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為什麼勸自己的朋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我為什麼勸自己的朋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哼哼,我當然不可能寫一篇「教你如何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文章呀。

早些天一位好朋友突然私信我,「Jill, 我未來想送崽崽去劍橋讀書,我現在應該做一些什麼?」

她的寶寶可能剛滿2歲。

我經歷了5秒的震驚,5秒的爆笑,然後非常認真的給她回了一個電話。

前幾天看見一位前輩的朋友圈,大意是說聽了一位中國目前比較知名的小說家/兒童教育者的講座,甚是失望。因為她發現這人講了很長時間單一學科教育、標準化考試局限性、項目制學習和通識教育的優點,但她認為這些內容新時代的家長應該早就知道了。

但可能因為我自己的職業經歷能接觸到太多不同行業、圈子、階層的人,我知道對於很多家長甚至是從業者來說,這些都是新概念。

絕不是說中國的家長有多不超前,而是市場上可以看到的有用信息太少(魚龍混雜的帳號如何甄別優良),家長真正願意投入在家庭教育部分做研究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市場上越打包票說「xx經歷對申請國外大學有絕對優勢」「大牛給你寫推薦信」「權威證書」,說的像那麼回事,家長就相信了。

這件事情上我沒有多專業,但教育曾是我的理想,在這個行業工作的時候我還算勤奮認真,也嘗試多角度客觀了解了一些信息。

所以也想跟朋友們分享下對於「到底你的孩子怎麼樣能去上劍橋「的觀點。

解答的不對,也請各位專業人士多多點評反饋,我會及時更正。

我當時問了朋友如下幾個問題?

1. 你知道劍橋一年在中國錄多少學生嗎?(包括美英頂尖的學校,這裡我說的是本科)

2. 你知道中國目前有多少家長能承擔得起送去劍橋這樣名校的學費和在這之前的教育投資費嗎?以及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些人很有可能自己就是這些頂尖學校畢業的,或是頂尖藝術家、頂尖科學家、頂尖政客等等,他們都跟你一樣想送孩子去最好的學校也能在成長階段提供很好的教育,你如何跟他們競爭?

3. 去了劍橋然後呢?你期待劍橋能帶給他什麼?

第一個問題我不知道權威數字,但是我估計每年不會超過100人。

第二個問題可以展開的方向太多(之後可以專門來寫文章討論)。

但是是的,頂尖的學校(尤其美國)錄取確實更為多元,成績也不是唯一重要的,但我在教育行業工作的時候,有機會溝通的一些頂尖院校的招生官都會表達看中國學生材料的無奈,早些年大家都去支教、後來就非洲柬埔寨做義工、然後爬世界高峰去南極科考、去頂尖公司、院校、大企業做實習。

但在一個不是特別care你爸爸是誰的國家招生體系里,當你面對世界上最頂尖院校的篩選者時,他們是能甄別哪些經歷是你父母的錢和關係換來的,哪些經歷是真實也有真情實感的。

他們期待看到的,是你在己所能及的範圍內,有否跳出環境對你的限制,對於一件或幾件事情的足夠專註、不斷嘗試、發揮你的影響力(即使是你原本對環保沒有概念的家族成員,因為你長達幾年的努力全部開始購物使用環保袋這個行為)。

我相信10年後,10門外語、全球旅行、10種樂器都會成為標配。

而那些最好的大學看中的真實的思考,和真實的行動,絕不會是標配。

再來說第三個問題。

很久以前我轉過一篇文章,叫「我想讓孩子成為在路邊為別人鼓掌的人」

作者是一名父親,他說每個班上都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我的孩子不一定能成為第一名,但我不想讓他覺得「不是第一名就焦慮」,所以我常常鼓勵他,當別的孩子受到表揚時,你可以為他鼓掌,我希望他真的能為孩子喝彩鼓掌,這是社會上常會出現的事,我希望他在學生的時候就能坦然接受這些。

