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溫情的歷史讀物,除了知識,給你的還有很多

有溫情的歷史讀物,除了知識,給你的還有很多

孩子們湊在一起讀一本書,不時有人發出感嘆:

「哇,可以學到好多知識!」

「天啦!好可怕!」

「哈哈哈,看!又一個沒有臉的人。」

你一定好奇他們在讀一本什麼樣的書?

恐怖小說?

探險故事?

科幻漫畫?

如果我告訴你他們在讀一本叫做《400張圖看世界史》的知識普及繪本,你會怎麼想?是不是又會好奇什麼樣的世界史會讓孩子發出「可怕」的感嘆?

(《400張圖看世界史》封面,圖片自己拍攝)

《400張圖看世界史》是一本從法國引進的歷史繪本,文字作者是安娜·喬納斯,圖畫作者是邁克·勒博隆,由陳新麗翻譯,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書中有400張小小的圖,每張圖代表一個歷史事件,每張圖的旁邊,作者用簡潔的文字來描述這個歷史事件,整個世界歷史就這樣圖文並貌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也是孩子們感嘆「可以學到好多知識」的原因。

那「沒臉人」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400張圖都是以剪影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剪影讓圖畫顯得簡潔,但大部分的人物也因此「丟了臉」。孩子們讀的時候,當然會注意到這個現象,生出感慨。

不過,雖然人物沒有臉,但是人物特點突出,細節到位,所以辨識度非常高。

知識很豐富的三年級女孩子小謝還沒讀文字,就指一個人物剪影對我說:「這一看就是馬丁·路德嘛,看看這姿勢,還有拿的這本書,一看就知道是他。」

果然是!

其它非人物的圖畫,也一樣簡潔生動,形神兼備。

這是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一個原因。

不過,我覺得可惜的是,這次只有課前課後的時間讓孩子們匆匆翻閱這本書,不能給他們整塊的時間讓他們一口氣讀完。如果他們能像我一樣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我想他們就不僅僅是感嘆圖畫的有趣和知識的豐富,他們會觸摸到更深層的東西。

而現在,他們只感受到了這個深層東西的表面,那就是——「好可怕」。

為什麼可怕?

「因為總是在殺人。」四年級女孩小黃這樣回答,另一個和她一起尖叫「好可怕」的女孩在旁邊猛點頭。

埋藏在「好可怕」這個表皮下的更深層的東西是什麼?

在往下挖之前,得先繞繞道。

(《400張圖看世界史》內文,圖片自己拍攝)

我個人很不喜歡聽/看所謂的戲說/解讀歷史,覺得要麼油腔油調,嘩眾取寵,要麼深陷陰謀論,功過評論僅靠成王敗寇。

但我特別喜歡當年明月解讀明代歷史的《明朝那些事》系列,不管是聽也好、讀也好,除了輕鬆記住歷史事件之外,每回聽罷、讀罷總會被深深地觸動。

當年明月曾經接受《中國青年報》的採訪,說出了《明朝那些事》之所以火爆的原因:

中國青年報:《明朝那些事兒》大賣,有人認為,你出奇制勝的法寶,是將看似庸常的故事講得妙筆生花。

當年明月:您過獎了。不過,這點我倒是不否認,畢竟能這麼講故事的,確實不多。還有一個因素是,我確實懂得歷史。你是否真正懂得歷史的意義,讀者還是看得出來的。歷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歷史觀。

中國青年報:你對歷史的「真懂」,是怎麼做到的?

當年明月:其實只有四個字——感同身受。要知道歷史上的人物、事件,那都是發生過的,不是忽悠人的。另外,歷史也不是所謂白話文翻譯過來的歷史故事。在我看來,大多數都是血淋淋的,如果能明白這一點,不能說是真懂,起碼也是開始懂了。

簡而言之,按照當年明月的說法,《明朝那些事》之所以賣得好,是因為讀者喜歡;之所以讀者喜歡,是因為——

1、作者講故事的方式輕鬆幽默。

2、作者是懷著真摯的情感在講歷史。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的正文前提醒讀者: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錢穆先生的提醒是針對讀者而言,但是反過來,我們讀者也可以要求講述歷史的人對歷史懷有溫情與敬意,寫出有溫情與敬意的歷史讀物給我們看。

