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恭喜是枝裕和!第四位獲得戛納金棕櫚的日本導演!

恭喜是枝裕和!第四位獲得戛納金棕櫚的日本導演!







天哪,我腳真是一直在發抖,此時此刻能站在這裡真的很幸福。

每次參加戛納電影節,我都能收穫繼續在電影創作道路上走下去的勇氣

,也能感受到大家想要通過電影去連接不同人之間的對立和不同世界的隔閡的希望。非常想快點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勇氣和希望,想和沒能來參加這次電影節的兩位導演分析,想要和把戛納作為目標的年輕一代的電影人一起分享,謝謝大家。




剛剛結束的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上,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獲得戛納最高大獎金棕櫚

,是枝裕和發表了如上獲獎感言,這也是日本電影時隔21年第五次奪得金棕櫚獎。他也成為了繼黑澤明、衣笠貞之助、今村昌平之後,第四位獲得這一殊榮的日本導演。








恭喜是枝裕和!





而此前大熱的由韓國導演李滄東導演的作品,根據村上春樹小說改編的《燃燒》則獲得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主競賽單元獲獎名單+日本影片金棕櫚名單如下


金棕櫚最佳影片: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評委會大獎:斯派克·李《黑色黨徒》


最佳導演:保羅·帕夫利科夫斯基《冷戰》


最佳男演員: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最佳女演員: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 《小傢伙》


最佳劇本:愛麗絲·洛爾瓦徹《幸福的拉扎羅》、賈法·帕納西《三張面孔》


評審團獎:納迪·拉巴基《迦百農》


特別金棕櫚獎:讓-呂克·戈達爾《影像之書》


短片金棕櫚:查爾斯·威廉姆斯《芸芸眾生》

短片特別提及獎:魏書鈞《延邊少年》


酷兒金棕櫚:盧卡斯·德霍特《女孩》


金攝影機最佳長片處女獎:盧卡斯·德霍特《女孩》




獲得過金棕櫚的日本影片:


1953年 衣笠貞之助 《地獄門》


1980年 黑澤明《影子武士》


1983年 今村昌平《楢山節考》


1997年 今村昌平《鰻魚》


2018年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本次獲獎影片《小偷家族》

仍是導演擅長的家庭題材,講述了在一個舊住宅區生活中的家庭發生的故事

。父親與兒子靠著合作盜竊來生活,某一天這個家庭收養了一位曾遭受虐待的小女孩,而正是這個小女孩的到來,打破了觀眾原本對於這個清貧而溫暖的家庭的想像....










《小偷家族》為是枝裕和第五次角逐戛納金棕櫚的電影

,曾看過他電影的人,想必大都會被他細膩的表達,虛實交織的劇情,自成一派的敘事風格吸引。




而他也是繼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之後,

當代日本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在世界三大電影節閃耀的導演之一

。可以說,他在日本電影史的無數巨匠所奠定的基礎上,演繹了當代日本電影的新美學。




此前,知日團隊在為東京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專訪,跟蹤訪問了是枝裕和、樹木希林、西川美和,以及他御用團隊,並發行了這本《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全面書里了他的電影歷程和電影觀(應該是中文世界目前有關是枝裕和解讀最全的一本書了)!戳原文鏈接,入手這本特集!







  是枝裕和的戛納歷程回顧 /






2001年《距離》入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距離》以奧姆真理教為主題,演員只有角色限定,其餘均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表演,展現了是枝裕和自由的導演作派和紀錄片風格。這部社會派作品,深入剖析了失去家人和理想等實在物的現代社會問題。





2004年《無人知曉》柳樂優彌奪最佳男主角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無人知曉》

以真實社會事件改編

,影片由1988年發生的巣鴨棄嬰案改編而成,影片時而描述孩子們的艱難處境,時而描述他們平淡的生活場景。這部作品常被看做是《距離》的風格延續,同時也「反省」了《距離》中過強的自我意識。雖然有寫好劇本,只是並沒有將劇本給孩子們看,而是以口頭傳授的方式,讓孩子們臨場發揮。扮演大兒子的柳樂優彌以此片中的表演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也是日本首個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引起熱議。





2009年《空氣人形》入圍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提名)


《空氣人偶》改編自業田良家的短篇漫畫,講述了突然獲得心跳的人偶在人間的各種奇遇,是一部帶有濃郁奇幻色彩的影片。離開中年男家的人偶一見鍾情地戀上了影碟出租店店員純一併開始在店裡打工。影片由因侯孝賢電影而出名的李屏賓擔任攝影,抒情地描繪出了透過空氣人偶的眼看到的「生」與「性」。





2013年《如父如子》入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如父如子》,同樣是做了父親的是枝裕和,挖掘自身經歷的一部作品。兩個家庭陷入家庭倫理困境,是選擇「血源」還是「時間」。最終這部劇斬獲超過3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其最賣座的作品,還榮獲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15年《海街日記》入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海街日記》改編自吉田秋生同名漫畫。從《奇蹟》開始,是枝裕和將自己定義為匠人,在《海街日記》中,他以匠人的態度創作齣劇本,不會設法獲得主導權操控什麼,而是以如何在《海街日記》中最大限度呈現原作以及四位女演員們的魅力為使命。




