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輕描淡寫的痛苦

輕描淡寫的痛苦

《神鵰俠侶》里有這樣一處情節。

瑛姑的兒子被裘千仞所殺。裘千仞晚年皈依佛門,法號慈恩。與金輪法王大戰後,身受重傷。臨死之際他希望化解與瑛姑的恩怨。瑛姑並不領情,要一掌打死裘千仞。

書上原文是

瑛姑雙目瞪視慈恩,良久良久,竟是一瞬也不瞬,臉上充滿著憎恨怨怒,便似畢生的痛苦不幸,都要在這頃刻間先發泄出來。

這個時候,旁邊的郭襄大喊:

「且慢!他已傷成這個樣子,你再打她,是何道理?」

瑛姑冷笑道:

「他殺我兒子,我苦候了數十年,今日才得親手取他性命,為時已經太遲。你還問我是何道理?」

郭襄道:

「他既已知悔悟,舊事何必斤斤計較?」

瑛姑仰天大笑,說道:

「小娃兒,你說得好輕描淡寫!」

看到這處情節,頗有些感慨。

很多人喜歡勸別人理解、寬容、原諒。夫妻吵架、親子矛盾、仇人相遇時,我們常能聽到:

「宰相肚子能撐船」

「做人要大度,不要斤斤計較」

「要有胸懷,不要和小孩子過意不去」

「你要學會理解。」

他們的本意是好言相勸,是在安慰。但這些話並沒有安慰的效果。

他們的意思是,如果我是你,我就會選擇理解和原諒。

潛台詞是我比你寬容、大度。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安慰別人後,反而自己心情舒暢。因為表面他們在安慰,實際是在營造幻覺。營造自己寬容而大度的幻覺。

安慰的前提是理解別人的苦。

安慰是讓你看一出悲劇。如果你看一出悲劇,看完後心情舒暢,那你看的肯定不是悲劇。同樣的,如果你安慰完別人,自己反而心情舒暢,那麼你肯定沒有在安慰。

人與人相處,寬容和理解很重要,但那是對自己講的。如果你要勸別人寬容,請記住一個觀念:

一個人很難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

勸告之前,你要問自己,是否知悉別人的感受,他是痛苦,悔恨,還是憤怒。以及,最重要的,還要問自己,是不是太輕描淡寫

想通這些,你就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叔的個人記事本 的精彩文章:

TAG:劉叔的個人記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