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差評君,求錘得錘!

差評君,求錘得錘!

這幾天,不少朋友在微信上對我狂轟濫炸,說我壞了差評君的大事兒。

他們在聊天中轉給我一篇三表老師寫的關於差評的檄文,裡面引用到了很久以前,我抨擊差評抄襲我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當時腦洞大開給文章設置的鏈接:cha-ping-hehe-da/

隨即,我一臉懵地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成了朋友玩笑里「搞砸了差評君3000萬融資」的那個人。

在三表老師等一眾媒體老師站出來討伐差評君抄襲後,騰訊Topic基金竟然真的宣布重啟盡調,甚至有可能協商退出對差評君的3000萬A輪投資……

實際上,儘管我並沒把自己當棵蔥當瓣蒜,但差評君可能也把罪責歸咎給了我以及我所在的PingWest品玩。

事件爆發後,品玩官網在第一時間遭到了DDos攻擊。幾乎同一時間,品玩、硅星人後台評論出現了大量的來自水軍的謾罵。

而此時的差評君甚至熬夜加班加點、辛辛苦苦寫了一篇讓人看完笑出豬叫的「討伐」稿。

這和當年差評君回應抄襲門的時候的放出的」圍攻光明頂「那一套——我抄襲,我光榮,真的是如出一轍。於是,本來決定佛系一點,遠離紛爭的硅星人只好再次放出這篇文章,讓各位看看當年的「實錘」。


差評君、陳楊輝和千千萬萬的抄襲號們,請撿起你們的羞恥心

這年頭兒,會用Ctrl+C的就是好作者?錯,那是沒有羞恥心的「賊」。

我是個內心正義,但是偶爾準備要伸張正義的時候會打退堂鼓的人。我想,正是和我這樣的人太多,才縱容了另一些人的抄襲。

上周,我的一篇題為《神秘照片連續曝光,「鋼鐵俠」伊隆·馬斯克從科技頭條火到娛樂頭條》的文章本身打算通過我所就職的PingWest品玩發布公眾號。但當我們決定給這篇文章修改一個題目再在公眾號發布的時候,後台告訴我們——不行,這篇文章只能轉載,且沒法修改「別人的」題目。

對,你沒聽錯,我要轉載一篇別人公眾號刊登的,但實際上是我自己寫的文章。

這篇文章在我發布在官網上半小時內,還沒來得及發布到當天的公眾號上,就已經先一步成為了陳楊輝公眾號下署名夫子的文章,並被標註了「原創」。

更無奈的是,在我們最終無奈選擇「轉載」陳楊輝公眾號盜取的文章時,還不得不遵循微信公眾號的規矩在文章結尾給陳楊輝留個廣告位,做個推銷。

造成了讀者對我們的誤會,認為我們作為一家媒體卻在報道當日新聞內容時選擇轉載。以下為微信後台讀者的留言:

尷尬的是,這位陳叔叔是這樣介紹自己的:「專註於第三代智能硬體+互聯網+新媒體的戰略運作模式,對互聯網+領域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 看來,他對於新聞媒體的模式總結大概就是Ctrl+c吧。

如果把他公眾號的其他文章的題目都進行搜索,你會發現實際上這些都是未經其他媒體授權就發布的文章。那篇《科技飛速進步,為什麼旗艦手機越來越貴》實際上是騰訊科技記者的作品。

最後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陳楊輝先生——根據他本人在微博的認證來看,他是一家名為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的董事和副總裁,在微博上擁有52萬粉絲。

截至目前,陳楊輝並沒有回復PingWest品玩給他發出的消息,也沒有主動撤稿。


「賊喊捉賊」的差評君

本來這個故事我打算讓它爛在肚子里不要大驚小怪。但當我決定忘掉這件事兒時,我又收到了同事的提醒——「同一篇文章又被洗稿了,這次是差評。」

老實說,差評從最早有這個公眾號的時候,我很喜歡看。可惜的是,由於我和我的多位同事、同行多次被差評洗稿,我才意識到,這不過是一個比較會「抄作業」的公眾號罷了——看誰家的文章好,內容有意思,洗一洗就當做是自己的作品了。

洗稿,說簡單一點,就是高級抄襲。

在這篇馬斯克建立新隧道公司的文章里,我針對馬斯克這家公司在2017年1月27日以及2017年4月28日先後兩篇報道的大部分內容被抄襲在了差評在4月28日的文章《上天就算了現在還要挖地?馬斯克是要變孫猴么?》。

首先,差評和我文章中對於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隧道項目內容的截圖完全一致。在我本人寫這篇文章時,閱讀了馬斯克個人社交媒體上超過百條回復內容,並截取了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幾段。如果你仔細對比這三篇文章,你會發現差評君和我真的是心有靈犀到實在讓人害羞。

不過,以上這些可能還能用巧合來解釋。那下面這個呢?

先看我們文章里的這段話:

再看看差評的:

不光是文字一字不差,連我給「開發」和「發射」添加的雙引號都沒忘記貼過去。複製黏貼技能真是用的666啊!

