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磁山、裴李崗文化

這是黃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這個文化距今近8000年。

磁山文化最早發現的遺址在河北省武安縣的磁山。裴李崗文化最初發現在河南省的新鄭。這類文化分布很廣。兩個文化時代和內涵很接近。制陶工藝雖然有一定區別,但在陶質、成型方法和燒成溫度方面基本一致。以紅陶為主,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類。都是手制,器壁厚薄不勻。燒成溫度在900—960℃之間,器形有碗、缽、壺、罐、鼎等幾種。

小口雙耳壺,腹體成球形或橄欖形,耳附於肩。還有圓底缽、三足缽、深腹缽和鼎等。磁山文化的器物種類較多,除上述器形外還有盤、豆、盂、四足鼎等。各類陶器表面略有磨光。紋飾比較多,有篦點紋、指甲紋、乳釘紋、席紋、刻劃紋等,還發現一個陶片用紅彩繪成曲折形紋飾。在裴李崗遺址發現橫穴式陶窯,結構雖然簡單,但卻是我國最早的陶窯。

仰韶文化

屬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一種文化。因最早發現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

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彙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年代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諸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陝西華縣太平庄出土的灰黑陶大鶚鼎堪稱傑作。制陶藝術反映了仰韶文化人們精神生活方面的某些內容和在藝術創作中的聰明才智。

在仰韶文化陶器上有一些刻劃符號,目前主要發現在半坡類型圜底缽口沿的黑彩寬頻上,在姜寨和北首嶺等遺址也有發現。有人認為這是最早的簡單文字;有人提出可作為從結繩記事和刻木記事向圖畫文字發展的中間環節,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或有特定意義的符號。

龍山文化

1928年首先發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的城子崖。龍山文化的時間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

龍山文化很複雜,有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三類,考古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後將它稱為龍山時代。這個時代是由母權制氏族社會進入到父權制氏族社會階段。制陶手工業由氏族經營變成家族經營。

龍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手制,即泥條盤築法成型。先作器底,然後一圈一圈向上盤築。慢輪修飾。從廟底溝二期文化開始出現輪製成型,到山東龍山文化時快輪制陶的技術就比較嫻熟了。因為陶器形制很規整,胎薄,輪旋紋路清晰。

陶器從顏色分有灰陶、紅陶和黑陶。燒成溫度在840℃左右。造型有罐、盤、杯、盆(雙耳盆、三耳盆、折腹盆等)、釜、甑、斝〔jia甲〕、碗、鼎、鬲、鬶、盉〔he和〕、甗〔yan演〕、大圈足豆等。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工藝水平最高的是熠熠發光的磨光蛋殼黑陶。

馬家窯文化

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而得名。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東北部。

它接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響而發展起來。時間在公元前3190—前1715年。可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四個類型。手制,講究修飾。器形有碗、杯、缽、壺、盆、瓶、罐、雙聯罐、豆、尊等。燒成溫度760—860℃。

齊家文化

因1924年首次在甘肅省和政縣齊家坪發現而得名。分布在青海、甘肅和寧夏境內。

據碳十四測定,年代約在公元前1890—前1620年。齊家文化陶器種類也比較多,有日用陶器杯、盤、碗、盆、罐、豆、盉、斝、鬲、甑、甗等,實用又美觀。以雙大耳罐、侈口高領深腹雙耳罐等彩陶具有明顯代表性。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彩繪以黑色彩繪為主,紅色用得不多。燒成溫度在800—900℃左右。

大汶口文化

分布於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鎮附近及寧陽縣堡頭村而得名。

這種文化分布於山東和蘇北地區。年代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制陶以手製為主,晚期出現輪制。有紅陶、黑陶和白陶。製作很精緻,陶器表面絕大部分經過細細打磨,有的陶器表面施紅陶衣、彩繪等。

陶器上的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鏤孔、圓圈紋、弧線三角紋、圓點紋、水波紋、菱形紋、漩渦紋、弧線紋、網格紋等。有一種很薄的黑陶和山東龍山文化的蛋殼陶相似。

大溪文化

長江上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首先發現於四川巫山縣的大溪鎮。主要分布於三峽地區以及湖北西部長江兩岸。

年代為公元前3825—前2405年。大溪文化有紅陶、灰陶和黑陶。以紅陶為多,有的遺址還有白陶。製法是手制,部分作品口沿部分經過慢輪修飾。作為炊器的夾砂陶,泥料里羼有石英等細砂、碎穀殼和蚌殼末。

