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改善脾胃虛寒的8個有效法(下)

改善脾胃虛寒的8個有效法(下)




飲食調理




1 北芪靈芝燉豬肉


北芪15克,靈芝9克,瘦豬肉100克;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煮湯,去渣,調味後飲湯食肉;日服1次,連服10~15天觀察效果。




2 冰糖蓮子粥





蓮子(去除綠芯)、芡實、糯米適量,核桃、黑芝麻少許;將適量的蓮子(去除綠芯)、芡實、糯米熬粥;待熟時攪入少許核桃仁及黑芝麻,再熬3~5分鐘後撒入冰糖即成;每天1次,連服10~15天觀察療效。



健脾三寶


1、山藥:


味甘、平,無毒。歸脾、肺、腎經。《本草綱目》說它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還有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藥與靈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2、蓮子:


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功效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主治用於脾虛泄瀉,帶下,遺精,心悸失眠。



3、芡實:





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主治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陰,本有過於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甚於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芡實則止於脾腎而不及於肺。




灸療


1灸肚臍


肚臍,也叫神闕穴,是連接臍帶的地方,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胎兒在母體時就靠臍帶供給營養,就好像瓜蒂一樣,是吸取營養的唯一途徑。我們也可理解為它是聯繫人體先天和後天之要穴。




所謂神闕,即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極其顯貴

。實際上在人體當中,神闕穴也腎交通的門戶,心藏神,腎藏志,都是不可小覷的五臟神。


心屬火,腎屬水,水火不能通達調濟,就會引起陰陽失調,導致各種疾病接踵而至。







而在肚臍眼上的神闕穴,是腹部的核心,對於發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調理效果,如五更瀉、慢性腹瀉、後尿瀦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戲。


現代人的

脾胃虛弱,大都是脾陽虛,艾灸則是昇陽的最好方法之一

,所以可以通過對神闕進行炙療而達到調理脾陽虛之目的。




直接艾炙肚臍(神闕穴)。也就是直接中藥艾條在肚臍之上懸炙。


中藥艾條!


在傳統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山甲,當歸,川穹,丹參,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俞穴。
了解詳情點擊文章底部的「

閱讀原文





▲長按上圖,即可選購火力十足的中藥艾條



閑來無事之時或是坐車無聊之時,試試用手指來按壓神闕穴,效果可能不如艾炙,但長期堅持下來效果也會很好的。




2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

胃經上的大穴,每天灸上十分鐘,你一定會長壽。


不信俺就和你打個一元錢的賭。


當然不用艾灸,用針灸也行的。所謂針必三里,灸必關元即是此意。



穴位


臨床上發現,近九成的濕疹病人脾虛。中醫認為,補脾虛經常刺激

脾俞穴

效果好。





脾俞穴是脾臟精氣輸注於背部的穴位,和脾直接相連,所以刺激脾俞能很快恢復脾臟的功能。




刺激脾俞穴最好的辦法是拔罐,其次是艾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魏晉時期,美是形容男人的……說說那些你不知道的古代冷知識!
針灸選穴位貴在精,不在多!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