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體現在哪幾個層面上?

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體現在哪幾個層面上?

原標題: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體現在哪幾個層面上?


作者:步平,男,1948—2016,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關係史、東北亞國際關係史、日本侵華史、抗日戰爭史。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第一,以戰敗為界,戰前日本和戰後日本還是有變化的,如果將現在的日本人都看成是戰爭期間的「日本鬼子」,那是不對的;第二,還要注意到日本多元化的社會狀況,其實其內部也存在激烈的關於歷史人士的鬥爭。如靖國神社問題就是先在日本社會內部開始爭論的,歷史教科書問題也是一樣。第三,討論歷史認識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歷史問題的深層,不要犯簡單化的毛病。第四,解決歷史問題,單靠我們喊口號是不行的,需要與日本的和平力量聯合起來。從這樣的角度想,我們的對話有沒有必要呢?當然,如果對方仍然是「日本鬼子」,確實沒有對話的必要和可能,那就只能用真刀真槍來對抗。但如果不是那樣的話,我想對話還是必要的。


談到中日之間關於歷史問題的對話,其實是在三個層面上。一個是政治層面、政府層面,主要是日本方面是否承認侵略,是否反省的問題;第二個是民眾的感情層面,民眾是否接受對方的問題;第三個層面是學術層面。三個層面的問題交錯在一起,不是完全一樣的,但也是不能夠完全分開的。


先說政治層面,日本政府有沒有反省,承認不承認罪行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表示了這樣的意思:對戰爭與對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表示深刻地反省。包括1992年訪華的日本天皇在內,日本的許多政府首腦和政治家在很多正式場合都表示了這種態度。有的日本學者統計上述道歉的話至少達二十多次,但是不知為什麼中國方面總是批評日本政府沒有反省和道歉,好像覺得很委屈。

問題在於:確實仍有一些日本政治家總是否認侵略戰爭責任,否認日本軍隊的暴行,甚至仍然以戰爭時期的「大東亞戰爭」的歷史觀討論歷史問題。這種現象這些年有越演越烈的傾向,一些日本政治家經常發表所謂的「妄言」,即「胡說八道」。這種現象的發生,往往給人以日本仍然沒有反省的印象。所以,日本政治家的水平、能力很重要。遺憾的是這些年來像樣的日本政治家越來越少了。



(小泉純一郎)


再說民眾的感情層面的問題。其實,中日雙方民眾對戰爭傷害的記憶都是非常深刻的。日本普通民眾也總是記憶自己在戰爭中的受害。


大家可以看這幾組照片:每組照片都是中日兩國各一幅。如兩國戰爭中的孩子,兩國的戰爭中失去親人的母親,包括受到轟炸的中國城市和日本的城市。這些照片經常出現在兩國的教材書上。如果沒有圖片說明,大家很難分出是中國還是日本吧。這說明,民眾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包括日本的民眾。但是,中日兩國民眾卻難以從單純的戰爭被害的角度進行交流,為什麼?因為日本民眾除了戰爭受害者的身份,還有戰爭加害者的身份。忽視後者,難以得到戰爭受害者的理解。


這裡我想舉一個自己親身體驗的例子說明。


我1986年第一次到日本去,當時我的父親就非常反對,因為他曾經有過在戰爭期間遭受日本飛機轟炸的經歷,那時在重慶。雖然他自己沒有被飛機炸傷,但是他的朋友有被炸死的。所以他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我要去日本。其實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也不是說一開始就能夠認識日本民眾是戰爭受害者。剛到日本的時候,看到日本警察就會想到日本兵。在日本的期間,我去過很多神社和寺院,發現每到一個地方都可見到悼念廣島長崎原子彈被害者的祭壇。很多日本的老年人步履蹣跚地爬到山上,獻上花朵。當時我心中有一種不大舒服的感覺,覺得日本人太矯情了,一天到晚強調自己受害。過了兩年我再次去日本的時候,專門去了廣島,參觀廣島的原子彈爆炸紀念館。那個紀念館規模很大,但是設備很好,可以讓你在很短的時間裡體驗到原子彈爆炸的那一瞬間。有幾個場面讓我們印象還挺深刻的,大家看這圖上被燒壞的飯盒和裡面燒焦了的米飯,這個飯盒是一個叫做折免茲的中學生的,中學生被燒死了,飯盒裡的飯全都被燒成了焦炭。他的媽媽後來憑這個飯盒找到她被燒死的孩子;還有這個小小的三輪車,騎這個小車子的孩子在大火中被燒死了,他的母親就把這個車子埋在地里了,紀念館建立後捐給了紀念館。

編輯 |雷曉凡 閆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還原一個戰爭期間的上海租界!
黃炎培是怎樣的人:同蔣介石吃午飯,一句話令蔣十分尬尷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