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權友回答:零基礎怎樣 練太極拳

馬權友回答:零基礎怎樣 練太極拳

馬權友回答:零基礎怎樣

練太極拳

太極拳是武術的優秀拳種,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其陰陽對立統一的理論富含哲理。通過練太極拳,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陶冶情操,禦敵防身。正因為練太極拳有如些好處,所以太極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練太極拳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也有一些太極拳愛好者對如何練好太極拳有疑惑,特別是零基礎學拳的人不知從何下手。網上經常有朋友問我,或讓朋友帶到我教拳的地方問我:「馬權友老師,我一點基礎沒有,怎麼練太極拳?」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以我教徒練太極拳為例,介紹一些經驗供參考。

一、明確目的

學習太極拳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不要跟風,人云亦云,看別人練,也隨意比劃。這樣練拳也許就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要想持之以恆地練下去,就要明確自己的學拳目標,要麼為養生而練,要麼為防身所練,要麼為修身養性來練。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只要順著目標方向去研修,終會有收穫。同時,要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愛好選擇太極拳套路。平時我在教拳時,首先介紹各個太極拳套路的特點,徵求新拜師的弟子意見,採取因人而異的原則。對歲數大或體弱的,要求先學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簡化版24式,打下基礎,掌握基本規律,然後再學習全套老架一路,這樣再學老架一路,便得心應手。如果想學傳統楊式太極拳,可先從國家規定套路24式練起,掌握太極拳基本要求後,再正式練傳統套路。對年輕力壯者我從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教起,提高其習拳的熱情,待其練拳上癮後,再回過手來,補一路練習,這樣有利於增加太極功力。對年少的弟子採用多跳越、多發力的新架二路教學,這適合少年兒童的童趣。

二、練基本功

我們知道,建築打好地基,是建築物牢固的保障。練好太極拳同樣要練基本功,練好基本功是練好太極拳的前提。基本功是什麼?要搖臂,活肩關節;要壓腿,活胯關節;要坐腿,增加腿部力量;要站樁,讓內氣下沉。

我常對弟子講,練太極拳要"上輕下實」,上輕是指手臂不用力,松活肩關節,行拳如風擺楊柳。正因為不用力和松肩,才使兩臂松沉,有了松沉,自重下壓底盤,形成"下實」,穩如磐石。這需要腿部有力量支撐身體。"上輕」練什麼?要練搖臂,抻拉雙臂。一般多注意壓腿抻筋,為的是"開胯」,很少注重抻臂,沒有想到"開肩」。其實臂部抻筋,搖活肩關節,「開肩」讓臂膀下沉更重要。我馬權友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練的,同樣要求弟子這樣研修。下實練什麼?練"坐腿」,就是練底盤功夫,指上身放鬆,兩肘松墜前提下,落胯坐腿,既單腿屈膝撐重,另一腿外開里合,前蹚出腳,腳根腳掌,貓步邁出,以此反覆練習。《太極拳論》云:「其根在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足以說明腿腳的根基作用之重要。

練好手臂、腿腳基本功外,站樁沉氣也很重要。這關係到一個初學者能否沉肩沉氣問題,關係到形體是否松活問題,關係到行拳是否有太極味問題。針對初學者,或是想拜師於我的准弟子,見面後,我就建議其練站樁,讓內氣下沉,以達到"胸空腹實」,從而心態坦然地練拳。雖然我不練站樁,不是站樁不好,是因為我有奇特的練拳方法,樁步行拳,有如站樁。但是,我建議初學者練練站樁,為沉穩練拳打下基礎。如何站樁?大道至簡,規則如同太極行拳的要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法,不管什麼方法站樁,只要能讓內氣下沉就行。我會按我的方法指導我的太極弟子。

