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對「滴血認親」知道多少?看看發明者如何做實驗,顛覆你三觀的

你對「滴血認親」知道多少?看看發明者如何做實驗,顛覆你三觀的

古代的科技沒如今那麼發達,特別是在醫學方面。那麼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做親子鑒定的呢?想必大家都會脫口而出:滴血認親。在我們如今人的認知里,需要兩個活人滴血,融合則為有親緣關係。這個跨越性的方法又是如何被想出來的呢?其實當時發明者,做的第一個實驗就相當震撼!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物:宋慈。他是南宋建陽人,一生從事於司法工作,為人耿直,做事一根筋,不過卻做出了不少貢獻。他可以說是古代的福爾摩斯,在當時沒有任何儀器的情況下,他總能藉助柴米油鹽這些常見的東西,憑藉自己謹慎的推理,屢破大案,很是讓人佩服。

值得一提的是,他非常重視人命,審查時總是一審再審,絕對不隨便冤枉人。而他長期的專業工作,讓他積累了許多經驗,為了讓自己的經驗流傳下去,他著了一部流傳至今的著作——《洗冤集錄》,其中滴血認親的方法就是從中而來。

這種方法,其實就是記載說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的骨血總有一些相同的因子,而這些相同的東西就會讓雙方血滴凝結起來,合二為一。當然這個結論也是從一些事實中得出的。

據記載,當時有一個殺人案,兇手將死者推進水中淹死,過程無目擊者。找到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年後了,死者只剩下一副白骨,完全辨認不出身份。

於是為了證實死者,縣太爺便找來死者的髮妻和女兒,讓她們把手指頭戳破,然後把血滴在骨頭上。神奇的是,女兒的血馬上就融進骨里,而妻子的血就一直停留在下面,久久都不滑落。為了讓案件更具有說服力,縣太爺又找了個不相干的人,滴了上去很快就滑落了。

又結合先前的種種事例,宋慈得出結論:若是血液融合在一起,或是滴於骸骨上可以融入,那麼就可以得出是親生父母和子女。如果血滴滴在骨上,久久不掉落,那麼就是夫妻關係。

不得不說他創的這個「滴血認親」的方法影響了我國古代許多年,但是通過現代科技的認識,我們可以得知,這種方法是沒有科學性的的。血是否相融和血型有關,而子女的血型雖然是來自父母結合,但是若是父母血型不同,生出來的小孩也有可能和父親或者母親完全不一樣,所以不夠謹慎。

不過科學總是要一步步探索出來的,他的滴血認親之法對於我國對血的研究有著極大參考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兩大官位最高的漢臣,一人含冤而死,一個抑鬱而終
項羽選擇自刎烏江,除了為虞姬外,還有二個必死的原因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