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些些話 我想告訴你們

有些些話 我想告訴你們

新時代的爸爸媽媽們,你們好,對於孩子我們我們可以做什麼,有些話我想說。

當今社會發展如此之快,曾幾何時,我們是否也幻想過以後會不會有向人類一樣思考的機器人,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可曾想過,它居然會打敗我們呢,比如谷歌的Alpha Go.

是否也曾夢想過,可以自己製作製造火箭,來往於地球與外太空,比如Space X...

然而創造這一切背後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或許這些曾經看起來都太過異想天開,那麼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醒來,打開窗戶看到世界一片雪白,你是不是會很好奇,難道這是什麼魔法么,還記得凍得紅彤彤的雙手拿著雪球時,開心的自己么...

還記得第一次用小手觸碰樹榦,拿起葉子,好奇的觀察小螞蟻的時候么,為什麼葉子會從樹上落下,小螞蟻究竟長什麼樣,它是如何運動的呢?

這些回憶是不是看似都很簡單呢?

那麼看過下面幾個例子,你會不會有新的想法呢?

比如,為了驗證人是否能夠孵雞蛋,愛迪生真的蹲坐在雞蛋上面,學著老母雞。

比如,為了做出好看的木凳,愛因斯坦小時候做了三個木凳,當把第三個給到老師的時候,老師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難看的凳子,愛因斯坦拿出之前做的兩個木凳,說是「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個木板凳。雖然它並不使人滿意,但是比起前兩個總要強一些。」

比如,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男孩子最喜歡玩用廢紙折的飛鏢。

每次比試,錢學森總扔得最遠,投得最准。同學們不服氣,撿起他折的飛鏢仔細研究,原來他摺疊的飛鏢有稜有角,個性規正,所以投起來空氣阻力很小;投扔時又會利用風向風力,難怪每回都數他投得最遠最准呢!小小年紀的錢學森居然領悟了某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

......

現在讓我們再來思考兩個看似很深奧的問題:

1.什麼是讓一個人上進的真正力量?

在古典哲學家的研究範疇里,人天生的貪慾和惰性是根深蒂固的,也是埋藏在人性深處的本能,想要克服這種「下墜」的力量,只有兩種「提升」的力量可以與之對抗:一是上帝的力量,二是理性的力量。

·上帝的力量就是全心信仰,靠《聖經》的戒律要求人的自律性;

·理性的力量就是運用思維工具,推導出行為因果和準則,從而指導自己。

中國傳統精神一般強調遵守父輩留下的家訓,或者用聖人典籍來要求自己。但如果經典和長輩的規訓漸漸式微,自己頭腦中的理性又推不出必須上進的理由,那該怎麼辦呢?

很多人在成年離家之後,面臨的就是這種突然的動力真空。喪文化,其實不是真的喪,而只是一直抽打自己的父母小鞭子撤離了,現實的環境又推導不出積極上進的好結果,於是回歸到人的自然惰性本能。

2.那有什麼,是一個人推動自己的力量?

在心理學裡,由慾望推動的「本我」是第一個自我,父母和社會施加的規則「超我」是第二個自我,而直到成熟人格的樹立,才有第三重真正的自我生成。

對外界規訓的接納,貌似是一個從外到內施加的過程,但實際上,真正的轉變一定需要某個時刻內心的自我選擇。這永遠是個主動過程。即使外界的力量再強悍,如果沒有內心中某一刻自生的選擇,那永遠沒法讓超我與本我協調,終有一天失調或潰敗。

成長的力量必須發自內心深處。

那不是額頭明白、身體不跟從的假理智,而是內心深處聯通到血液脊髓的情感性力量。這種力量才會推動神經緊張、肌肉活躍,才會讓一個人真正向前運動起來。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無窮多道理,但真正讓孩子接納那些道理的,是他心中想要成長的情感力量。

這種力量是如同饑渴和恐懼一般強烈的情緒反應。它是對自身的慾望:我想要到達那裡,我想要成為一個那樣的人。在這種情緒的驅動下,良好行為並不是服從,而是一種選擇。

這種力量的形式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可能是對某一個人、某一種人生的仰望和追尋;

·也可能是因為對自我的重視:我應該過一種了不起的人生;

·也或許因為記憶中他人的期許:我想成為一個讓他敬重驕傲的人;

·也或許是因為對未知世界的想像和愛,不到達不肯罷休。

但無論如何,這種力量最強的源泉之一,莫過於被人相信——無論我做了什麼、做到什麼或者做錯什麼,都有一個人毫不動搖地相信我是好的。

這種力量,必須自我生成。

對於我們的孩子們,我們最需要如何對待呢,陪伴,相信

對他或她的未來懷有信念:無論你現在做不好什麼,我都相信你總有一天,會自我選擇很好的人生。我只能將這種信念和期許傳遞給她,期望她會在未來漫長的時間河流中,生成內心自覺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兒創客 的精彩文章:

TAG:好兒創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