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步: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跑步: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中午用了兩三個小時看完了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整本書讀下來發現我的經歷居然跟村上的有些相似。毛姆說: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無論何等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日日堅持,從中總會產生出某些類似觀念的東西。

剛開始跑步是緣於16年4月份我給自己加保了一份平安福,思維想來也怪,若不是寫這篇文章,估計我早已忘記當時的初衷了。因為新版的平安福有一個叫平安run的功能,每周3天走夠一萬步,就可以拿到星巴克或者kfc,京東之類的購物券。而每個月達成又可以返現80元,連續兩年達成可以提升保額,請原諒我也是一個俗不可耐的俗人,我開始跑步的想法並未多高尚,只是基於想要拿到這些獎勵而已。於是便在朋友圈發文說自己每天要跑3公里,堅持一個月。

而在實際堅持的過程中才發現,從未跑過步的自己,想跑下來3公里是何其困難,又不得要領,只是咬牙堅持,真的是堅持,而且每天很早起床就去跑,導致睡眠不足,很多時候是眯著眼摸索著跑,所以就很不幸的平地摔倒了。朋友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問我究竟是出於怎樣的心理,平地都能把自己摔到腿腳廢掉,因為傷口在膝蓋,又正值夏季高溫,創口面積較大,無奈癒合後一走路又再次裂開,反反覆復一個多月才好,無數個夜裡疼到呲牙咧嘴,偷偷抹淚,但我依舊未因此而曠過一天工,還拖著傷口到處去見客戶,跟客戶科普我這樣的傷口意外醫療是可以賠錢的。估計很多人會覺得我工作狂,其實真不是。我是真的覺得人生無常,像我這樣跑步都能給自己跑摔的事故肯定每天都在發生,那我就應該積極的傳播這個理念出去。

而傷愈之後我還是沒有放棄,堅持完成了30天,每天3公里。但是完成之後我就覺得跑步於我是一件特別難做的事情,並不是我喜歡,一直是逼迫著自己去完成它,所以之後就再也不跑了。直到6月份去上了易效能的線下課,葉老師說:我可以讓從未跑過步的人,輕鬆跑完5公里,我當時是特別的不相信,我一直以來都是3公里極限,怎麼都跑不到5公里的,但是那次跟著葉老師,還有易效能的一群夥伴,用吳棟老師的簡愛跑步法,真的完成了有史以來第一次五公里。心情自然無比激動,然後課堂上聽葉老師分享了一個理念叫:愛非堅持。誰熱愛誰享受,誰堅持誰痛苦。這幾句話描述的正是當初那個3公里的自己,因為逼著自己堅持去完成,而不是因為熱愛才去跑,所以感到非常痛苦。

自此以後以玩樂的心境,不再追求所謂速度,本著慢以致遠的態度完成了一個又一個5公里。但也僅限於5公里而已,現在回憶起來發覺自己並不屬於天賦異稟一族,每一次突破都像是浴火才能重生。公司清遠主管輪訓的時候,頭哥說咱們早起部門主管一起去跑步吧,然後看到下榻的碧桂園景色確實很好,就欣然答應。一口氣跑了五公里,跑到了美林湖的摩天輪腳下,找不到回程的車也沒有其他路可選,為了不耽誤上課,頭哥說休息一下再跑回去吧,這一個來回是10公里啊,我從未跑過10公里,首先心理上就已經怯懦了。但是也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跑了。我是一公里一公里的在死撐著,等9公里的時候又是一個上坡,感覺心跳特別快,雙腿灌鉛一樣的一步也邁不動了,我跟頭哥說:我要休息一下,話都還沒說完就差一點栽倒在路邊,要不是頭哥拉了我一把,估計我就當場昏倒了,我坐在馬路牙子上拚命的深呼吸,整整歇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緩過來。而頭哥說都已經跑了9公里了,就差一公里,還是跑完吧。我一想也是,不能給自己留下遺憾,所以就堅持跑完了最後一公里,而這次給我留下很大心理陰影,不過也知道自己是可以跑完十公里的,並且在之後的一次嘗試中,僅僅用了50分鐘就跑完了10,信心倍增。

十公里的突破是在廣州的白雲湖,不知道中了什麼邪,突然想去跑個13.14。因為沒吃早餐,剛開始的五公里感覺還好,之後就慢慢的體力不支了,而八九公里的時候跑的速度還不如別人走路快,只好不斷的用美景催眠麻痹自己,而那個時候我並不知道跑長距離是可以帶補給的,應該是說靠意志力堅持完成了那個13.14。

