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聚焦「早期乳腺癌」專場,這些研究不容錯過!

聚焦「早期乳腺癌」專場,這些研究不容錯過!

編譯:腫瘤資訊

來源:腫瘤資訊

今年ASCO的主題為「傳遞新知,拓展精準治療版圖」-「Delivering Discoveries: Expanding the Reach of Precision Medicine」。ASCO作為眾多改變臨床實踐的重要研究成果的首發學術舞台,一直備受矚目。【腫瘤資訊】帶您一起聚焦6月4日的「早期乳腺癌」專場,預先看下今年早期乳腺癌領域的熱點研究。

ABCSG-18研究:狄迪諾塞麥可提高接受AI治療的絕經後HR+乳腺癌患者DFS(ABS:500)

背景

輔助芳香芳香化酶抑製劑(AI)是早期絕經後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但會導致骨質疏鬆和骨折。前期ABCSG-18研究結果顯示狄迪諾塞麥輔助治療可以顯著減少骨折風險(主要研究終點:HR = 0.5, p

方法

這是一項前瞻性、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研究。58個試驗中心招募3425例絕經後早期HR+乳腺癌患者。按照1:1隨機入組,在接受AI治療期間每6個月給予一次狄迪諾塞麥或安慰劑治療,藥物劑量為60mg,每組1712例。本次介紹ABCSG-18研究次要研究終點DFS數據,包括亞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結果

中位隨訪時間72個月時,安慰劑組287例事件發生,狄迪諾塞麥組240例。狄迪諾塞麥組DFS顯著提高(HR = 0.823, 95% CI 0.69-0.98, Cox p = 0.026)。狄迪諾塞麥組5年及8年DFS 分別為89.2%(95% CI 87.6-90.7)、80.6% (78.1-83.1),安慰劑組則分別為87.3%, (85.7-89.0)、77.5% (74.8-80.2)。敏感性分析的結果與此類似。儘管獨立評審委員會預判了存在潛在風險病例,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一例下頜骨壞死(ONJ)。 狄迪諾塞麥組有1例潛在非典型股骨骨折。

結論

輔助狄迪諾塞麥治療可以提高絕經後HR+接受AI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的DFS。基於這一結果及先前顯著減少骨折的報道,可以推薦接受AI治療的絕經後HR+乳腺癌患者接受輔助狄迪諾塞麥治療。臨床研究信息:EudraCT #: 2005-005275-15。

對於接受標準局部及系統輔助治療的EBC患者,狄迪諾塞麥輔助治療未獲益(ABS:501)

背景

狄迪諾塞麥是一種有效的RANK配體抑製劑,被批准用於早期乳腺癌(EBC)相關治療引起的骨質丟失及預防骨轉移引起的骨相關事件。臨床前研究數據顯示狄迪諾塞麥可以預防骨轉移的發生。本研究評價對高危EBC患者輔助/新輔助治療中加入狄迪諾塞麥的療效。

方法

來自407個研究中心的4509例EBC(93.5%淋巴結陽性)患者隨機接受標準局部治療及輔助/新輔助治療聯合狄迪諾塞麥120mg或安慰劑,Qm X6,而後每3個月一次直至5年。除了常規臨床隨訪外,患者需要每年進行CT及骨掃描檢查用來確定是否複發。主要研究終點是無骨轉移生存(BMFS),其定義為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或首次經中心影像評估委員會確認的骨轉移事件。次要研究終點包括無疾病生存(DFS),絕經後亞組的DFS,總生存(OS)及安全性。

結果

兩組患者基線平衡,中位年齡51歲,77%ER+,20%Her+,95.9%使用恩環類和/或紫杉類藥物化療。隨訪至67個月時,時間驅動分析沒有顯示加入狄迪諾塞麥組患者的獲益。BMFS(597次事件)的風險比(HR)為0.97(95%CI 0.82-1.14, p = 0.70),DFS(875次事件)的HR為1.04(95%CI 0.91-1.19, p = 0.57)。兩組OS相似(HR = 1.03, 95%CI 0.85-1.25)。對於絕經後亞組(n=2149),狄迪諾塞麥沒有改善BMFS, DFS 及OS。探索性分析顯示,對於首次骨轉移發生的時間,狄迪諾塞麥組患者有所獲益(HR = 0.76, 95%CI 0.59-0.97)。研究進行中骨折至骨轉移複發的時間狄迪諾塞麥有所縮短(HR = 0.76, 95%CI 0.63-0.92)。下頜骨壞死的發生率狄迪諾塞麥組為5.4%(122例),安慰劑組為0.2%(4例)。狄迪諾塞麥組9例(0.4%)出現非典型性股骨骨折。

