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忠心耿耿,讓明朝多活了數百年,為何最後卻被皇帝下令斬首?

此人忠心耿耿,讓明朝多活了數百年,為何最後卻被皇帝下令斬首?

也許大家會記得那個與郭德綱搭檔,喜愛燙頭的,喜歡抽煙,喜歡喝酒的于謙,但又有幾個人記得那個曾說過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呢。

幼時的于謙就做到了寵辱不驚,面對鄰居的調侃沉著應對,一句戲言:「紅孩兒,騎黑馬遊街。」得到了工整的對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表現出了自己的非凡才能。更有和尚驚奇的稱他為未來拯救時局的宰相,而他應證了這句話。

少年的于謙,敬佩文天祥的氣節,幾十年如一日的,將文天祥像懸於座位之側,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更是在他的身上發揚光大。

永樂十九年,于謙考取辛丑科狀元,也就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在這條道路上他施展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卻也讓帝王對他產生了戒備之心。

宣德元年,他正詞嶄嶄,聲色震厲,罵的逆反的漢王伏地戰慄,宣宗大悅,賜巡按江西,平復無數冤案。

「三楊」去世,王振當權,百官爭相獻金求媚,而他兩袖清風而去,留得:「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的佳句。為官多年他的錢都用在了老百姓的身上,造福了一方百姓。他覺得一個國家只有人民過上好日子,國家才能富強。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正統十四年,王振攜英宗親征,後英宗在土木堡被伏,他力排眾議決定防守,後有用自己的機智和才能,籌劃部署,最終剷除奸黨,穩定民心。

于謙自從土木之變以後,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明代宗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探望。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於簡單,下詔令宮中造了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了。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

有人說明代宗太過寵愛于謙,興安等說:「他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如果他離世了,讓朝廷到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到抄家的時候,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財,只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打開來看,只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于謙死的那天,陰雲密布,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

于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裡!」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勛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最後他被害死,但他的氣節卻留了下來,激勵著我們去像他學習,向他致敬。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為何明朝教坊司女演員都討厭官員?因為他們肆意猥褻後,還不給錢
此人死後立碑:此地無金無銀,200年後,盜墓賊卻從中挖出金山銀山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