三、尋求明師

初學者有必要找位啟蒙老師指導,這樣會對學拳有幫助。選准啟蒙老師很關鍵,決定你今後的太極之路走的是否正確。有好的太極老師指導,學拳會少走彎路。初學者往往顧這顧不了那,這很正常,初學嗎,最好有一個好的老師去帶,模仿拳架,尋找韻味,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如果想練太極拳養生,那麼尋師的面可以廣一些。公園裡練太極拳好的老師不少,只要看上去拳架端莊沉穩,看上去感覺舒服,就可求學。如果想要練出真功夫,也就是把太極拳練出真正具備武術要求的水平,那麼就要尋明師了。明師可能是名家,但要去除有錢有勢包裝出的名家,要選能苦練的名家,苦練必有真東西。明師也未必是名家,也可能是民間高手,也許眀師就在你身邊,只是無緣識真。如果緣遇明師,只要自己肯努力,那麼練好太極拳是必然。怎麼尋明師?多查找,多詢問,多觀察。明師一定具備高尚的人品,樂於奉獻,助人為樂,不遺餘力地去教人。明師必須懂得拳理,有獨到的見解,身上有「真東西」,行拳"招熟」,用之"懂勁」。跟明師學拳,直奔太極堂,有望探尋太極"神明"之境。

四、規範拳架

初學者最好在明師指導下,按太極拳要求去練,規範拳架,一招一勢,有板有眼。初學拳如同初練寫字一樣,一定要橫平豎直,不能馬馬虎虎。學拳不要著急,要一步一個腳印。每個動作都要練到位,每個姿勢都要腳實,不能腳下虛空,否則上身僵硬,端肩縮脖。初學太極拳,不管學的是什麼式,什麼套路,一定要附合太極拳拳架要求,做到頭上領,肩松沉,肘下墜,胸內含,胯下落,腿弓勁,達到"外三合」,即:手足、肩胯、肘膝照應合勁,以便今後逐漸去追求意氣勁相統一的"內三合」。初學者拳架宜高點,但架高不等於站著打拳,高也要有坐意,要坐著打拳,如同坐在吧台的高凳子上練拳。隨著練拳的深入和功力的增加,意中可改坐椅子打拳。如果初學時拳架過低,那麼腿部支撐勁不夠,而且剛練拳時又無過多的內氣託身,所以易吃累厭拳,打退堂鼓,也極易傷膝。

五、練拳上癮

以上都有了,就看有沒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了,能堅持十年如一日地苦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做到苦練,必有回報,天道酬勤,誰練誰得,得到健康,得到功夫。怎樣叫苦練?別人懶床,你在練拳;別人喝酒,你在練拳;三伏高溫行拳,你汗珠砸腳面;三九嚴寒走架,你汗水濕單衣;雨中少不了你太極既景;雪中有你踏雪無痕。能堅持苦練,也是有方式方法的,練拳必須讓自己上癮。先求會,再求精,先求順,再求勁。一遍接一遍地練,找到練拳的感覺。什麼感覺?舒服的感覺,手臂松沉,低拉達拉,腳下逮勁,根深蒂固。這樣練拳是壓力的釋放,是幸福的享受。累時不停練,高架輕鬆;困時堅持練,行拳似睡;強時瘋狂練,忘我霸氣。

總之,初學者要想練好太極拳,一定要心中有數,選好要學的拳種拳套,最好有明師引路,持之以恆,先易後難,按步驟來,按拳理練。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彎路,防止浪費時間。

(文/馬權友)

馬權友,天津市寧河區人,大學文化,全國公安文聯作家會員、天津作家會員、天津濱海攝影家會員,中國武術七段,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師承王西安,至今已習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內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國際武術太極拳比賽中摘金奪銀,多次在國家級雜誌《中華武術》上發表有關太極拳論文,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天津濱海電視台、寧河電視台、《今晚報》、《渤海早報》、《天津政法報》、《渤海時報》、北方網等媒體曾報道了馬權友傳授太極拳的事迹。

傳授太極真功:

馬權友太極苑微信公眾台號:mqytj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陳氏太極拳科學修鍊的十條標準,珍藏版!注意收藏!
「太極實戰第一人」再遭炮轟,徐曉冬:王戰軍老婆是任志強前妻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