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身營銷號作惡了嗎?

健身營銷號作惡了嗎?

導言

今天,主頁小姐姐來講自己的故事。我們來談談馬甲線,自控力,顏值至上,和理想身材。

我從2012年開始健身,那時國內健身行業正快速發展,北京大學校內作為奧利匹克運動會乒乓球賽場的邱德拔體育館也新建了健身房,一大批健身營銷號、app紛紛湧出。

那幾年,我關注了很多營銷號,頻繁地刷過很多相關推文、網文、專業書籍,以及飲食營養的專業內容。由於專業背景相關,這些身體機理方面的內容,我學起來並不困難。

我涉獵了各種健身術語方法、營養學專業內容,我當時無比堅信那些最常見的營銷口號——「三分練,七分吃」,「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是什麼」,「練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了,何以控制人生」。你們可能已經猜到後來發生了什麼。在我身上,從「健康飲食強迫症Orthorexia」和「情緒化進食」,慢慢發展成為神經性貪食症(進食障礙的一種)。在最初患病的三年內,時好時壞,但是沉醉在各種營銷號推送里的我並不知道「自己病了」,只是一味地痛斥自己沒有毅力、沒自控力,用一輪又一輪新的飲食控制、健身計划去懲罰自己。

而我絕不是個例。

這個鍋,該健身營銷號背嗎?

誇大宣傳、錯誤宣傳、虛假宣傳,是的。一部分的負面影響就是有些健身營銷號在早期發展時不顧一切的宣傳造成的,為了吸引更多粉絲,尤其是年輕的粉絲,擺出過度PS過的健身前後對比照,甚至推送出一些有「進食障礙」傾向的粉絲勵志經歷。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無意的,他們或許不了解「進食障礙」的癥狀。這樣的模範勵志故事被推送後,無疑吸引了大批年輕粉絲(包括當時的我)的追隨。

這類推送,將進食障礙變成了經由網路傳播的「傳染病」

在追求粉絲增長的同時,請問這些責任編輯敢擔保「勵志故事」里的女孩沒有遇到閉經停經或暴食焦慮的問題嗎?

一個常見的勵志故事是,一位原本「微胖」的女孩,開始學習健身,控制飲食,例如開始「乾淨飲食(clean eating)」,每天都會花大把時間計劃自己的飲食和運動項目,只吃粗糧、大量蔬菜以及精瘦肉(如水煮雞胸肉),每時每刻都計算卡路里,不吃(或吃很少)的零食,超級有「自控力」,每天在健身房花去1-2小時,做各種力量訓練、舉鐵、有氧……然後配上一張對比圖:健身減肥前無精打採的大臉照,和減肥後馬甲線大長腿的照片,在加上無數對樣貌身材的讚譽,彷彿只要身材「變好了」,生活中一切都好了。

圖 | pexels

但是在推送這些故事時,在追求粉絲增長的同時,請問這些責任編輯敢擔保照片里的女孩沒有遇到閉經停經的問題而且身體其他指標完全健康嗎?敢擔保照片里的ta沒有遇到任何心理上的問題嗎?沒有在晚上挨不住餓的時候暴食一整袋吐司,然後在廁所里催吐嗎?敢擔保沒有因為外食一頓,在強烈的罪惡感和對長胖的恐懼中,在跑步機上跑1、2個小時,只為消耗剛剛攝入的熱量嗎?

