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粉紅評測:在女性眼裡,降噪耳機是怎樣的存在?

粉紅評測:在女性眼裡,降噪耳機是怎樣的存在?

愛范兒編輯部一位即將大學畢業的軟妹子思真,在用索尼的降噪耳機 MDR-1000X,她曾說:

我覺得是自己完全不受科技產品安利的…… 直到我遇到降噪耳機,體驗的時候覺得世界真美好,一個人的世界啊!真的很安靜。坐高鐵什麼的,再也不怕小孩子哭了。

在上一篇粉紅測評《一個科技媒體女編輯的第一把機械鍵盤》中,我提到愛范兒編輯部的機械鍵盤普及率已經高達 80%。在辦公室此起彼伏的鍵盤聲以及討論聲里,如果想要快速進入狀態,長時間保持專註,一副舒服的降噪耳機是非常有必要的裝備。

早前衝動之下入了一副 Bose QC 35 II,使用一周後,我已經慢慢開始向身邊的女性朋友安利降噪耳機,「有預算不一定要買包包衣服鞋子或者出去玩啦,入手一個降噪耳機,簡直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話畢將 Bose 的降噪打開,播放馬友友的《Where』s My Bow》,再給她們戴上。從她們驚喜的表情和眼神可以看出,我種草成功了。

(圖中耳機為 Beats Studio 3)

這次我另外搜羅了兩副比較受歡迎的 B&O H9i 和 Beats Studio 3,連同自己的 Bose QC 35 II,嘗試將這三副頭戴式耳機做一個簡單的對比。(為什麼沒有索尼?索尼不用對比了,錢包應付得了的價格,買吧)

對待嘈雜,是消極應對,還是主動出擊?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對外部環境很敏感的人,那麼在地鐵、飛機、高鐵上,降噪耳機能夠讓你與嘈雜的引擎聲、小孩哭聲、人群的講話聲隔絕。

當周圍環境的聲音讓你煩躁的時候,使用普通的耳機聽歌,或者是 3M 隔音泡沫耳塞,其實是相對消極的辦法。因為使用普通的耳機,必須開到足夠大的聲音才能夠蓋過外界的聲音,而這會對聽力造成損傷。在複雜環境中長期使用 3M 耳塞,容易造成耳道感染。

(圖中耳機為 Bose QC 35 II)

能夠主動降噪的耳機,形態上主要有頭戴式、掛脖式,以及入耳式的降噪豆。入耳式、掛脖式耳機的播放端總是需要與耳道緊貼,但耳廓、耳道的空間狹小,因此要找到一副戴得穩、舒適契合的耳機,簡直跟找男朋友一樣難。

相比之下,頭戴包耳式的降噪耳機就對耳朵更加兼容,並且還能在物理上隔絕部分噪音。然而,隨著夏天的到來,沒開空調的話,就別用頭戴式耳機了,都熱到快要熔化了,即使周圍靜悄悄,人的狀態依然是煩躁的。

(黃色線條表示噪音,綠色線條表示耳機發出的聲波,藍色線條表示音樂)

之所以說使用降噪耳機,是「主動出擊」,這得從它降噪的原理說起。降噪耳機通過麥克風接收噪音,然後再產生與噪音大小相等、相位相差 180 度的聲波,讓其與噪音抱在一起同歸於盡,同時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就這樣,差不多就跟外界的繁雜吵鬧基本隔絕了。

那麼這三副頭戴式降噪耳機表現如何,哪一副適合你呢?

顏值、舒適感、操控感哪家強

根據體驗,我給這三副耳機的顏值、佩戴舒適感和操作感大致排了個序。

顏值:B&O H9i > Beats Studio 3 > Bose QC 35 II

舒適感:Bose QC 35 II > B&O H9i > Beats Studio 3

操控感:B&O H9i > Bose QC 35 II > Beats Studio 3

佩戴的舒適感除了跟耳機設計和材質有關,也跟頭的大小、是否戴眼鏡、頭髮厚度的影響。以上排序是在頭圍 60 厘米,不戴眼鏡,長發披肩的情況下得出。

顏值第一的 B&O H9i

B&O H9i 產自丹麥,耳機的骨架大部分使用金屬,整體的設計風格相對硬朗簡潔,但細細看上去,其實相當精緻優雅。接觸耳朵的部分使用小羊皮,包裹著厚度接近 3 厘米的記憶棉。

