

推崇環保自然簡單,

她在向購買者傳遞一種意圖,

世界紛亂色彩過多,需要停下來自我沉靜。

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來這裡染布,

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自然里,人會覺得被安慰。」

寧遠說,人在鄉村的時候很自在。

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也很美,

但是不會被安慰,反而會生出焦慮,

覺得自己很無能、很渺小。

漸漸地,寧遠的生活圈子越來越小,

小到接觸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她不再奔赴一場又一場的聚會,

不用說自己不想說的話,刻意經營關係,

不用在焦慮中入睡,然後被鬧鐘喚醒。

「不眼紅別人,不抱怨自己,

走一條自己的路,越是安靜,

越是能聽到自己與外界召喚靈魂的聲音。」

人生不應該被任何模式所限制,

如今的寧遠開著服裝店,

每日讀書寫作、喝茶種菜,

做做手工陪伴著孩子成長,

過上了忠於內心的生活。

她說:「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才是美好的生活。」

當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當老師、做主持、做策劃,

兜兜轉轉寧遠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從霓虹閃爍的喧鬧都市回到田間山野,

賞花、摘菜、染布、喝茶,

她的生活已然開出一朵燦爛的花。

有多少人想遠離生活的苟且,

去追尋詩和遠方,卻止於足下。

有多少人想在街角的一隅,

開個蛋糕店或咖啡館,溫暖小城的陌生人。

還有多少人,想開個客棧,

結識不同地方的人,看雲起雲落聊天南海北。

但只有她,打碎曾經讓夢想照進現實,

遇見自然,遇見故鄉。

從前她在生活里忙,現在她在忙生活。

她說,這是一種踏實而享受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也正是我所追求的。

作者簡介:馬尾書生,原創專欄作者,公眾號的拓荒者。個人簽名:靜若處子,動若行走的腦細胞。

■?微信公眾號:馬尾書生(ID:maweishusheng)原創作品,轉載請後台聯繫。合作請查看公眾號菜單欄【聯繫小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尾書生 的精彩文章:

真實版「狼來了」,一場牽掛2萬人的凌晨遺書

TAG:馬尾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