結論

ASTRRA研究:三苯氧胺聯合卵巢功能抑制(OFS)顯著改善無疾病生存(ABS:502)

背景

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在完成輔助/新輔助化療後三苯氧胺聯合卵巢功能抑制(OFS)的有效性尚不明確。前瞻性、隨機、III期研究評價絕經前狀態或化療後卵巢功能恢復的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OFS聯合三苯氧胺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終點及關鍵次要研究終點是比較單純三苯氧胺組(T組)及三苯氧胺組+OFS(T+OFS組)5年無疾病生存及總生存。

方法

進行了乳腺癌根治性手術並完成新輔助/輔助治療的雌激素受體陽性絕經前患者(年齡≥45歲)共1483例納入研究。根據卵泡刺激激素水平和月經史,每6個月評價一次卵巢功能直至入組後的兩年。如果卵巢功能在每次隨訪時被證實為絕經前狀態,患者將被隨機接受5年的三苯氧胺(T組)或5年的三苯氧胺+2年的戈舍瑞林Qm治療(T+OFS組)。共1282例患者隨機化,無疾病生存定義為入組至乳腺癌複發、對側乳腺轉移、繼發第二噁心腫瘤或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

結果

經過63個月的隨訪,5年無進展生存T+OFS組91.1%,T組87.5%(風險比HR 0.686; 95% CI, 0.483 to 0.972; P = 0.033)。5年總生存率T+OFS組99.4%,T組97.8%(HR 0.310; 95% CI, 0.102 to 0.941; P = 0.029)。

結論

在完成化療後至少24個月應繼續監測卵巢功能以調整OFS的治療策略。對於絕經前及化療後卵巢功能恢復的患者,與單純使用三苯氧胺相比,加入2年的OFS可以顯著改善無疾病生存。臨床研究信息:NCT00912548。

內分泌治療決策對遠處轉移的效果分析(ABS:503)

背景

TEXT及SOFT研究隨機將絕經前HR+乳腺癌患者分配為依西美坦聯合卵巢功能抑制(E+OFS)、他莫昔芬+OFS(T+OFS)和單純他莫昔芬(T)治療組。前期評價了每個個體對於內分泌治療後局部複發的風險。經過8.5個月的中位隨訪,目前評價內分泌治療決策對遠處轉移的效果。

方法

TEXT及SOFT研究中HR+/HER2-患者共4891例,按化療進行分層。研究終點為無遠處轉移發生的時間間隔(DRFI;隨機至首次出現遠處轉移的時間)。每個研究對象根據年齡、淋巴結狀態、腫瘤大小和分級、ER、PGR和Ki-67表達水平,採用Cox模型預先確定綜合複發風險指數(CRI)。根據CRI值,採用亞組治療效應模式圖(STEEP)評估8年絕對治療療效。

結果

總體8年DRFI為91%(433例遠處轉移),CRI最低0.2、最高3.4,DRFI範圍從100%~63%。TEXT患者(n = 2267) 中位 CRI 為1.7,IQR [1.2-2.3]. 總體8年DRFI 92% (194例遠處轉移),E+OFS vs T+OFS組的絕對獲益為3%。最低CRI(兩種治療方式8年DRFI均為100%)至最高CRI DRFI範圍為100%~15%。SOFT研究中化療後仍保持絕經前狀態的患者(n = 1271),平均CRI 2.1 [1.5-2.7]。總體8年DRFI 82% (216例遠處轉移),E+OFS vs T+OFS組的絕對獲益為5%;獲益範圍2%~10%。T+OFS vs T組絕對獲益範圍0%~5%。SOFT非化療隊列(n = 1353)平均CRI 1.1 [0.3-1.4]。總體8年DRFI 99%(23例遠處轉移),所有三種內分泌治療都超過97%。