不能贊同更多。

我也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我曾問一名哈佛畢業的學生,覺得哈佛的教育給了他什麼?彼時他剛結束在中國無錫長達一年的實習(教中國的學生寫詩歌玩籃球),計划去紐西蘭的農場待一年為寫作積累素材。他說,大學給予他的是智慧,是在任何處境下都能尋求一絲光亮的智慧。我當時還打趣說,是因為有了「哈佛」的招牌所以才能這樣坦然的過逍遙生活吧。

而直到過了很多年,見到更多的人和經歷更多的事,我才意識到,那樣的教育並非只有哈佛可以提供。如果你願意,很多普通人都可以提供自己的孩子、朋友、同事這樣的教育和影響力。

許多優秀的朋友坦言他們的焦慮,別的孩子去上奧數班了我不敢不去,別的孩子去私立學校了我不敢不去,別的孩子買了ipad我不敢不買。焦慮進一步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不能接受別人有的他們沒有。這些朋友在年輕時,並非都是頂尖大學或頂尖名企出身,但依靠努力、勤奮和永不言棄的精神,依然能觸達或世俗的成功或自己的理想,於是我問「你能成長為這樣的人,你的孩子也能,為什麼不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去教育他呢?」

那天電話的最後,我問我朋友」那些照著成功學努力的人,最後很多都沒有成功。照著劍橋模式去培養,很有可能之後上不了,孩子和家長的心態也都崩了。劍橋是一個理想,可以努力試試,但如果最後去了一般的學校或者大學都沒有考上,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真的還好」

孩子能學會在山林里如何鑽木取火求生,能學會去真心的欣賞別人的成功,能知道多元化是一件好事所以安心可以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認真鑽研,不會10種外語,別人參加的課堂沒有去,看上去輸在起跑線,又如何呢?

如果這樣不得到的焦慮已經給你帶來了困擾和疑惑,你希望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呢?

文章的最後,結合朋友常問的問題,我統一來給朋友們分享幾個建議吧:

- 多自己花時間陪孩子(聽聽他的需求),父母相愛就是很好的教育

- 有錢有能力的家庭能多學多看都很好,可以多讓他嘗試自己喜歡的領域。以及如果想學語言,到一定年齡假期丟到國外去參加一些當地夏令營,可能比請中國的老師、外教上課花的學費更少,收穫卻多很多(但還是要多挑多比較多甄別)

- 收入少一些的家庭,網上有非常多好的資料,BBC、Discovery紀錄片一定多看,美學的片子可以多看(孩子們看不懂但是放在那作為背景音樂都很好啊),音樂什麼都好

- 周末有機會多帶他去大自然,讓他認識這個地球。帶他跟不同收入階層的朋友的孩子多接觸,鍛煉他的同理心和對不同人群的理解。

- 盡量少接觸手機、ipad遊戲(有一些可能有天分可以引導在這個領域發展),但大部分建議還是管理一下,畢竟對視力也不是很好啊

- 是的,多旅行。旅行或許能給孩子一些思考和啟發,但任何人不能保證旅行一定會讓孩子有收穫(在挑選冬夏令營時,裡面的內容重要性高於能給你的證書、推薦信。一個簡單的道理,能用錢購買的東西很多時候並沒有太大價值,國內許多很不錯的營地也是無奈迎合商業市場,所以大家只要擦亮雙眼去多看內容就好。)

文章有點長,集中把平常跟朋友交流中常出現的問題講了一遍,希望對朋友們有一些幫助。

以及如果您有耐心看到這裡,那我也就正大光明發個廣告。

離開阿里搬到村裡的接近兩年時間裡,我去到了中國很多的農村、保護區,看到了許多對於我有好的啟迪的內容,但是因為工作精力限制,我沒有辦法去開拓渠道推介這些我看到的好的內容。

但還是想試試看,能否有機會帶朋友和孩子們(一年一到兩次)去這些我覺得不錯的地方,做一些自己想做的產品。平時也想分享一些我覺得不錯的教育網站、書籍、紀錄片等,算是延續曾經「教育」理想的小夢想了。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加入進來。

平常可能不會太吵鬧,但是有好的內容我會隨時分享進來。

那麼今天就到這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提壺 的精彩文章:

TAG:提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