2016年《比海更深》入圍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提名)


電影片名取自鄧麗君在日本發行的名曲《別離的預感》中的一句歌詞:「比海更深,比天更藍,我已沒有辦法愛你更多。」這部電影沿襲了是枝一貫的風格,它貼近整個現代日本社會,講述了逃避現實的過氣作家良多在經歷一段失敗的婚姻後重新找回人生的故事。





2018年《小偷家族》入圍主競賽單元,並獲得金棕櫚獎。


是枝用《小偷家族》所體現的人世羈絆,再次證明了他就是全世界最傑出的創作者之一!

美國著名電影網站《Indiewire》如此評價。




近幾年,是枝裕和不可謂不高產

。作為導演,有《第三度嫌疑人》《海街日記》和2019年即將上映的《凱瑟琳的真相》;另外還參與了《十年日本》《鋤田》《岩井俊二的電影研究室2》等影片的製作。




▲電影《第三度嫌疑人》預告





而在2016年,知日曾專程飛到日本,對是枝裕和導演進行採訪,與這位從早稻田大學畢業,到成為紀錄片導演,再到如今成為日本代表性的電影導演進行面對面的訪談。

是枝裕和說,自己在成為父親後,似乎更加溫和了,憤怒也不會如此外漏

。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而這樣溫和的是枝導演,在採訪中,他自然地表達著他的思考,對於劇情電影,他仍抱有充分的野心,

從影20年的是枝裕和,還將在電影之路上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  

知日專訪精彩節選  /




 「我喜歡被遺棄的孩子的故事。」










同時代的侯孝賢,離我更近。




知日:剛才你在課上給學生們看了《昭和的誕生》,為什麼要挑這些紀錄片?


是枝:這堂課是通過鑒賞 60 年代日本電視草創期的 15 位電視導演的紀錄片,看看他們在電視圈所做的工作。他們在與政府的對抗中,是潰敗了嗎?怎樣潰敗的?以此來觀察60年代的狀況。




知日:昭和是日本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從「二戰」到戰後經濟騰飛,你怎麼看待昭和年代呢?


是枝:我出生於1962年,我所經歷的昭和年代,只有昭和後期的一半,戰後復興結束後、東京奧運會前夕,戰後經濟騰飛和學生運動時,我還是孩子,所以並沒有太多的實際體驗。

在我記憶里,我小時候的家庭是慢於日本經濟成長的,祖父和父親從台灣復歸,錯過了機會,導致完全落後於同時代的人,戰後沒有過得很富裕。




知日:你曾經拍攝過侯孝賢和楊德昌的紀錄片,侯孝賢是對你影響很深的一位導演,就你的了解侯孝賢和楊德昌兩位導演,對日本的導演的影響大嗎?


是枝:80年代,我大學畢業時,正好是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楊德昌的《恐怖分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出現的時候,他們的電影出類拔萃,我感到他們作為亞洲導演,竟然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而當時在日本的同時代,並沒有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導演。當時受他們的影響很大。


正好大陸的張藝謀、陳凱歌導演出現,從80年代後半到90年代是一個非常火熱的年代。我想當時受到影響的日本導演應該也有很多。 




知日:之前你經常提到侯孝賢,但是比較少講到楊德昌,你對他的電影是怎麼看待的?


是枝:他的作品很現代,描繪了一種人性的複雜性,比侯孝賢的表現方式要更具現代性。在年代上,楊德昌要比侯孝賢跟我還更近一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真的很棒。




知日:在中國大陸,你的作品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甚至有人將你比作小津安二郎,你有聽到過類似的說法嗎?


是枝:對外國觀眾來說,有這樣的認識大概也沒辦法,但

我在拍電影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小津。

不如說,人的拍法、房間的構造、外觀等空間相關的部分,我從成瀨巳喜男那裡學到更多。而同時代的侯孝賢的電影,反而離我更近。


前作《海街dairy》的原作漫畫帶來了一種類似「輪迴」的時間感,季節變幻,人事變化,轉了一圈之後,下一代的故事接著繼續。在日本的傳統中也有這樣的觀念,比如鴨長明有「江河流水,潺湲不絕,後浪已不復為前浪」(行く川のながれは絶えずして、しかも本の水にあらず)。原作漫畫中的這種時間感,在小津的電影中也有類似的觀念,比如《麥秋》《東京物語》,抱著這樣的觀念去複習小津電影,一邊體驗其中貫穿著怎樣的時間觀念還是第一次。


被說與小津相似,可以說是最大的讚美了,能夠有這樣的評價也非常感激。





我的電影中最常出現的是小孩和死去的人。




知日:你在電影中對於家庭關係的表現似乎越來越多,這是自覺嗎?


