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之孟子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之孟子

尋找文化自信,尋找精神自信,讀勤思書院。大家好我是國學傳承人。

如果您想讓您的孩子能夠做到孔孟聖人的要求,那麼你就開始「孟母三遷」吧。提起孟母三遷,相比您已經知道了今天的主題了。那就是我們一起來討論下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名軻,戰國中期鄒國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孟子是魯國孟孫氏的後代。「三桓」衰微,子孫四散,孟子祖上從魯遷之鄒。孟子幼年喪父,靠慈母含辛茹苦撫育成長。

孟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作是「君子三樂」之一,即把培養天下的優秀人才當做人生樂事的極致。在我國歷史上,他第一次把「教」與「育」二字聯用。他的學生很多,如公孫丑、萬章、樂正子、公都子、等等。

戰國時期,人性問題成為爭鳴的一個焦點。《孟子·告子上》記載了孟子的弟子公都子的提問。這一提問概括了當時又代表性的幾種觀點:一是告子主張的「性無善無不善」論,二是有人主張的「性可善可惡」論,三是無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論。持第二種主張的人,據王充《論衡·本性》,接近於周之世子(世碩)。世碩的主張性有善有惡,至於人趨向於善或惡,都取決於「所養」,即後天的環境、教育的影響。

孟子則認為,犬之性與牛之性不同,牛之性與人之性不同,人有自然的食色之行,但人之所以為人,或者說人與禽獸的本質差異,在於人有道德的知、情、意。這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屬性。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古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博大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不忍牛無辜被殺等),是善的開端、萌芽。人內在的具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等到的的同情心、正義感、羞恥感、崇敬感和道德是非的鑒別、判斷,這些東西就是道德理性「仁義禮智」的萌芽。這是人內在固有的,而不是外力強加的。把這些萌芽狀態的東西擴充出去,就可以向善、為善。孟子認為,人都有仁義之心,其所以喪失良心,是因為不善於保養,如果不加以保養,就會失掉。人與非人、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就在這裡。

所以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關於人性的討論,是從人的情感——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出發的。人的道德直覺,道德擔當,當下直接的爭議衝動,並沒有任何其他的功利的目的。人作為道德得主題,又是價值的主體,自己為自己下命令,自己支配自己。這一主題既是意志主題,又是價值主題,更是踐行的主體。仁、義、禮、智、信,等等,不完全是社會他在的道德規範,同時也是本心所制定的法則。這就是道德生活的內在性。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心。既是理,又是情。這種「四端之心」本身既含有道德價值觀,同時又是道德判斷的能力和道德踐履的驅動力,成為道德現實的主體自我實現的一種力量。沒有這些東西,人就會成為非人。如果我們把「四端之心」擴充出來,便會像剛剛燃燒的火,剛剛流出的泉水。擴充了它,就可以安定天下;而讓它泯滅,便連爹娘都不能贍養了。

孟子還把良心稱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礎或根據,是上天賦予的,「此天之所於我者」(《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

孟子指出,仁義禮智這些道德規範,源於本心,只是人們常常不能自己體現良心本心,因此需要常常反躬自問,自省自己的良心本心。他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這裡所說的我所具備了一切,不是指外在的事物、功名,二是說道德得根據在自己,原無少欠,一切具備。在道德精神的層面上,探求的對象存在於我本身之內。道德的自由是最高的自由,不受外在力量的左右,因為道德的行為總是自我命令的結果。反躬自問,切記自反,自己覺識到自己的行為無愧於天人,就是最大的快樂。不懈的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達到仁德的道路沒有比這更直接了。除了反求本心,還要推廣本心,即把人的這種道德心性實現出來。「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如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聲色也琗然,見於面,盎於背,施與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盡心上》)

孟子不僅發展了孔子的「為仁由己,我欲仁,斯人至矣」的思想,而且發展了孔子的天道觀。結合這兩方面,他更強調了「誠」這個範疇,這與子思的影響有關。「誠」是真實無妄,是天道的運行規律,又是一種道德體驗狀態,是對本心良知的最終根源——「天」的一種虔誠、敬畏之情。無論短命也好,長壽也好,我們都悉心修養身心,善待天命,這才是安身之道。孟子把心、性、天統一了起來。「天」是人的善性的最終根據。

關於人的性善或惡,你又有什麼觀點呢?歡迎投稿。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勤思書院 的精彩文章:

讀《大學》平天下 二

TAG:勤思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