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脾虛吃什麼好呢?」

「孩子脾虛吃什麼好呢?」

「孩子脾虛吃什麼好?」我經常會被很多媽媽問及這樣一句話。學過心理教練滴我,第一時間就清楚地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情緒啦。仔細想來,裡面夾雜一絲無奈和痛心,無奈於好多媽媽平時給孩子胡吃海喝不聽勸,生病了才想起來補救辦法;痛心於我磨破了嘴皮子都不聽。古語道「醫不叩門」著實有道理。痛定思痛,靜心分析,其實大家還是不知「道」,所以才不能好好去踐行,今天阿彌麻麻整理和分享一下對於脾胃保養的一些拙見。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要了解脾虛如何改善,首先先了解一下脾胃的相關知識和屬性。

脾藏意,性信,屬土,味甘,形如刀鐮。著於內者為臟,見於外者為肉。以唇口為戶,以胃為腑。故食酸多則傷脾。旺於四季末,各十八日。呼吸橐龠,調和水火。會合三家,發生萬物,全賴脾土,脾健則身無疾。治脾用呼字導引。可大坐,伸一腳,屈一腳,以兩手向後,及掣三五度。——《修齡要指》

上文翻譯如下:

養脾要點:

喜燥惡濕,喜溫惡寒,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

勿過食生冷,脾喜甘淡而惡腥辣重濁,

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於養脾之需。

「呼」字導引功法:

身體正坐,口中發「呼」聲,一腳前伸,一腳屈彎搭在另一腳上,兩手向後撐地,向左右扭轉頭三至五下,同時眼神要如虎雄視般的專註有神,此功法能祛除脾臟的病邪毒氣,又能促進食物消化。

以上是智慧的老祖宗分享的脾胃屬性和保養方法,當然有很多細節,沒有跟大家一一細講,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把養脾融入到具體生活中。

一、順應四時,吃對的食物,做對的事情

回到最初「好多媽媽關心吃什麼治療脾虛」。先潑點冷水哈,別吃啦,現在大部分孩子的問題都是吃出來的。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即使再苦再累的家庭,都不會苦了孩子。這也可以理解,經歷了60、70的饑荒年代,一下子過渡到了小康社會,一切都放開了。以前是有啥吃啥,現在是想啥吃啥,沒有你吃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大部分人以西方營養學作為指導思想,同時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作為選擇。殊不知,盲目地引進跟從,實則害了自己。在此我並沒有否定西方營養學不好,我也很認同他們的好多理念的前瞻性,只是我更推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從《易經》來看,東方人屬木,木克土,天生脾胃就差一些,西方人屬金,天生體質燥熱。所以西方人生機飲食,越吃越健康,而亞洲人盲目地照搬生機飲食,結果一個個小臉蠟黃。而有的人智慧,知道加點姜,就中和了生機飲食中寒涼屬性。

說說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肉、蛋、奶、水果。接觸過好多小兒推拿和中醫老師,我發現業界人士都會建議小孩子少吃肉、蛋、奶、水果,尤其是生病期間,最好忌口。這一點跟西方營養學有些衝突,有的時候帶著娃去體檢,大夫都會告訴家長,該給孩子吃點豬肝呀,海鮮呀,肉啊,等等諸如此類。

《養子真訣》中講到「吃熱莫吃冷,吃軟莫吃硬,吃少莫吃多,自然無恙。故粘膩、干硬、酸鹼、辛辣,一切魚肉、水果、濕面、燒炙、煨炒、煎難化之物,皆宜禁絕。小兒無知,豈能知節,知節者父母也。(註:魚、肉是並列關係)」從中醫上來講「魚生火,肉生痰,大部分水果屬性寒涼。」

現如今的大趨勢就是要求多給孩子補充營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肉蛋奶水果真的不好嗎?孩子臟腑嬌嫩,尚未發育完全,很多時候所食之物,超出了脾胃的能力範圍,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會成為愛的負擔,無法運化成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久而久之,好多孩子都是胃強脾弱,虛胖,看似結實,遇到變天、流感,就成為了中招體。

所以好多家長經常會問我給孩子吃點啥補補,我反問一句「不是需要吃啥,而是他吃啥能消化吸收?」很多時候,人們把問題複雜化,外求化。殊不知是我們自身出了問題,脾胃超負荷工作,需要休息,而不是無止境地給他再繼續安排工作,加班加點幹活,時間久了,脾胃就開始出現罷工。於是乎,孩子身上就會出現各類問題,不愛吃飯,便秘或者腹瀉,睡覺露白睛,容易感冒、生病等等,諸如此類問題,其實根源只有一個:孩子脾胃虛弱。

很多朋友一聽更困惑了,也沒有系統地學過中醫,也不懂這麼多,那以後該怎麼辦呀?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想想當年爸爸、媽媽那一代怎麼過的就可以了。」那個年代,物質比較匱乏,山還算青,水還算秀,靠天吃飯,有啥吃啥,恰恰順應了四時,雖然也有肉蛋奶,逢年過節每人才能吃上那麼一丟丟,水果更別提了,記得有個教《黃帝內經》的老師,講當年他們一個蘋果能放在衣櫃好久,偶爾拿出來聞一聞味道,然後再放進去,久久不捨得吃。

