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孩子當做會思考的人

把孩子當做會思考的人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的驚喜是,孩子學會了某一種本領,而過程中孩子會有著怎樣的經歷呢,有模仿、思考還是有其他因素?

01

把孩子當做會思考的人

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說:「人剛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借鑒了前人的思想,我決定把小維妮弗里德培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並且積極尋求好的教育方法。其中一點是,她一出生,我就把她當做一個會思考的人。

我的鄰居拉金斯太太是4個孩子的母親,當她聽到我這種說法時,很不以為然。她的觀點是孩子就像小豬、小狗一樣,給他們吃的,不讓他們挨凍,就可以了,反正他們總會長大。

我對她的觀點持否定態度,照她的說法,真不知道她的孩子們長大後是一個個的人呢,還是一個個的大豬、大狗?小的時候沒給孩子應有的教育,他們怎麼能健康地成長呢?這就像小樹一樣,小的時候沒給它修剪枝葉,而期望它長大後成為棟樑之材,是根本不現實的。

所以,小維妮弗里德剛出生,我就給予她成年人般的待遇。從小,我就讓她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她有自己的房間、自己專用的餐具、獨立的小餐桌..我盡量從一點一滴中培養她的自我意識。

有一些偉人曾說過,他們一直記得他們出生前幾個月發生的事情。對此,我深信不疑。我的小維妮弗里德從6個月左右開始就記得生活中的不少事情了。因為當她幾個月大的時候,我經常抱著她指認房間里的物品,指著杯子,告訴她「杯子」。看到沙發,告訴她「沙發」。在戶外的時候,我指著天上的白雲告訴她「白雲」。總之,看到的東西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它們的名字。

她還在襁褓中的時候,我就讓她接觸書籍了,先是我給她讀,然後讓她看裡面色彩鮮艷的插圖,慢慢地,她愛上了讀書和畫畫。

我還鼓勵她嘗試用筆描繪她所看見的景象,不到兩歲的時候,給她幾支蠟筆和幾張紙,她能畫上很長時間。在她能走路以後,我們經常一起散步,我們談看到的樹林、河流、花朵,以及沿途的房屋,甚至人們的著裝,這些做法有效地培養了她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效果也是很明顯的,當拉金斯太太那幾個比小維妮弗里德大很多的孩子還在無所事事玩泥巴的時候,小維妮弗里德已經對天文學感興趣,並開始研究行星了。

——摘自《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全書》

02

對比、思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所做的是對孩子有益的助力作用,還是破壞作用呢?把孩子當作會思考的人即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孩子的信任。

孩子要拿A,我們可以拿過來B放到他的手裡;這樣控制了孩子的手,也破壞了孩子的主見。孩子不想吃飯,我們可以喂到他的嘴裡;這樣控制了他的嘴和他的胃,綁架了孩子的主動,擾亂孩子的食慾。

當然像思考這種看不見、摸不著顯得無形的能力,更難使家長理解並予以保護、協助發展。可是身為孩子的父母,最親近的人,我們就是這樣直接的影響著孩子的一切的,然而我們卻不能把知識放進孩子的腦子裡,得由孩子理解、吸收和運用,而這個過程得由孩子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完成。

文中斯特娜夫人和鄰居拉金斯太太同樣身為母親,卻給了孩子天壤之別的成長空間,如果哪天作為父母的你對孩子說 」你看看人家X X X……「,也請想想你們給孩子提供的環境的差別,物質環境、語言環境。在你抱怨孩子不會寫作業時,那麼你給了孩子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和機會了嗎?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城鎮SSK 的精彩文章:

TAG:考城鎮S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