還有這裡是我對於這個隧道項目具體位置的描述:

差評君也是懶到一個字都沒有刪減——真想給對懶癌晚期的差評君一個XL號的差評啊。

實際上,差評君對於洗PingWest品玩稿件這件事兒真的算得上情有獨鍾,歷史悠久。早在去年底,我的同事光譜對於亞馬遜華裔員工跳樓的報道就已經被徹徹底底、赤裸裸地抄襲了。

這是PingWest品玩當時發布的內容:

這是當天差評的內容,畫圈部分全部是一字不落的抄襲:

其實,被差評洗稿的絕對不只是PingWest品玩一家,導致江湖上出現了這麼句話:沒有被差評君抄襲過的記者都不算是真的科技記者。

而為了抄襲的事兒,差評君也沒少和圈兒內的作者們掐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霍炬一紙訴狀將差評告上法庭。

2015年,公眾號歪理邪說的作者霍炬控告差評抄襲了他早前的文章《Telegram傳奇:俄羅斯富豪、黑客高手、極權和陰謀》,並指出全文有19處相似,且「最底層的簡單API實現」和「兼具數學和工程之美」都是他本人為防抄襲發生特意創造的不符合文法的短語。而這些短語全部一模一樣出現在了差評君的原文中。

儘管差評說寫文章之前沒看過霍炬的文章,但作為見證差評n+1次抄襲行為的人來說,就真的有點呵呵了。

不過,你以為差評君只會抄襲嗎?錯,差評君其實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人——他會賊喊捉賊。差評君這位抄襲達人曾洋洋洒洒幾千字寫了篇名為《一夜多了600個「差評君」,這事真得給差評》的文章譏諷過這種他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高級抄襲技能。

那篇文章中,差評一張一張截圖直白諷刺了抄襲他的「點名時間」。結尾,差評君還嘲笑了人家的slogan——支持創新的力量。差評君表示這樣支持創新的前輩怎麼能做出「抄襲」這麼丟臉的事兒呢?

那個時候的差評可能忘了愛抄襲的自己也有個「原創不易,需要尊重」的口號了吧。這臉打的真是pia pia的啊。

其實,差評在吐槽「點評時間」時早已看透了這種套路和舉報審查的漏洞:

真沒想到,有一天,差評君把這種漏洞當成了自己發稿的捷徑,坑了一家又一家原創媒體。

當然,差評君也沒有說謊——他們抄來的文章的確會被更多的公眾號繼續複製,稍微編輯加工成為十幾篇甚至幾十篇披著李逵外衣的李鬼。

儘管如此,但仍然有大量的作者、媒體堅持在原創的第一線堅守著自己的底線,發布有價值的內容,而無論那些巧取豪奪的公眾號還是個人都不過是榨乾原創作者和原創媒體的價值,進行沒下限的整合拼湊而已。諷刺的是,儘管一篇原創所要花費的思考和時間成本,與洗一篇稿子的時間和成本,根本就不成正比,但是一群幫凶,讓這些巧取豪奪的人,攫取了大量的利益,而不用付出相應的代價。

誰是公眾號洗稿抄襲的幫凶?

在國外讀書這麼多年,「給你的每一句借鑒標明出處」是所有教授永遠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每所學校內的第一準則。這不光是對其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在遵守法律、規定。

相對比國外校園裡一次作業抄襲就能開除學生學籍,媒體圈一次抄襲就能讓記者終生背上職業污點,學術界一次沒有標明來源的複製黏貼甚至能讓學者永遠離開學術界的懲罰來看,國內對於抄襲者的懲罰大多是小懲大戒,點名批評,求情了事的態度也滋生了不少抄襲的風氣——從學生寫論文高級抄襲,教授發表期刊抄襲,到作家文章抄襲,甚至到小說、電視劇劇本抄襲,抄襲這件事兒變得習以為常,但真正受到嚴厲懲罰的人少之又少。

在我針對陳楊輝的抄襲行為對微信公眾號平台進行舉報後一天,微信做出了撤銷文章的決定。

儘管微信本身對抄襲和洗稿秉持著不姑息的態度,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實際操作中卻為了保證更多的原創文章能夠首發於公眾號平台,只針對公眾號上已經發布的文章進行保護。直接點來說,如果一篇文章沒有被作者在公眾號平台發布,甚至只是沒有第一時間在公眾號平台發布,那其他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微信上把這篇文章據為己有,標註原創,而後續的抄襲舉證,想要得到及時處理,真是難之又難,有時候甚至會被「舉報不通過」。

可以說,在整個抄襲、洗稿的生態鏈中,微信像個溫床,仍然對保護作者權益這件事兒存在曖昧的保護。

截至發稿,陳楊輝公眾號針對我文章內容的抄襲已經被舉報刪除。而其他作者的那些文章,仍然還出現在他個人的公眾號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港交所」同股不同權」今日生效
特斯拉股東起訴馬斯克,因在產能方面誤導投資人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