結論

I~III期乳腺癌患者IM-MS淋巴結照射隨機EORTC試驗15年結果公布(ABS:504)

背景

EORTC試驗22922-10925調查了內乳和鎖骨上內側(IM-MS)淋巴結(LN)照射是否會改善I~III期乳腺癌患者的結局(Clinicaltrials.gov NCT00002851)。10年結果的分析顯示,無轉移生存率(MFS)改善3.0%(P=0.02),總生存率(OS)改善1.6%(P=0.056)。毒性反應有限,未增加致命副反應。這是3個預定研究中的第二個,針對15年隨訪期的結果。

方法

患者入組標準為腋窩淋巴結浸潤和/或位於內側的原發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組到IM-MS照射組或非照射組。試驗最終目的為能夠觀察到患者10年OS增加4%(從75%增加到79%,HR=0.82),且雙側未調整對數秩檢驗具有5%的顯著水平。次要終點為無疾病生存率(DFS)、MFS和死亡原因。預計計划進行兩個長期分析,分別為隨訪15年和20年時進行。

結果

1996~2004年,43個中心的4004例患者隨機分組。患者中位年齡54歲,59.0%為絕經後,55.6%腋窩LN浸潤,I期、II期和III期患者比例分別為33.8%、52.0%和14.2%。幾乎所有LN陽性(99.0%)和66.3%的LN陰性患者接受了輔助全身治療。中位隨訪15.7年時,1117例患者死亡。15年時,照射組和對照組的OS分別為73.2%和70.8%(HR,0.95;95% CI,0.84~1.06;P=0.358),IM-MS LN的區域複發率分別為1.8%和3.1%,遠處DFS分別為70.1%和68.1%(HR,0.92;95% CI,0.83~1.04;P=0.178),乳腺癌死亡率分別為15.8%和19.7%(HR,0.81;95% CI,0.69~0.94;P=0.005),乳腺癌複發概率分別為24.5%和27.1%(HR,0.87;95% CI,0.77~0.98;P=0.024)。第二惡性腫瘤、對側乳腺癌或心血管死亡等發生率無差異。

結論

15年結果顯示,I~III期乳腺癌患者中,內乳和鎖骨上內側淋巴結照射會造成乳腺癌死亡率和乳腺癌複發率顯著降低。然而,該獲益並沒有轉化為總生存率的改善,且沒有明確解釋。亞組分析和繼續隨訪將會更好地鑒別出可從該治療中獲益的患者,以及明確死亡原因。

PERSEPHONE研究證實:6個月曲妥珠單抗非劣效於12個月(ABS:506)

背景

關鍵性註冊試驗12個月經驗治療的結果顯示,輔助曲妥珠單抗治療已經顯著改善HER+EBC患者的結局。較短的療程可減少毒性反應和成本,同時可產生相似的有效性。至今還沒有縮短療程的試驗證實其非劣效性。

方法

PERSEPHONE是一項隨機3期非劣效性試驗,比較了6和12個月的曲妥珠單抗,是目前為止國際上最大型的縮短療程的非劣效性試驗。與標準的英國實踐一致,所有HER2+EBC患者都符合入組標準。根據ER狀態、化療(CT)類型、CT和曲妥珠單抗給葯時機對患者進行分層。首要終點為診斷以來的DFS(首次複發或全因死亡)。將400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組使得試驗可以評估6個月(5%單側顯著性,85%的效力)療程的非劣效性,非劣效性的定義為6個月組4年DFS不低於12個月組設定的4年DFS閾值的3%(閾值為80%)。預先計劃的明確DFS分析需要500例DFS事件。

結果

來自於英國152個地區的4089例患者隨機分組(2007年10月~2015年7月)。69%的患者ER+;41%的CT方案為基於蒽環類藥物(A),49%為基於A+紫杉烷(T),10%基於T;85%的患者輔助CT;54%的患者序貫曲妥珠單抗。中位隨訪4.9年時,發生319例(5%)死亡和500例(12%)DFS事件。由於兩組的4年DFS為89%(95% CI,88~91),因此非劣效性邊緣的風險比(HR)設置在1.29。計算得出的HR為1.05(95% CI,0.88~1.25;第95百分位數為1.22),證實6個月曲妥珠單抗的非劣效性(HR

