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藝術:書法

中國傳統藝術:書法

中國傳統藝術:書法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書法不僅是漢字書寫的技法,亦是一種抽象的線條藝術。藝術首先是美的,同時也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種手段,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一的書法亦是如此,其通過書寫的內容和創作的技法去表達書家的情感,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下面請允我以字體為劃分標準淺談一下中國傳統書法。

書法中的字體主要為五種: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

楷書

楷書又名正書,真書,其意為「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楷書起源於漢末,通行至今,是我們目前使用最為頻繁的字體之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從漢末至今,我國楷書精品之作眾多,如魏晉時期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唐代楷書名家更是輩出,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鍾紹京的《靈飛經》、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等,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瘦金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以上分別為:顏真卿《多寶塔感應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王羲之《樂毅論》局部。)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在東漢末年。其實用性強,書寫快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字體。在我國的書法史上行書作品亦是眾多,下面讓我們欣賞我國書法家們的一些行書作品。

(上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董其昌行書《岳陽樓記》『趙孟頫《趙松雪書心經》。局部)

草書:草書 形成於漢代,其為了快速書寫而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來。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漢初,草書打破隸書規矩嚴謹的結體,是一種草率的寫法我們稱為「章草」。漢末,章草進一步「草化」,章草去盡波挑而演變成「今草」。到了唐代,今草寫的更加放縱,筆勢連綿環繞,有「狂草」之稱。現今,草書的審美價值遠遠超越了其實用價值。

(以上為皇象《急就章》、王羲之《十七帖》、懷素《自敘帖》局部)

隸書:隸書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有「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特點。吳伯陶先生曾說∶「小篆和隸書實際上是兩個系統,標誌著漢字發展的兩大階段。小篆是象形體古文字的結束,隸書是改象形為筆畫化的新文字的開始。」

」書法中的隸書字體在東漢達到頂峰。(隸書《曹全碑》隸書《張遷碑》)

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昌碩篆書、鄧石如篆書)

篆書亦是篆刻中所用的字體,不過篆刻中多用「繆篆」,繆篆稍變小篆之形體,使之平直方正,變篆之形式,而不變篆之義法。根據印面的大小把結體調理的十分合適。

寫在最後

在電子信息化的今日,電腦逐漸取代人工書寫,工作效率的確得到了提高,但我們會不會覺得這些電子屏幕上的文字較白字黑字上的文字缺少了點情感呢?如果我們能偶爾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去提筆寫字亦是一件好事,讓自己的情感通過墨跡在紙上表現出來。我國傳統藝術書法的介紹至此為止,之後會有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謝謝各位的閱讀。

責任編輯丨管好偉

審校丨于洋 李思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fz愛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afz愛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