器物種類很豐富,有碗、杯、盆、缽、豆、圈足盤、瓶、罐、瓮、鼎、釜、簋等。陶器表面有的磨光,有的有紋飾,紋飾有弦紋、瓦溝紋、篦紋、戳印紋、鏤孔和附加堆紋等。

彩陶很有特點,在細泥紅陶上施黑彩,有弧線紋、寬頻紋、繩紋、平行線紋、橫人字紋、漩渦紋等。少數黑陶上施朱繪。陶器的燒成溫度為600—800℃。

屈家嶺文化

主要分布在長江中游、漢水流域,因首先發現於湖北省京山縣的屈家嶺而得名。

年代為公元前2550—前2195年。該文化和大溪文化有一定的繼承關係,有較高的制陶水平,製法以手製為主,也有輪制。器物種類有三足盤、高圈足杯、圈足碗、長頸圈足壺、折腹豆、盂、扁足鼎等,有特大型號的鍋、缸等。

早期黑陶較多,晚期以灰陶為主。屈家嶺文化是南方能制蛋殼薄陶的文化,裝飾花紋有弦紋、淺籃紋、刻劃紋、附加堆紋、鏤孔和部分朱繪。燒成溫度在900℃左右。

彩陶有黑彩、橙黃色彩。圖案有圓點、條紋、弧線、菱格紋、方框加卵點紋。陶紡輪上的花紋是所有原始社會陶質生產工具上最精美的彩繪。

河姆渡文化

因1973年首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村而得名。年代距今6360—5360年,早的可接近7000年。

制陶工藝比較原始,陶質是一種夾炭黑陶,有的為黑灰色,有的為黑色。燒成溫度在800—930℃之間。陶器表面往往飾有繁密的繩紋和各種刻劃紋,如稻穀等植物紋,動物有豬紋、類似魚藻紋、鳳鳥紋、蜥蜴紋等,形象生動逼真。

日用器物有釜、罐、杯、盤、缽、盆、盂、灶、器蓋和支座等。發現三片彩陶。作法是,在夾碳黑陶表面上一層灰白色土,然後磨光,以褐紅色、黑褐色繪出花紋。還有一些雕塑藝術品,如人體形象、豬、羊和魚等。

馬家浜文化

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浙江省嘉興縣的馬家浜而得名。這類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廣大地區。

年代始於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可分三期。早期有馬家浜下層、羅家角第四層。中期有馬家浜上層、羅家角第一、二、三層,圩墩下層和草鞋山第十層。陶器有泥質紅陶、灰陶、黑陶和黑皮陶。還有泥料中羼細砂、蚧殼末、焦化了的草屑和穀殼。手製為主。

晚期出現輪制陶器。燒成溫度為760—950℃左右。制陶工藝水平較高。器物有缽、豆、杯、盤、罐、匜〔yi夷〕、瓶、觚、尊、壺、勺、鬶、盉、釜、鼎、甗和支座。多素麵磨光。紋飾有弦紋、繩紋、劃紋等。豆類製品盛行鏤孔,孔形有圓形、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以及菱格形等。

崧澤文化

首先發現於上海青浦縣崧澤遺址中層,在吳縣、常州、武進、吳興等縣都有發現。

陶器一般以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灰陶為主,還有少量泥質紅陶和泥質黑皮陶。泥質灰陶質地細膩,火候較高,這種陶系在馬家浜類型中很少,而在崧澤的制陶業中則居主要地位。夾砂陶的羼和料為砂粒、蚌殼末或焦化後的稻殼禾。以素麵為主,紋飾有附加堆紋、壓劃紋、弧弦紋、鏤孔、彩繪等。

製作工藝上,原料加工比較細膩。成型普遍採用慢輪修整。根據器物觀察,從規整細密而均勻的輪旋紋看,可能已採用輪製成型。常見器物有炊器鼎、釜、甑等。盛器有罐、觚、盆、直口圓底缸等。飲食器有豆、杯等,其他還有研磨器。燒成溫度在760—810 ℃之間。

北陰陽營下層類型。這是與馬家浜文化相似的一個文化類型。居民們生產了質量很好的彩陶,如圈足碗、圓底盆、帶把圓底缽、帶把壺、三足盉、折足鼎,高圈足尊等。彩繪用紅色和黑色。有的先施以白色或紅色陶衣再繪彩,繪畫的內容有三角紋、弧線紋、網紋、菱形格紋、帶紋等。

良渚文化

是繼馬家浜文化而興起的一種原始文化。因1936年最先發現在浙江省杭縣的良渚而得名。

這類文化分布範圍大致和馬家浜文化相同。年代距今4700年至3800年左右。陶器以泥質灰陶最富特徵。以黑陶為代表,大多數黑陶是灰胎,表面為黑色,只有極少數為里外皆黑的薄胎黑陶。還有泥質灰陶和夾砂紅陶。製作方法普遍採用輪制,造型規整,只有少數器物,或器物零件是手制或范制。

陶器裝飾主要是磨光,紋飾有弦紋、籃紋、繩紋、劃紋、錐刺紋、波浪紋、附加堆紋和鏤孔等。主要器形有碗、盆、杯、豆、罐、壺、簋、尊、盉、釜、鼎、鬶和大口尖底器等。其魚鰭形三足鼎、大圈足淺盤、竹節形細柄豆最富特色。燒成溫度在940℃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傳世瘦金體真跡
商周古玉——獨具風味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