結論

PERSEPHONE證實,6個月曲妥珠單抗非劣效於12個月(非劣效性邊緣為3%)。鑒於7~12個月治療期間心臟毒性和其他毒性風險升高,我們的結果支持將標準曲妥珠單抗療程降低到6個月。

新輔助減法治療PerELISA研究的最終結果報道(ABS:507)

背景

相比於HER2+/HR-的乳腺癌,HER2+/HR+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聯合抗HER2治療的完全病理緩解率(pCR)更低。本次報道PerELISA研究的最終結果,這一研究旨在評估減法療法,即無化療的新輔助治療方案用於部分選擇性的HER2+/HR+ 乳腺癌患者的療效(根據患者接受短期來曲唑治療後Ki67的響應率來選擇)。

方法

PerELISA研究是一項II期,多中心,無商業資助的研究,入組了絕經後可手術HER2+/HR+ 的乳腺癌患者。滿足入組調節的漢子接受2周的來曲唑新輔助治療,然後再次進行活檢,評估Ki67的水平。患者分為Ki67有響應者(相比於基線, Ki67相對減少≥20%),之後在接受來曲唑治療聯合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治療5個周期,21天為1個周期。Ki67無響應的患者停止來曲唑治療,開始紫杉醇每周化療,連用13周,同時聯合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乳腺和腋窩的pCR率。研究採用兩步Simon』s設計法,要求43例Ki67有響應的患者中至少有8例患者達到pCR,則滿足研究假設。探索性分析包括PAM50, TILs和PIK3CA。

結果

從8個研究中心入組了64例患者:中位年齡為63歲(範圍:49-83歲);IIA期,IIB期,IIIA期的患者分別佔67%,23%和9%。ER,PgR 和 ki67 表達的中位數和範圍分別為: 90% (10-100),14% (0-100)和30% (7-90)。TILs的中位值為10% (Q1 2%-Q3 15%)。PIK3CA突變率為25%。在接受2周來曲唑新輔助治療後,44 例(69%)的患者Ki67 有響應,並在來曲唑聯合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新輔助治療後接受手術:保乳患者66%,全乳切除的患者34%。取得pCR的患者9例(20.5%)。其中,HER2-E亞型患者相比於其他亞型患者,pCR率顯著更高 (45.5% vs 13.8%, p = 0.042). 患者的亞型與Ki67的響應率顯著相關(p

結論

首次證實:TNBC患者可通過單一的靶向藥物達到RBC0(ABS:508)

背景

TALA用於BRCA突變型(BRCA+)轉移性乳腺癌顯示出較好的療效。既往的一項窗口試驗的結果顯示,BRCA+早期乳腺癌接受TALA治療2個月後,腫瘤體積縮小88%(中位數)。這一研究旨在相對更大樣本量的患者中,評估TALA 6個月的新輔助治療用於BRCA+可手術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緩解率。

方法

研究入組腫瘤≥ 1 cm的BRCA+患者,排除HER2+ 的腫瘤。20例患者在治療前接受了活檢,接受TALA 1mg/天治療,連續使用6個月,後續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根據醫生覺得是否給予患者輔助治療。主要研究終點位殘留腫瘤負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 ,RCB)。根據RBC0和RBC1的患者比例,可與計算緩解率並預估95%的可信區間。

結果

研究於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入組了20例患者,中為年齡為38歲(範圍:23-58),其中BRCA1+患者16例,BRCA2+患者4例子。17 例患者為三陰性乳腺癌 (TNBC, ER/PR

結論

溫馨提示

早期乳腺癌專場

時間:當地時間6月4日 8:00AM-11:00AM

地點:Hall D2

參考文獻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22747.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25013.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19297.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16525.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29523.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17191.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16995.html

http://abstracts.asco.org/214/AbstView_214_225589.html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賈老師

版權聲明

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貳——夜班易髮乳腺癌
吃太多精製碳水化合物可致更年期提前 增加乳腺癌風險!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