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理解孟子所說的仁是人之心,義是人之路呢?

如何理解孟子所說的仁是人之心,義是人之路呢?

孟子說:「仁是人之心,義是人之路。如果你捨棄了這條路而不去走,散失了這個心而不知設法找到,可悲呀!人們如果有隻雞或狗跑丟了,都能知道設法找到;有的人心失去了,竟然不知設法找到。學問的正道沒別的門路,只是設法找到失去的人心而已。」

「仁義」,是人們常常可以見到的、常常說的兩個字,但是,人們常常看到的,或者常常掛在口頭上的、寫在紙面上的,卻常常不把「仁義」與自己關聯在一起。所以,孟子特別指出:「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也就是說,「仁」是你我任何一個人都所具有也應該具有的「人之心」,有「仁心」然後可以「成人」;「義」是你我任何一個人所可以走也應該走的「人之路」,有「義」然後可以對得起「人生」二字。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仁心」,則枉生為人;如果失去了「義」,則偏離了「人之路」。所以,「仁義」是不可須臾之間捨棄的。

然而,有的人卻捨棄「人之路」而不去行走,那麼,這樣所走的路會是什麼樣子的「路」呢?有的人失去了「人之心」卻不知設法去找到它,那麼,失去了「人之心」之後還會剩下什麼「心」呢?孟子深深地慨嘆了一句「哀哉」,說的是這樣的人都是可悲的。為什麼是可悲的呢?生而為人,卻無「人之心」,卻不走「人之路」,豈能不可悲咦?為什麼說是「可悲」,而不是說「可恨」呢?說是「可悲」,是仁慈之心;說是「可恨」,則是排斥之心。

正是出於「仁慈」之心,所以,孟子進一步說道:「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這裡所說的恰恰是這些人的可悲之處。人們自己所養的雞犬如果丟失了,雖然雞犬並不是什麼貴重之物,卻都會想方設法地尋找回來;「人之心」是「人」自己的,失去了「人之心」則「人不像人」,這是「人之所以為人」至關重要的事情,可是,人們竟然失去之後根本不想設法找回來,豈能不可悲!為什麼孟子這裡只說「仁」而不說「義」呢?因為如果能設法找到失去的「仁心」,然後一定會有「義」。正如朱子所說:「能求放心,則不違於仁而義在其中矣。」

對於求學問道之人來說,應該學的是什麼?應該是學習「人之所以為人」的學問;應該走的道是什麼道?應該是人之正道。「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在於「人之心」,亦即「仁」;人應該走的正道,亦即「義」。如果你我還不知「仁義」,則通過學問而知之;如果你我已知「仁義」,則通過學問而守之;如果你我失去「仁義」,則通過學問而求之。這才是「學問」的正道。除此之外,則非正道。

本文由青史留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留芳 的精彩文章:

TAG:青史留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