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花了63萬,上了一節財商課

花了63萬,上了一節財商課

算是一位遠親吧,偶然得知他去年買了一間二手商鋪,全部七七八八加起來63萬左右。半年多了還沒租出去,只好詢問親朋好友打聽出租門路。




我看了看那間商鋪的信息,嘆了口氣:




那個地段屬於近郊,商鋪明顯供大於求,租金散發著「我這麼便宜快來租我!」的氣息,一堆二手鋪子求轉賣。




這不動產怕是要成為「凍產」了。






親戚走的是「以房換房」的路子,把市區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賣出,置換了位置相對差些的大戶型,賣房錢支付完首付和生意上投入後,剩下約65萬,於是買了間63萬的鋪子。




用親戚的話說,

「價格剛好合適」。




環顧四周,我發現,

越是走向人生下半場,觀念和思維對生活的影響越是舉足輕重。




有的人坐擁令人艷羨的資本,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有的人看似普普通通,卻不知不覺讓財富迭代膨脹。




凱恩斯說:「貧富差距的根源來自人們對經濟所持的態度。」這話乍看是一碗雞湯,但深入咀嚼,滋味無窮。




本文作者臨公子,500強通信企業高級產品經理,多家職場、金融理財平台專欄作者。個人公眾號「臨公子的後花園」。











一、目標感,真的太重要了




回頭看剛才說的,BUG出在哪裡?

目標走偏。




親戚他想把65萬投資不動產,本身沒問題,

可投資的目的是什麼?




收益、收益、收益

(自動加發光特效)!

不管買房or買商鋪,目標都是希望它價值上漲、租金可觀。







巴菲特說得好

,寧願用合理的價格買優質的,也不用低廉的價格買合理的。




應該緊盯著收益率和租售比,而非看它便不便宜、價格是否與預算匹配。

世界上有兩類人:




A類:我手裡有100萬,就去找100萬以內能買到、或能實現的東西;




B類:同樣有100萬,發現有的東西雖超出存量範圍,卻能夠帶來更好的收益以及更有想像力的預期,於是想方設法得到它。




沒錯,量入為出是傳統美德,但它有個鋒利的弊端,即永遠「以存量定目標 」,永遠駐留舒適區,不僅不容易瞄準紅中,更可能走偏方向,造成金錢和時間的大量浪費。




二、抓准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




包含兩重意思。




首先,抓住權重最大的因素。




啥意思呢?舉個簡單例子。一談到理財投資/財務自由,就會飄來4個字,「開源節流」。開源和節流這兩件事雖然不衝突,但影響面更大的,顯然是開源。




你想啊,同樣每月開銷3萬,當你月入1萬時那叫敗家;當你月入5萬時則合情合理吧?結餘率還40%呢!




節流沒啥不好,只是收縮的邊際著實有限。與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用100元過一周」,不如想著「如何每周多掙100元」,畢竟,開源的空間比節流要大得多。

哪個因素對目標的幫助大,就應把精力投擲在那裡。




除此之外,掌握哪些方法才能讓財商充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加班,叫別人沒走
三條原則,教你跳出舒適圈還能短時間內減肥!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