如果你要我為什麼有權利質疑,我只能告訴你,我曾經在陽光下活得和那些勵志故事裡的「楷模」一樣,但在黑夜裡我要面對暴食、焦慮和強烈的罪惡感。

而且,我絕不是個例!我看到過無數年輕人,無論性別,都和曾經的我一樣。

健身就是健身,而不是健美,絕不僅僅是馬甲線蜜桃臀,而也應是健康、平衡、快樂的生活方式。

健身就是健身,而不是健美。健美的目的是形體、是肌肉形狀,但健身的目的不全是胸肌、馬甲線、蜜桃臀等等,健身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形體上的追求,可以是健康、力量、柔韌度,或者說更應該是健康、平衡、快樂的生活方式。

但對營銷號而言,推廣「塑形瘦身」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

如果他們說,「來健身吧,健身可以給你帶來健康快樂」,這種不可量化、無法可視化的宣傳對很多人基本沒有吸引力,但是如果他們用照片展示給你「健身可以讓你變美變性感」,讓你走到哪裡都能吸引別人的目光、讚美和搭訕——這樣的營銷方式更吸睛,受眾更大,漲粉更快。在全民娛樂化的環境下,顏值至上;有了好看的臉和身材,即意味著在哪裡、在任何領域都吃香,所謂「理想身材」就暗示著你能控制身材,就說明你有自控力毅力,說明你成功……

圖 | pexels

這樣不顧後果的「惡意」營銷是誘因,大批「易感人群」一步步踩進暴食症或健康飲食強迫症的坑。

有些人會說:「我也看了這些營銷號,我也健身,但我沒有進食障礙,你患上進食障礙是你自己的問題,是你學的不夠、或者做的不好。」

確實有很多營銷號粉絲不會患上進食障礙。就和感冒一樣,有的人完全不會感冒,而感冒的「易感人群」每年都會感冒一次或好幾次,發燒、打噴嚏、流鼻涕,哪怕是在相同的環境下。進食障礙也是同理,因為遺傳、後天等等因素,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是進食障礙的「易感人群」,在特定的環境下,就會患病,並且出現過度節食、暴食等等癥狀。

是否患上進食障礙並不是一個可選可不選的選項,就和感冒一樣。

是否患上進食障礙並不是一個可選可不選的選項,就和感冒一樣。

面對這些誘發進食障礙的推動力,我們需要給出一個反方向的作用力。

然而,我們不應該將健身行業一棒子打死。健身行業的某些不當營銷方式像是一個隱形的手,推動了進食障礙的發展,我們無法也不應砍掉這隻手,而是給這個推送力一個反方向的力。

在宣傳健康瘦身、塑身的同時,我們要告訴大家:不要過度節食、過度運動;在愛美的同時,請考慮一下自己的健康。

在「顏值至上」的環境中,我們告訴大家:你的外表無法決定你是誰。我們有選擇變美的自由,但也有選擇不變美的自由。

在各種「減肥方法」流行的時候,我們提醒大家:如果你的直系親屬有抑鬱、焦慮問題,或有強迫症、進食障礙等相關病史,請千萬謹慎,不要在沒有專業監護的情況下減肥。

在營銷號推出各種「理想身材」楷模的時候,請記住:這世間沒有什麼絕對「理想身材」或者「好身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審美觀也可能與眾不同。

圖 | pexels

我們有選擇健身的自由,但我們也有不選擇的自由。

我曾在瘋狂迷戀健身的那段時間去過英國美國。在美國,健身行業及其發達,遍地都是設施條件很好的健身房,而且價格便宜;然而在英國,健身房很少,設施條件完善的健身房更少,而且會費很貴。當初的自己很不理解,不理解為什麼有人不健身,甚至試圖鼓動身邊的人都來健身。但是經過這一切,我逐漸明白了自己當初的局限性。每個人都必然活在自己的框架里,不要因為自己的不理解,而選擇不尊重。

這世間沒有什麼絕對「理想身材」或者「好身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審美觀也可能與眾不同。我們有選擇健身的自由,我們也有不選擇的自由。不要因為自己的不理解,而選擇不尊重。

我們尊重屏幕前的你的選擇,也希望屏幕前的你們能互相尊重,尊重對方不同的選擇。

我現在仍在有規律地健身。

註:文中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擊敗進食障礙

微博

@擊敗進食障礙志願者

知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的端遊玩的過癮了嗎?你可能還不知道你的電腦可以更強
我們和很厲害的人到底差別在哪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