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原標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話說年紀已經19歲的曹髦,看著司馬昭大權獨握,朝廷的政策都出自於司馬昭,而他這個皇帝根本就是個傀儡。加上前任皇帝曹芳被廢黜的情形在曹髦心裡就是一個無法揮去的陰影。因此,雖然身為皇帝,但是曹髦時刻感受著深深的危機感,因此曹髦與曹芳不同,他時常急切的想要收回皇帝的權利。


終於在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夜裡,缺乏耐心的曹髦再也忍受不了,下令命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人在陵雲台部署護衛甲士,然後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曹髦憤慨地對他們說:「司馬昭的野心,連路上的行人都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廢黜的恥辱,今日我將親自與你們一起出去討伐他。」

王經聞聽此言,趕忙進諫說:「古時候魯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專權,討伐失敗而出走,丟掉了國家,被天下人所恥笑。如今權柄掌握在司馬昭之手已經很久了,朝廷內以及四方之臣都為他效命而不顧逆順之理,也已經不是一天了。而且宮中宿衛缺乏,兵力十分弱小,陛下憑藉什麼討伐權臣?您一旦這樣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卻反而使病更厲害了嗎?禍患恐怕難以預測,應該重新加以詳細研究。」曹髦這時從懷中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黃絹詔書扔在地上說:「我意已決,縱使死了我也無所謂懼,何況不一定會死呢!」說完就進內宮去稟告郭太后。



當初司馬師病死在許昌的時候,曹髦就打算趁機收回大權,那時他就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就是沒有在自己認清或者扶持自己的嫡系力量的前提下,貿然而幼稚的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所委派的官員都是自己的信得過的心腹,結果所託非人,致使計劃失敗。


如果說那時候曹髦年紀還小,如今時隔5年,曹髦發奮學習了5年的先賢為人處世的經驗,現在計劃如此大的事件,卻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當初計劃失敗的原因所在,仍然沒能認清自己身邊究竟哪些大臣是忠於自己的,哪些大臣是站隊司馬昭的,這次又一廂情願的認為王沈、王業和王經都是忠於自己的人。不得不說,書讀得再好,真到了自己處理大事的時候,沒有多大的進步和成長,只能說明曹髦是個死讀書,讀死書的紙上談兵的庸才,換句話說:書都白讀了。

結果他前腳進內宮去稟告郭太后,王沈、王業轉身就跑去向司馬昭告密了,這二人還拉著王經與他們一起去,但是王經不肯同去。


司馬昭得到報告,急忙召護軍賈充等人趕來作戒備。曹髦知道事情泄露,便自己拔出寶劍,揮舞在手中,率領左右宮廷侍衛鼓噪著從永寧宮出來,前往進攻司馬昭所在的府邸,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騷動抵抗者滅族。



司馬昭的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在東止車門遇到了曹髦的軍隊,畢竟是曹髦親自率隊,曹髦左右之人怒聲呵斥他們,司馬伷的兵士見到是皇帝親自領兵,都嚇得逃走了。


曹髦帶著人到了南闕,只見賈充帶著兵士數千人前來迎戰。曹髦親自用劍拼殺,邊殺便聲稱有敢動者滅族,賈充帶來的士卒們都認為和皇帝打仗這事兒實在是非同小可,都準備逃跑。騎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說:「事情緊急了,你說怎麼辦?」賈充回答說:「司馬公養著你們,就是為了今天!還用問嗎?」成濟這貨頭腦簡單,聽了賈充這話,壯起膽,拿起長戈上前向曹髦車駕進攻,刺中曹髦,戈刃直從背上穿出,曹髦當場在車中駕崩,屍體翻落車下。

司馬昭聞訊大驚,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馬孚奔跑過去,把曹髦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著說:「陛下被殺,是我的罪過啊!」


曹髦的宿衛們見皇帝被弒,便一鬨而散。而曹髦如此輕易的就被成濟刺死,足見曹髦這麼多年來身邊連一個像樣的能護駕的保鏢護衛都沒有。


作為皇帝親自率軍討伐權臣,這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但可謂是極為少見。傀儡皇帝從權臣手裡收回大權可以說是個很講究政治智慧和手腕的,要經過長期的謀劃和親信培養,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清朝的著名皇帝康熙從權臣鰲拜手裡奪回政權,可以說是勵精圖治、卧薪嘗膽、精心謀劃並實施了若干年才得以成功實施。當然,康熙是後世的皇帝,很可能是借鑒了曹髦此次魯莽的決定。不過尚書王經已經用歷史上魯昭公的例子提醒過曹髦了,曹髦準備不足又缺乏耐心和計劃,又不能聽取正確的進諫,這些因素都匯聚在一起,便註定了悲劇的發生。



