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圓明園觀鳥記

圓明園觀鳥記

家燕

周末,本來就是適合出行、遊玩的日子,特別是像圓明園這樣的風景名勝,如果你還要去,那隻能說你是很膽大的了。這只是一般人的想法,如果你進門後,不去那些景點,而是留意一下水上、樹上、天上的生靈,那便是另一番滋味了。

上周六我又一次參加了中國觀鳥會組織的「城市綠島觀鳥行」觀鳥活動。每一次我們都有不同的體會,都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鳥。這次我們一共看到了二十多種鳥,大的、小的,各有特點,但卻同樣漂亮,體現出了自由生命的美。

回想上次4月份的觀鳥,那時候樹木才剛剛吐露新芽,但是現在,林子里的各種植物已經枝繁葉茂,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景象,所以觀鳥的難度也著實增加了不少。

當我們走進一片林子的時候,我們聽到了一種嘶啞的叫聲,指導老師告訴我那是黑枕黃鸝的典型叫聲(編者註:黑枕黃鸝的鳴聲多變,基本認為嘶啞的為鳴叫call,悅耳的為鳴唱song),嚇了我一跳。本來以為「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一番美景,原來是這樣的一番情景啊!它隱藏在樹葉後面隱隱閃現一抹明亮的黃色,上下浮動,那正是我們苦苦搜尋的黑枕黃鸝,當我們激動地再去找時,它忽然躍出來卻一閃而過,那隻鳥兒已經鑽進了枝繁葉茂的樹叢中了,原來黃鸝是這樣膽小的(編者註:黃鸝善於隱蔽,「膽小」只是一種擬人修辭),看來詩人的美化也需要後人科學考證啊。

可能是因為遊人較多的原因,圓明園裡的鳥兒都特別機警,很難近距離的仔細觀察到:一群山斑鳩和幾隻灰椋鳥蹲在高高的電線上,從地面上望去,就好像幾個小黑點;水邊大樹上有個灰椋鳥的巢,2隻灰椋鳥忙碌著飛來飛去,我推想可能是在哺育小鳥,聰明的它們選擇了背著路的樹洞,隱藏了起來;還有一隻絲光椋鳥在樹枝上探出了它那白白的小腦袋;一隻烏鶲在枝頭上躥下跳,真讓人應接不暇,後來的一隻北灰鶲飛來飛去,但是總喜歡站在一個光禿禿的枝頭歇腳,讓我們駐足觀看;還有一隻金翅雀「高傲」地蹲在最高的枝頭上,安靜的望著遊人們;兩隻大斑啄木鳥在樹叢中留下了兩個「倩影」;幾隻東方大葦鶯躲在茂密的蘆葦叢中,叫個不停的炫耀,我們只能聽其音卻難見真面目,著實可惜。

還是小燕子跟我們比較親近,有「禮儀小姐」的風範,讓我們近距離仔細端詳,感受它們與人類的和諧。小時候,我們都聽過一句歌詞「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以前,我總是疑惑:燕子不是一種黑白色的小鳥嘛,怎麼就穿上了「花衣」了呢?今天,我終於清楚地觀察到一隻家燕,細細一瞧,居然還有紅白藍黑多種顏色,真是名副其實的花衣啊!

觀鳥,是一項有益身心的戶外運動。我想,周末出門轉一轉,讓長著翅膀的小精靈們撫慰你的心靈。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一件事啊!所以 讓我們抽出一點時間去觀鳥吧,那些美麗的生命往往會給你的心靈帶來巨大的震撼。

電線上的山斑鳩

大斑啄木鳥正在用它的「長舌」覓食

絲光椋鳥

文圖/ 李欽唐

編輯/ 風雲有鳥路

科學觀鳥 尊重自然

2如何成為中國觀鳥會會員?請填寫如下表格後發送到觀鳥會郵箱 http://pan.baidu.com/s/1nty2iSh

3如何成為中國觀鳥會志願者?請填寫如下表格後發送到觀鳥會郵箱 http://pan.baidu.com/s/1c0xy8fQ

6如何獲得城市綠島觀鳥行活動信息,請看每周一和每周四微信。或在中國觀鳥網論壇「城市綠島」專題查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觀鳥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觀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