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水畫經典——金碧山水之祖李思訓

山水畫經典——金碧山水之祖李思訓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唐代山水畫的故事。唐代的山水畫,可以說開始於畫聖吳道子,可是他的作品甚少,據記載只有他在皇宮大同殿一天繪成的嘉陵江山水圖,此外就是畫佛像、佛經故事時作為陪襯的怪石河灘了。真正以畫山水為主,並且對唐代的山水畫技法加以完善,並有所創新者,則是李思訓父子與王維。

後代人認為,我國山水畫從這時起,分為南北兩大宗,李思訓為北宗的始祖,他採用以色彩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技法,所繪的山水畫「青綠為質,金碧為紋」,筆法工緻精細,色彩濃艷富麗,被稱作金碧山水或青綠山水。當然,畫這種畫是相當費時間的。王維的山水畫採用水墨浸染之法,成為以水墨畫為代表的南宗始祖。

李思訓是唐朝的宗室,生於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在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去世。李思訓的官位很高,他曾任左羽林大將軍,被封為彭國公,開元時又任右武衛大將軍。可是,使他能名垂千古的並不是他的官職,而是他在繪畫上的傑出成就。

李思訓可以說有著一個繪畫世家,他的兒子李昭道、弟弟李思海、侄子李林甫、林甫的侄子李湊,都善於書法和繪畫。其中以李思訓父子的畫技最為高超。李思訓是金碧山水的始祖,李昭道則是父業的繼承人。由於李思訓的官職是將軍,後人稱之為大李將軍,李昭道雖未當過將軍,可後人也就隨其父而稱「小李將軍」。

金碧山水並非李思訓父子所獨創,早在隋代時,名畫家展子虔所繪山水就多用青綠色。李思訓父子都在展子虔的門下學習過,由於他們在唐代時繪出了大量精美作品,影響很大,使金碧山水這一技法在唐代流行起來。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詩人蘇軾任徐州知州,這年冬天,蘇軾見到了一幅李思訓畫的《長江絕島圖》,賞玩之後,寫了一首雜言詩來稱讚李思訓的精湛畫功。

李思訓去世後,在唐玄宗八年六月二十八日陪葬橋陵。橋陵是唐玄宗父親唐睿宗的陵墓,陪葬即皇帝批准將他葬在橋陵附近,這在唐代,是一種極高的榮耀,亦是對功臣及皇族的特殊恩典。

今天的故事講完了,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智的翔 的精彩文章:

TAG:機智的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