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質疑、解答與期待:「王鳳雅小朋友之死」事件輿情觀察

質疑、解答與期待:「王鳳雅小朋友之死」事件輿情觀察

輿情回顧

自媒體文章引爆輿情 「騙捐」「放棄治療」戳中公眾痛點

5月24日上午,微信公眾號「有槽」發布的一篇名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內容發布者已刪除)的文章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文中稱,2018年9月,河南省太康縣一2歲半女童王鳳雅被診斷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確診後,其母楊美芹通過水滴籌、火山小視頻、快手等多種網路渠道籌集了15萬元捐款後,卻未救治眼球已脫出眼眶的女兒,反而去北京高端民營醫院為兒子治療兔唇。期間,在醫院告知「還有救」及愛心志願者上門強烈要求的情況下,楊美芹曾帶鳳雅到北京、鄭州的大醫院求醫,但均以「放棄」結束。今年5月4日,不到3歲的王鳳雅離開人世。該文質疑王鳳雅家屬將善款用在患有兔唇的兒子身上以及未對鳳雅盡心治療,並追問剩餘捐款數額及去向。

早在4月8日,微博「@小希望之樹」和「@作家陳嵐」就開始質疑王鳳雅家長,認為他們募捐了錢卻不積極給鳳雅治病,不把她送到大醫院治療,還疑似把善款挪用來給弟弟治唇裂,重男輕女,並涉嫌詐捐,曾引起網民熱議。

此次,「有槽」文章的發布迅速引爆了輿論,當日微博話題「#王鳳雅去世#」一度佔領熱搜榜第5、第10位,討論量達33萬次。

知乎平台中,「如何看待王鳳雅小朋友父母騙捐後對其放棄治療致其死亡的事件?」這一問題吸引1660個熱心網民回答,其中一條「全家人都盼著你死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的回答獲2.3萬人點贊,4658人次參與評論。

此外,微信公眾號「明白漫畫」以此事為藍本創作的題為《「救我……」3歲女嬰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的漫畫也再次在網路中熱傳。

(漫畫節選片段)

網民紛紛留言表示憤怒,認為這樣的父母涉嫌詐騙罪、遺棄罪等,應該受到法律制裁,呼籲當地警方介入調查。還有不少網民提出國內缺少懲治監護人失責的相關法律,呼籲完善相關立法。另外,針對水滴籌、輕鬆籌等公益籌款平台,監管善款使用的問題也引發思考和追問。

2.媒體持續跟進報道 各方回應輿論質疑

24日至25日,《北京青年報》、紅星新聞、界面新聞、中國之聲等媒體均跟進報道事件進展,河南周口太康縣警方王鳳雅爺爺水滴籌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等相關各方就輿論質疑做出回應。

但縱觀輿論場,警方「不夠成刑事案件」的結論引起普遍不滿,網民呼籲權威部門就家屬是否存在消極治療的情況進行調查。

?挪用善款「棄女救子」?——嫣然天使基金:確認為男童免費治療。

據紅星新聞報道,對於網傳鳳雅父母挪用善款為弟弟治療兔唇的說法,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回應稱,真實情況為,2017年4月,該院免費為該男童進行唇齶裂手術。

?鳳雅家屬是否存在消極治療?——尚無權威認定。

此前,當地警方就發布調查結論稱,「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是,籌來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療上了」。但據媒體報道和家屬對就醫過程的陳述不同,是否存在消極治療,目前尚未有相關方予以回應或認定。

?一樁愛心事件為何會演變成一場沸沸揚揚的指責?——縣公安局:正在進一步協調處理。

5月25日,中新網報道,太康縣公安局宣傳科一名負責人稱,此事引發爭議起因是孩子家長和愛心人士前期溝通不暢,互相達不成一致意見,最後發展到雙方互不信任,「所以現在任何一方的言辭都不可全信,太康縣相關單位和部門正在就此事進行進一步的協調處理。」

【最新消息:5月25日下午,在太康縣張集鎮民政所、水滴籌、媒體等人員的陪同下,王鳳雅爺爺王太友將所籌款項剩餘的1301元善款交到了太康縣慈善會。】

輿論觀察

媒體

呼籲完善慈善救助制度,探討視頻平台在管理個人求助類信息的責任

光明網評論呼籲在個人贈予和個人救助當中,加強贈予和救助雙方的契約意識和契約精神、第三方平台的保障和服務工作兩方面對慈善行為進行制度化保證。

《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評論建議,在捐助者、受助人、募捐平台三者之間,還應有一個第三方角色的介入,發揮監督者的角色,例如慈善公益組織。