二、小米湯喝起來

父母那個年代,是迫於大環境,想吃而沒得吃,如今,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學會適度享用大自然和當今科技贈與我們的豐厚財富。

物無善惡,過則為災」,我們可以吃肉蛋奶水果,前提是要適度,而且在孩子健康的狀態下。現在大部分人已經將適度理解為管夠吃,天天吃,只要不吃撐就好,甚至於肉蛋奶水果的地位已經遠超主食之地位,更有甚者為了減肥,就拒絕吃主食。而且將主食跟精米精面畫上了等號(本次不做詳細解釋,以後跟大家分享怎麼吃主食更健康)。

《黃帝內經》: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老祖宗的智慧告訴我們,多食五穀雜糧最養人,在此尤為推薦小米湯。

脾臟在五色中對應黃色,五味對應甘。小米味甘色黃入脾經,味咸入腎經。小米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全,得土氣最厚,為脾之果,最養脾胃。因此中醫說小米能「和胃溫中」,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等。

關於熬法,再叨叨幾句,一定要把水燒開,再下米,最好用明火燒鍋熬制。最好的狀態就是水乳交融,不稠不淡,俗稱小米湯,最養陽,如果熬的太稠變成小米粥,就變成了滋陰之物了。當然啦,你也可以在裡面加點鐵棍山藥、蓮子肉等等,不過孩子太小,還是建議不要加太多,吸收了才是王道,改天我會詳細跟大家分享如何挑選鐵棍山藥,阿彌麻麻可是吃了三四年的山藥,吃出來的經驗哦。

三、帶孩子走出去,打幾個滾,接接地氣

脾在志為思,主思慮。現在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我也很能理解。很多小孩子因此很小就帶上眼鏡,天天徜徉在琴棋書畫當中。無形當中,傷了孩子的脾胃。

孩提時代,更多的應該是走出去,與大自然接觸,吸收天地宇宙之能量,舒活舒活筋骨,通達肝氣,以護脾氣。

現在,城市裡患哮喘的孩子比例非常高。羅大倫談到:「為什麼城裡孩子的哮喘發病率要遠遠高於農村孩子,發達國家要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我想,這跟接觸泥土時間的多少可能是相關的。

德國一個兒科專家建議兒童多接觸泥土,因為土含有很多微生物,我們不接觸它,所以身體對這東西一點兒防禦也沒有。你只要接觸一次,身體知道這東西了,以後能識別,就像電腦病毒似的——知道了病毒的存在,就能建立一個系統,阻斷這個病毒。

如果從來不接觸它,我們的免疫系統對它一點識別能力都沒有,一旦生活中碰到這種物質,就很容易出現過度的免疫反應。一旦免疫系統紊亂,哮喘、過敏之類的疾病就出現了。這就是德國兒科醫生的解釋。

從此刻開始帶孩子走出去玩玩土,代替去遊樂園挖土,我想那種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太執著於乾淨,大不了回家從頭到腳,洗個澡,又是美美的一枚好寶寶。

四、推推脾經,學點養生知識,「手」護健康寶貝

古人有句話:「為人子女,不知醫者不為孝;為人父母,不知醫者不為慈」。日常,很多媽媽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會來諮詢我。非常感恩大家對於我的信任,但是我更希望眾多媽媽能夠跟我並肩作戰,成為分享交流、一起學習的好夥伴。我下定決心好好學習育兒知識,也是源於阿彌的一次鵝口瘡,我搜遍了各類資料,問了身邊好多大夫,給出的最後答案大部分都是:給孩子用氫氧化溶液配製的制黴素塗抹患處,更有甚者告訴我,如果不使用抗生素,對抗這種真菌是不行的。天生倔強的我,就不信這個邪,通過我不屑地努力學習,找出了根本解,終於完勝鵝口瘡。媽媽們,你們是願意把孩子的健康稀里糊塗地交到別人手裡,還是更願意明明白白地交給自己呢?

小孩子脾胃養護好了,萬病消。複雜的手法需要時間和精力學習,在這裡我推薦一個簡單的推脾經,我相信有心的媽媽可以百度好好搜搜學習一下,大人小孩通用,據我所知,有個小兒推拿機構把一條推脾經賣到了一百塊,好多媽媽競相學習,收穫滿滿。今天我在此就無償奉獻啦,望大家珍惜喲。

五、相親相愛一家人

良好的家庭氛圍會養護一個孩子的脾胃喲。如果家庭氛圍比較緊張凝重,那種無形的能量氣場,會傳送給最純粹、最靈的寶寶,寶寶就會出現肝氣鬱結,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脾胃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寶媽寶爸們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我們也要相親相愛一家人哦。

小阿彌的麻麻有太多的話想要跟大家分享,今天就零零碎碎的說這些,以後會慢慢把這個一孕傻三年的大腦整理清楚,多寫一些乾貨跟更多有需要的家人分享,歡迎留言加關注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這三大星座的脾氣差,性格很神秘,難以捉摸
武大「兩朵花」吳倩和黃燦燦近照,一朵沁人心脾,一朵漸漸凋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