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遠行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古人遠行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文/王凱迪

在沒有高鐵與飛機的古代,人們的遠行旅途經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麼,在古代中國,人們是如何在路途上解決自己的飲食需求的呢?

外部解決

在擁有足夠盤纏的情況下,在途中的城市下館子是不錯的選擇。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在城市或交通道上,「沽酒市脯,十家並賣漿者」的情況已經屬於常見現象,五穀六畜的基本飲食享受在路邊的店面都可以得到解決。 如果遇到了沒有酒店打尖的窘境,入住民宿同樣是不錯的選擇,孔子弟子子路,在前往楚國遠行的路途上就曾經,野宿一隱居丈人家,即受到"殺雞為黍" 的招待。

自力更生

如果選擇前往較為偏遠的地域,那麼自帶乾糧肯定是必不可少。比如戰國時期,按照相對富裕的齊國平均人食量,每日斗食,即一日一斗,「日再食」 ,一日兩餐,每餐平均5升,月定糧是3石。單獨或者集體出行的人一般都會按照自身需求攜帶需要的糧食。需要注意的是,在宋朝麵餅類食物盛行之前,古人出行多以攜帶粟、麥、米等顆粒糧食,在遠行之時就地生火煮飯,因而也需要隨身攜帶陶制炊具備用。進入宋朝之後,容易保存且能夠直接食用的面制乾糧出現,為人們的遠行提供了便利。

圖/宋代貨郎

古人同樣可以在遠行途中捕捉野味來補充大量體力消耗所缺失的蛋白質和熱量。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是將獸類不去毛、裹泥,放火上燒烤。遣策所見有脛勺(炮)。這種簡單粗暴的食用方式雖然不甚衛生,但是很適合缺乏工具的遠行人群,同樣也給人們帶來鮮美的滋味體驗。較為奢侈的遠行者則會選擇攜帶脯,就是鹹肉條或鹹肉片,不加姜、桂,只抹鹽晒乾而成。遣策所見有牛脯、鹿脯、牛胃脯。洛陽漢墓陶敦上有墨書「雞脯萬斤,昔(臘)」,就是將獸類去毛,經火烘燒,再晒乾的干肉。

古代遠行者們並不能享受到今天人們習以為常的便捷食物供應,因而在遠行的過程中經常面臨凍餓之虞,乃至死亡的威脅。由此看來,以玄奘、法顯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旅行家著實令人欽佩。

參考文獻:

1. 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百卷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為何取經路上表現那麼弱?原來他有更為神秘的任務
隆美爾真的參與暗殺希特勒了嗎?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