東方網評論指出,「王鳳雅事件」倒逼健全慈善監督機制,募捐者的資格和權利、善款的規範與監督,捐贈人和受益人之間的法律關係、各種媒體的公正真實報道等與慈善有關問題,需要建立健全全面長效的制度加以規制。

《南方都市報》援引業內人士觀點指出,視頻的求助明顯比現在輕鬆籌、水滴籌等文字圖片的籌款更有衝擊力和影響力,未來很多個人求助可能會在這些平台上出現。但像這類新興的視頻直播或者視頻網站,並不屬於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公開募捐平台,一旦出現類似的善款使用不當或詐捐的問題,相關的民政部門無法介入。華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褚鎣則進一步建議,應當將個人求助平台納入到《慈善法》的管理之下,重新界定為「慈善」,並按照《慈善法》的管理方式要求個人的求助必須到指定平台開展,平台需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

專家

針對網民質疑楊美芹夫妻涉嫌構成詐騙罪、遺棄罪以及剩餘善款的處置等法律問題,理性發聲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浩:網民們質疑王鳳雅的父母構成詐騙罪及遺棄罪的說法太牽強。詐騙罪要求募捐者非法佔有捐款。但現在來看,首先,募捐者對被救助者確實進行了醫療;其次,證實募捐者非法佔有善款的證據基本不足。至於遺棄罪,要求募捐者對於患病的人拒不撫養,即便募捐者只是帶著被救助人到衛生診所輸鹽水,也不能說他們未履行拒不撫養的法定義務。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認為,如果雅雅的家屬主動放棄治療,則涉嫌遺棄罪。遺棄罪是有撫養義務和能力,但是對被撫養人拒不撫養。這其中就包括在被撫養人患病的時候不給予有效的治療,這也有可能構成遺棄罪。要想徹底算清善款的細賬、弄清雅雅的病情,捐過善款的網民可以以違約為由,對楊美芹提起民事訴訟。

愛德基金會副秘書長何文表示,此次事件雖然是民間行為,但也可以參照慈善法來分析,如果女童父母這次求助的信息都完整真實的,如果錢款沒有挪作它用,其認為無法定性是詐捐。

網民

前期譴責家屬、質疑警方,

在家屬、警方回應後,

網民情緒有所緩解,期待還原真相。

1. 認為家屬因重男輕女等原因消極治療,終致鳳雅離世

2. 認為此事再次消費了公眾的公益心

3. 呼籲並建議完善善款監管措施

4. 呼籲相關部門公布權威調查結果,還原真相

5. 呼籲家屬或相關方公布醫療明細、單據等

6. 質疑相關媒體發布的信息不實

7. 同情家屬,認為其受到輿論曲解

輿情點評

該事件早在4月份就因微博大V及網民的舉報引發一定關注,當地公安局即回應「已展開調查」。但此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警方未再發布相關信息。直至5月24日,輿情因自媒體的一篇文章瞬時燃爆。從這點上看,當地公安機關輿情危機意識明顯不足。

在輿論強烈呼籲公安機關介入調查的情況下,當地警方先後通過媒體給出「不構成刑事案件」「未予立案」的回應。雖然警方解釋稱「沒有了解到家屬涉嫌犯罪的證據」,但在沒有正式的官方通報、沒有詳細的調查經過及相關證據的情況下,該結論並未受到網民認可,使得輿情進一步蔓延。

目前,各方介入並回應後,輿情雖有所降溫,但輿論仍有兩大疑問待解:一是善款使用的明細,二是王鳳雅父母是否盡到全力救治的義務。真相到底如何,有待進一步查明公開。因此,對於當地政府部門來說,亟需展開調查工作,並在第一時間公布進展和結果,廓清輿論質疑,用事實和真相回應輿論期待。

文章來源 法制網輿情中心(ID:fzwyqzx) 分析師:李倩

本期編輯 于澄 劉青 陳睿哲 李金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制網 的精彩文章:

十年,汶川在重建,他們的人生也在重建……
這次演唱會又雙叒有逃犯落網!小編實力解讀張學友為啥這麼「神」

TAG:法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