圓形的耳罩外面,是經過打磨的陽極氧化鋁,中央是 B&O 的 logo。右邊是用來調節音量、模式的觸摸操控板面,左邊則是電池的位置。在頭頂部分,依然使用皮革,從側面看皮革的厚度,可以看出 B&O 的工藝考究和用料良心。

B&O H9i 的重量為 285g,戴上並不算貼合。這個重量和結構帶來一個尷尬的情況就是,如果在使用中要仰頭喝水,耳機會掉下來。在沙發上躺著聽歌,等我坐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咦我的耳機怎麼自動脫落在沙發上了。

除了顏值高,B&O 的手勢操作也很有科技感。在這塊冷冰冰的金屬上,按照相應的手勢滑動,就能進行播放 / 暫停歌曲、調節音量、切換歌曲、開關降噪功能、切換透明模式。雖然剛剛開始用時經常會點錯劃錯,但習慣了以後體驗還是挺棒的。

B&O 有一個 3.5mm 和一個 type-C 的插孔,還附送一個飛機上專用的插頭,可以直接使用機艙上的多媒體。

下載 B&O 的標配 app Beoplay,就能通過這個它來調節四種不同的音效,包括偏暖偏冷、高音低音的偏好都能滿足。

如果有人跟戴著耳機的你說話,可以選擇在操控板上「上劃」,進入可以聽到外界聲音的「透明模式」。當然你也可以很尊重對方地摘下耳機,這時候耳機會自動暫定播放音樂,等到再戴上耳機兩秒後,就會繼續播放。這個功能還是很方便的。

舒適感第一的 Bose QC35 II

Bose QC 35 II 的重量為 235g,是這三副耳機中最輕的,對頸椎也是最友好的。 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使用了密度更低的材質,讓耳機整體看上去有一股濃濃的「塑料感」。

雖然看上去「塑料感」很強,不過耳機依然有防撞設計,並使用玻璃填充尼龍和不鏽鋼材質。

耳機貼合耳朵的部分是橢圓形的,耳墊使用絲絨耳罩軟墊以及人工合成蛋白皮革,觸感很柔軟,對耳朵非常友好。

操控使用了傳統的物理按鍵,三個常用功能鍵、電源開關以及 NFC 都在右側,降噪模式的切換按鍵則在左側。

下載 app Bose Connect,可以調整音量、查看電量,以及調節強 / 弱降噪的模式。還能與另一個副 Bose 耳機分享音樂。

連接蘋果設備很方便的 Beats Studio 3

Beats Studio 3 有種夾耳的感覺,戴久了會有明顯的悶熱感。沒有給耳朵留出足夠的位置,耳墊也相對硬朗不夠舒適。頭頂部分的材質是一塊橡膠,看似方便清潔,但是給人一種「廉價感」。

相比另外兩副耳機左耳右耳的提示相當明顯,Beats Studio 3 的 「R」和「L」是很小的字,在耳機調節大小的連接處,挺隱蔽的。

Beats Studio 3 的開關在右邊,操控台則是在左邊耳罩的「b」上。暫停 / 播放音頻、快進 / 快退、前跳 / 回跳、調節音量、接聽 / 掛斷電話…… 應有的功能都有。

然而,就算是在不戴耳機的情況下,去按這些按鈕,都能夠清晰地聽到「噠噠噠」的聲音。當我戴著耳機去按這些按鈕,按鍵聲真的是聲聲入耳,即使是播著音樂也不例外。不知道你能不能忍,反正我不能。

Beats Studio 3 作為一款使用了蘋果 W1 晶元的降噪耳機,與 iOS 11 系統的 iPhone 連接起來相當敏捷流暢。只需要將耳機靠近已經解鎖的 iPhone,按住電源鍵 1 秒,幾秒後手機界面就會出現連接提示。

與 iPhone 連接後,它還會與已經登錄到 iCloud 並使用 iOS 11、macOS Sierra、watchOS 3 以及更高版本的其他設備進行配對。大概這就是蘋果親兒子的好處吧。

降噪效果誰最能打?