以皇帝之尊討伐權臣,親自率衛隊去和權臣的私兵作戰,其實是最下下之策,曹髦發奮學習歷史先賢,竟然選擇了這個奪權方案,可以說他的能力和才智並不是可以力挽狂瀾的明君。所以說,庸才而懷大志,並不是件好事。對於類似事件的處理,就連東漢末年的黃巾軍之亂後的十常侍之亂中的十二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常侍和太監都比曹髦成功,畢竟這些常侍們知道權力再大的權臣,也只是一個人而已,要除掉他,只要讓他落了單,幾個人幾把刀,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而當初十常侍們正是把大將軍何進單獨騙到偏殿,然後舉刀砍死的。如果說尚書王經引用的魯昭公的例子離當時太遠,曹髦不能聽取,十常侍之亂成功殺死大將軍何進的事件可以說就是幾十年前的事,可見曹髦的能力和見識還不及幾個常侍和太監。那麼他被司馬昭的舍人殺死,也就是合理的結果。這對於魏國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畢竟這樣的人如果收回大權,很可能也是個昏君。


曹髦死後,司馬昭進入宮中,召集群臣商議給個什麼樣的對策和說法來面對天下百姓,畢竟這是弒君啊。百官之中,尚書左僕射陳泰不肯前來,司馬昭讓陳泰的舅舅尚書荀顗去叫他。在陳泰家裡,陳泰對荀顗說:「人們有時議論說我陳泰可以和您相比,今天之事看來您不如我陳泰。」但是家裡的子弟們里里外外的人都逼著陳泰前去,陳泰這才不得已而入宮。


見到司馬昭,陳泰悲慟欲絕,司馬昭也對著他流淚,把他帶到一個幽靜的房間,問道:「玄伯,如今之際,天下人該怎麼看待我呢,你給幫忙出個主意吧。」陳泰說:「只有殺掉賈充,才能謝罪於天下。」司馬昭考慮了很久才說:「你再想想其他辦法。」陳泰說:「我能想到的辦法只有如此,不知其他。」而後,司馬昭猶豫再三,不再說話了。


司馬昭捨不得殺賈充,但是弒君的鍋總得有人背。於是司馬昭將罪名歸罪於成濟兄弟。


隨即司馬昭威逼郭太后下旨,大意是說:當初援立曹髦是看中他「好書疏文章,冀可成濟」,但是不成想「情性暴戾,日月滋甚」,我這個太后數次呵責都不奏效,後來和大將軍司馬昭商量要廢立他,大將軍認為他年幼無知,但還可以雕琢,要以觀後效。但沒想到他得寸進尺,還拿弓箭射我的宮殿,弓箭甚至落在我的面前。我前後數十次讓大將軍廢立他,曹髦知道後,甚至賄賂我的身邊人打算下毒藥害我。後來事情敗露,就要出兵入西宮殺我。幸虧大將軍及時知道,而他自己混雜在士兵之中,被大將軍的將士殺死。這小兒「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禍」,應當「罪廢為庶人,此兒亦宜以民禮葬之」。(這堆無中生有的帽子還真是沒少扣)


之後,曹髦被褫奪皇帝封號,因此其在位期間的年號均為高貴鄉公某年。


太傅司馬孚,大將軍司馬昭,太尉高柔等上疏稱「以為可加恩以王禮葬之」,於是將曹髦葬在洛陽西北三十里瀍澗之濱,下車數乘,不設旌旐。下葬時,百姓們聚集在一起邊觀望邊議論,說:「這就是前天被殺的天子。」邊議論,有的人邊掩面而泣,悲慟不已。可見,司馬昭威逼郭太后編排再多的不是,百姓的心裡也是清楚明白的,司馬昭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五月初八,司馬昭向太后上奏說:「故高貴鄉公曹髦率領護駕士卒,拔刀鳴鼓沖向臣的住處,臣怕雙方交兵,即命令將士不得傷害任何人,違令者以軍法處置。騎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濟進入兵陣,傷害高貴鄉公以致喪命。我聽說做人臣的應當守人臣的節義,至死也不能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能躲避禍難。那次變故突然發生,災禍像機關發動一樣迅速到來,臣的確想捨棄此身,等待一死,聽候天子裁決。然而臣考慮到這次變故的謀劃,意在危害太后,傾覆社稷宗廟。臣枉充宰輔之位,有安定國家的義務,即連續發命,不得迫近天子輦車。而成濟私自闖入兵陣,以致發生這樣的大事故,臣悲哀痛恨,五臟摧裂。成濟違犯國家法紀,雖死不足以抵其罪,應逮捕成濟家屬,交付廷尉治罪。」


在處置成濟兄弟之前,司馬昭先以「教唆聖上」、「離間重臣」等借口,殺害了尚書王經,認為他不一起向自己告密,和自己不是一心。而跑去向司馬昭告密的《魏書》的作者王沈(王昶之侄)因為告密而立功免死,並因功封為安平侯,食邑二千戶。


然而對於司馬昭的裁決,成濟兄弟不服,赤裸上身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是逆賊,被軍士從地面上亂箭射殺,隨後司馬昭下令誅殺了成濟兄弟的三族。


隨後司馬昭與公卿們商議,最終決定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鄉公曹璜(登基前,郭太后名其改名為曹奐)為天子,改元景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興替 的精彩文章:

降叛逆王陵服毒,病加重司馬壽終——司馬懿
司馬昭壽春平叛,面對嚇死自己哥哥的文鴦前來投降,司馬昭是如何處置的?

TAG:知興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