是枝:確實是自覺的。不過從下一部電影開始會遠離這個主題。

這 10 年來,我的父母親去世,自己成了父親,在家庭關係中,是經歷激烈變化的10年,對於自己能夠做一個怎樣的父親的思考也好,對去世的父母的思念也好,都是自己私人部分的關注點,所以拍攝了很多家庭劇。




知日:當時你拍攝《海街dairy》的觸動點是什麼?


是枝:因為我非常喜歡吉田秋生的原作漫畫。本來想要拍原創作品,但是關於這部原作,剛剛讀完第一卷,我就想把他做成電影,不想被別的導演搶走。

後來細想,或許是因為我自己喜歡拍被遺棄的孩子的故事,《無人知曉》是如此,這部電影也是,被遺棄的孩子被同樣被遺棄的姐姐撿到的故事,或許我就是被這一點本身吸引了




知日:你的電影中關於孩子的主題也很多,但是小孩並不是一般導演常用的。你是怎麼考慮的呢?


是枝:拍小孩很有意思哦(笑)。

我的電影中最常出現的是小孩,以及死去的人,也就是不在這個世上存在的死者。

這兩者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海街dairy》里也有一個「不存在的父親」,父親死後,被留下的孩子的故事。不存在的死者和孩子,一定會批判故事,這是對於異常人物的批判。







早稻田大學是枝裕和研究室





電影就是要做政治做不到的事。




知日:你有想過拍攝和中國相關的題材嗎?


是枝:戰時,在中國大陸有一個叫「滿映」,滿洲國映畫協會的電影製作公司,我很想拍攝以「滿映」為舞台的劇情片。這10年一直在考慮,不管怎樣都想拍一部以那裡為舞台的電影。「滿映」當然是日本人的傀儡建立的製作公司,在那裡有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當時滿洲處於日本人的控制下,受到了關東軍的暴力控制。而在「滿映」內部,就我調查的來看,甘粕正彥後來成為了所長, 之前存在的不公平得到了解決,比如平等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工資,至少在公司內部,消除民族差別。將異民族放在同一張桌子上,一起製作電影,這個意識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共享。

而這是如何實現,又是如何隨著戰敗失去的,我想反映這段歷史。


雖然日本的政治也變得很糟糕,但是電影就是要做政治做不到的事。




知日:你之前提到日本人身上有一種「島國根性」,你覺得日本人身上有這樣整體的民族性嗎?


是枝:在一億多人口的島國里,幾乎都使用同一種語言,在狹隘的空間里生活著。在近代,也幾乎沒有什麼移民,價值觀很單一,形成了同調壓力非常大的社會。

只要大家都一樣就很安心,這種意識非常強烈

。對於不同民族、不同語言、擁有不同想法的人們有排他的想法,將這些人以「反日」為名驅除出去。只有那些提倡簡單的國家利益的人才承認其正確,就算是大眾媒體,如果他們持有不同意見,也會被打為反日的敵人。


總之,在對中國、韓國的態度立場上來說,似乎越來越敵視,特別是這4、5年,這種意識更加深化了。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島國根性。而這不僅僅是日本,美國、英國都是這樣。





是枝 裕和(Koreeda Hirokazu)


電影導演。1962年出生於東京都練馬區,1987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後進入電視製作公司 TVMAN UNION。1995年,以改編自宮本輝同名小說的電影《幻之光》出道。2004年,電影《無人知曉》入圍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年僅14歲的主演柳樂優彌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13年《如父如子》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2014年4月,就任早稲田大學理工學術院教授。2015年,電影《海街diary》再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6年5月,電影《比海更深》上映。2018年5月,電影《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金棕櫚獎。




本文部分節選自《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點擊「原文鏈接」直達下單鏈接





 lili ? edit 


mu xing? graphic design





知日ZHIJAPAN

 

北京站&成都站


 招募指南 

 


內容編輯/視頻製作/社交媒體運營…

click!






?點擊

『閱讀原文』

直達購買鏈接



-------------------------------


?點擊圖片,直達歷史熱門文章?





?京都17處世界文化遺產完全指南!




?如何優雅地吃一頓日本傳統高級料理?





?2018年東京米其林指南,重磅發布!


--------------------------


〖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




源氏物語

/東京 /日本製造 /優良設計獎 /

枯山水

/櫻花入魂/是枝裕和/

增田宗昭/蔦屋書店/

beams

/昭和顏/日本酒/山口組/庵野秀明/ 腦洞 / 

小野洋子

 / 

天明屋尚

火花 

/ 現代霓虹藝術力 /上田義彥/ 岡崎京子/ 樹木希林/

雜誌研究所

/J-POP進化論/日式笑點/富士山攻略/

工匠達人

/喫茶店/

字體設計

/動畫與卡通的區別

太宰治

/是枝裕和/天野喜孝/川上量生/橫濱瑪麗/

志村健

/北野武/三谷幸喜/倫敦靴子/又吉直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日 的精彩文章:

他的動畫,把我的心都看化了!
日本建築,為何擁有震撼世界的魅力?

TAG: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