經常跑步的人都知道,當你能輕鬆跑下來5公里,你就會忍不住想跑10公里,當你跑下10公里,你就又想跑15公里,而既然都跑了15公里了,為什麼不挑戰一下去跑個半馬呢?之前朋友圈看到一篇在廣州跑出好身材的都是精英,分享了幾條經典的路線,其中刷9橋還被我定做2018年的年度目標之一,我本以為自己是要等到年底才能完成的。但是某個周六的下午,閑來無事就想去嘗試一下看看,坐地跌到人民橋開始跑,珠江上前面6座橋的距離都比較近,一會一座橋挺有成就感,氣溫也還可以接受,狀態也不錯,每到一座橋就拍一張照片,人民橋,解放橋,海珠橋,海印橋,江灣橋,華南大橋,廣州大橋,獵德大橋,琶洲大橋,到琶洲大橋上剛好15公里,也是我繼13.14之後的第一次15公里,然後過橋返程,一直跑到獵德橋,小蠻腰腳下21公里,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半馬,但是因為我不知道半馬的詳細距離,差了幾米而未能打到半馬卡,心中一直耿耿於懷。但也算完成了18年的一個目標,成功刷9橋。

備戰90天的240公里,期間去了趟沙漠徒步108公里,怕時間不夠沒有休息,用11天的時間跑了80公里,而緊接著人生第三個半馬就是賽事的連南馬拉松。因為跑量其實積累的並不多,然後又沒什麼經驗,成績自然一般,但是好在能夠順利完賽。這大概就是近一年的所有奔跑歷程了,當你習慣了去跑步,並在奔跑的過程中邂逅無數的美景,就會一發不可收拾,連南半馬回來休息了一個禮拜,給膝蓋恢復。

就是開始備戰90天300公里,但是跑了30公里因為身體原因就又要休息,恢復之後去徒步了30公里,因為拔牙狀況不太好只能再選擇休息,當看到跑團的朋友每天曬自己的里程時,真的特別的著急,感覺不跑步好像就欠著誰什麼似的,今天嘗試了一下恢復跑,因為拖了兩個禮拜,好不容易練出來的配速又降了回去,但總算能跑了。

正如村上所說: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每個跑步的人大約都會給自己設置一個目標,或是距離,或是配速,或是時間成績,若是按照預想的目標達成自然無限歡喜,但若是目標未能達成,在跑步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的美景,或者想通了某些事情,也算是一種收穫,而真正熱愛跑步的人想要的大概就是跑完之後會不會收穫愉悅和自豪感了,這是自信心的累積,人生的每一步都壘實在自己用汗水拼搏的過程中,那份安定和滿懷信心驕傲才是長跑者想要的結果。

跑步又可以讓自己衍生形成很多良好的習慣,比如我要每天八點半上班,為了不遲到,那必須五點起床去跑,這樣早起就不成問題了。而每次跑完,為了肌肉可以更好的恢復,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原來我是多麼鍾愛冰淇淋和甜點呀,從未考慮過體重,只飽口腹之慾。而開始長跑後知道這些是禁忌,就碰也不願再碰了,瘦呢,自然也沒瘦,關鍵是我跑步的目的不是減肥,但若是想減,也嘗試過一個禮拜就可以減重4斤。

也確實有人如村上所說會嘲笑經常堅持跑步的人:難道就那麼盼望長命百歲?而我也真的感受到為了長命百歲去跑的人並不多,而這個也不是關鍵的跑步動力,最為重要的是想讓自己有生之年過得完美。同樣是一輩子,與其稀里糊塗的活,目的明確,生氣勃勃的活不是更令人滿意嗎?

村上在結尾說希望自己將來的墓志銘落款是小說家(兼跑者)而我也深以為然,自從運營公眾號以來,才真正的發覺,寫文章或者寫長篇小說絕對不是簡單的動動手打打字就可以的輕鬆腦力工作,這是實實在在的體力勞動。而長久的專註高強度的思維運轉,再訴諸於筆端,經常是坐著一動不動的花費幾個小時才完成。沒有良好的體力怎麼維繫呢?若不是運動讓自己保持活力,又怎能飛快的調取大腦資源庫里被淹沒的無窮信息呢?這麼看來,兩者反而相輔相成了。

而在一次又一次長距離奔跑的過程中,無數次在放棄堅持之間左右搖擺選擇,並最終選擇持之以恆的跑下去,也無疑是一種意志力的磨練,這是跟自己的博弈,跑步是唯一一種不需要考慮其他競爭對手,與自己心靈的對話。而積極的跑者從來不會萌生:不行了,我不行了的想法,而是不斷的暗示自己,我還可以,我要繼續,我要堅持完成目標,而這種正向的思維暗示,也讓自己在面臨其他任何困難時迎難而上,而不是退縮逃避。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我們無法拓寬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無限拓寬生命的深度。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堅持跑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跑步減肥的正確操作
跑步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嗎?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