《明朝那些事兒》之所以打動讀者,正是因為它是有溫情與敬意的歷史讀物。

而《400張圖看世界史》中,我希望孩子們感受到的深層的東西,也正是圖畫和文字背後所滲透的,作者對人類命運的溫情與關懷。

這是這本書最動人、也最應該被讀者領略到的東西,與它相比,知識倒可以往後靠一靠。

(《400張圖看世界史》內文,圖片自己拍攝)

《400張圖看世界史》的溫情與關懷,主要從作者對於歷史事件的選擇和整本書的節奏的安排這兩個方面來體現,而這兩個方面往往又是結合在一起的。

在整本書的結構上,作者首先用四個黑底的跨頁把整本書分成了四個部分,分別是:

1、公元前35億年到公元100年

2、公元100年到公元1000年(900年)

3、公元1000年到公元1500年(500年)

4、公元1500年到公園2000年之後(600多年)

每個部分講述歷史的節奏是不一樣的。

第1部分共14頁(包括第一個黑色跨頁),除了跨頁之外,每一頁都是一個時期,但是每一個時期的時間段是不同的。

比如本書開篇是「世界的起源」,時間是公元前35億年—公元前400萬年。接著「史前人類時代」是公元前400萬年—公元前8000年,「農業的出現」是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3500年。而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每500年為一個時期。從公元前500年開始,每100年為一個時期,而且這種每100年為一個時期的劃分法一直持續到公元1600年。

從公元1600年開始到公元1800年,每50年為一個時期;公元1800年至1900年的100年時間,每25年為一個時期;20世紀到21世紀,不再以時間來劃分時期,而是以人類的重大歷史事件來劃分時期,一共劃分了13個時期(含最後一個黑底跨頁),篇幅直追第一部分。

從這些時期的劃分節奏上,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作者講述歷史的側重點是什麼。

每個時期(也就是每一頁),作者用黑體大字提醒讀者這個時期的整體風貌或最重大事件,比如「鐵器時代的開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人類登上月球」等。

在黑體大字後面,會附錄一段對於這段歷史時期的整體描述——主要是這一時期重大的歷史事件概述。這些事件都會在該頁以圖文形式一一呈現,但是這一簡短的敘述,會讓這些獨立的事件形成一種聯繫。

比如1850—1875年,作者以「當日本叩響世界的大門」作為醒目的標題,接著描述到:

在法國,當拿破崙一世的侄子發動政變的時候,倫敦的第一條鐵路成功開通。在北美廢除奴隸制的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人類生產出了第一批牛仔褲。

這一頁的圖文就分別介紹了牛仔褲的誕生、日本明治維新、拿破崙侄子的政變、倫敦第一條鐵路線的開通,此外還介紹了美國南北戰爭、人們出行的改變和《海底兩萬里》。

如果沒有標題後面的概述,這些事件就只是單獨的一個個事件而已,但是概述中卻形成了一種戰爭與和平、殘暴與寧靜、破壞與建設的對比。這不正是人類歷史的真相所在嗎?

在整個世界史的講述中,這本書選擇了很多戰爭、殘暴與破壞性事件來描述,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共用了五頁。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一頁講爆發,一頁講結束,但是在爆發之前,作者另外用了一頁來講「希特勒統治德國時期」,這也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休戚相關的一個時期。

《400張圖看歷史》作者總是這樣直面人類的苦難和人性的貪婪、醜惡。通過歷史事件的選擇和描述,來展示人類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何一次次與環境角力並破壞它們,人和人之間如何互相廝殺並帶給更多的人災難。

比如2000年之後的世界,一些世界史讀物會有意無意地呈現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這樣寫到:

假設在2000年,我們有60億人生活地球上,那麼只需15年時間,我們就可以達到73.5億人!然而全球變暖無可避免,恐怖主義威脅逐步加劇,難民流離失所。手機、電腦讓我們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至於其他的,還在接踵而來……

在這一頁的圖文中,作者就介紹了恐怖襲擊和恐怖組織。讓小讀者知道,就算自己的生活是和平、寧靜、歡樂的,但這個世界仍然動蕩不安,而且這份動蕩不安很有可能在某一天攪動我們的生活。作為人,我們是人類的一部分、是歷史的一部分、是世界的一部分,對人類、對歷史、對世界,每一個人都應該懷有一份責任感。

(蘋果用戶打賞通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的零花錢沒處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棠讀童書 的精彩文章:

TAG:青棠讀童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