我在噪音單一以及噪音複雜的環境中分別進行了測試,對三副耳機降噪效果的大致排序是:

B&O H9i > Bose QC 35 II > Beats Studio 3

在客廳的立式空調 3 米外,用手機 app 分貝測試儀測得噪音為 55 dB。這種情況跟坐飛機、高鐵時所遇到的場景相似,噪音是相對單一的「哄哄哄」聲。

B&O H9i:氣流聲被明顯削弱,播放中等音量音樂可以明顯掩蓋

Bose QC35 II:氣流聲被明顯削弱,播放中等音量音樂可以勉強掩蓋

Beats Studio 3:氣流聲被削弱,依然能聽到很明顯的氣流聲,需要播放高音量音樂才能掩蓋

在辦公室里,測得噪音在 44-70 dB 之間波動,主要是人聲、機械鍵盤打字聲、空調聲等周圍各種活動的雜訊。

B&O H9i:周圍尖銳的人聲變得很模糊,機械鍵盤打字聲被明顯削弱,隱約能聽到周圍人員的活動聲

Bose QC35 II:可以聽到相對模糊的講話聲,機械鍵盤打字聲被明顯削弱,周圍人員的活動聲能大致聽到

Beats Studio 3:開啟 3-5 秒後進入降噪狀態,空調聲還是能夠聽到,機械鍵盤打字聲被稍微削弱,周圍人員的活動聲還是能聽清

總而言之,B&O H9i 以及 Bose QC35 II 的降噪效果讓人滿意,Beats Studio 3 雖然能夠隔斷和削弱部分噪音,但是整體來說,真的不大行。

一萬以下聽個響,金耳朵點評聽感

如果沒有對耳機進行過專門的訓練,其實很多人對於音樂的質量沒有太多的感受。在聽感部分,我請到了愛范兒音頻達人、號稱「一萬以下聽個響」、耳朵最厲害的同事梁夢麟,對這三副耳機進行了評價。

(音源來自 WALKMAN NW-ZX300A)

音源情況如下:JW 王灝兒,專輯《My Tale》,16bit 44.1kHz FLAC,接入設備為 WALKMAN NW-ZX300A。

B&O H9i:

聲音太生硬了,莫名偏冷會讓整個聽感變得奇怪。人聲足夠突出,但由於整體聲線太生硬的關係,乾澀感很明顯。簡單的來說就是比較刺耳,不太舒服。不過,細節還算突出,有些樂器的表現還是能夠聽清。但,也只能局限在聽清這個級別了吧。

Bose QC35 II:

一貫的 Bose 特色,出色的低頻包裹讓整個聲音都變得非常飽滿,輸出很舒服。而且對比上一代,聲音解析力高了一丟丟,細節終於能聽清楚了,這是讓人驚喜的地方。但降噪對聽感的影響有點大,要是那個降噪效果能夠沒那麼強的話會更好。尤其是對於一些喜歡開很大音量的人,夾著那個降噪就很辛苦了。

Beats Studio 3:

聲音特性跟傳統 Beats 一樣,低頻環境處理得不好,整個聲音好像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霧,即便細節表現比以前突出,但都沖不破這個環境。人聲和 QC35ii 一樣,做不到聚攏,分散的人聲無法定位,感覺很奇怪。雖然聽感比老 Beats 要好了,但沒有像 Beats X 那種能夠顛覆傳統的魄力,還是活在老的框架裡面。

「聽感」這個東西,同時受到音源、耳機以及耳朵三者的影響。打個比喻,音源可以說是食材,耳機是食材烹飪處理的方式,耳朵相當於品嘗食物的嘴巴。

就像有人愛吃清淡,有人愛吃酸辣,每個人的耳朵都會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在聽感方面,就沒法強行打分和排序了。

總結

價格方面,B&O H9i 為 3898 元,Bose QC 35 II 為 2868 元,Beats Studio 3 為 2863 元。

(三副耳機的收納方式)

在收納方式上,三者也很不一樣。B&O H9i 不能摺疊,只有一個布口袋。Bose QC 35 II 是耳罩單向旋轉 90 度後,向內摺疊。Beats Studio 3 是在大小調節處直接向內摺疊。後兩者都配有專門的盒子。

三者開啟降噪功能的續航時間,大約都是 20 個小時。不過初次使用降噪耳機,有些人可能會有一種「幽閉」的感覺,慢慢適應後,就會喜歡上降噪耳機所帶來的安靜世界。連續使用降噪耳機 2 個小時,建議取下休息一會兒。

靜噪耳機是一種必須親身感受才會喜歡上的物件,那種世界突然安靜下來的感覺,曾經讓我非常感動。

對於一個敏感內向的人而言,接收和處理外界的紛擾聲音,其實一件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而降噪耳機可以幫助自己回收注意力,專註高效,它是我在不少場景中用來應對外界紛雜的裝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阿里投資匯通達 45 億元,鄉村戰略不能停
OPPO 3D結構光技術下半年商用 在安卓陣營當中佔據領先位置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