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新型殲18已經來襲, 可進行短距垂直起降,厲害了

中國新型殲18已經來襲, 可進行短距垂直起降,厲害了

原標題:中國新型殲18已經來襲, 可進行短距垂直起降,厲害了


近日,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中國部分軍方人士認為,過去幾年中,某些大國通過「再平衡戰略」對中國進行包圍,呼籲採用「不對稱」優勢來打破敵人的海上圍堵。美媒認為,中國未來有可能發展類似F-35的垂直起降戰機和傾轉旋翼飛機,如果此舉成真,必將引發西方觀察家的哀嚎。文章稱,中國軍方人士呼籲搶奪空中優勢以在海上鬥爭中獲得戰略主動,中國近年來不斷裝備新型的導彈如鷹擊-12和殲-16戰鬥機,在2020年之後還可能增加兩款影響整體海上戰略平衡的新型飛機,這就是潛在的殲-18垂直/短距起降戰機,以及名為「藍鯨」的傾轉旋翼運輸機。


文章稱,西方媒體對於所謂的殲-18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有零星的報道,但是最新獲得的信息表明中國可能確實在殲-20和殲-31之後有著第三款五代機計劃,中國媒體曾在2015年透露中國軍工企業正在合作研製「短垂項目」,英國的簡氏防務周刊也曾對一張有趣的網路照片進行過報道。令西方中國軍事觀察家失望的是,在去年的勝利日閱兵後,儘管某些西方媒體曾猜測殲-18可能將公開,但解放軍拒絕透露任何新型飛機的消息。毫無疑問的是,目前中國期待雜誌中有著大量討論垂直/短距起降技術的文章。



但事實上,殲15成為了中國航母的艦載機,而且早在2009年就試飛成功。為何中國同時研製兩款完全不同的艦載機呢?有消息稱,中國未來的航母要採用電磁彈射云云,而且殲31也具備上艦能力,那至今未露真身的殲18的意義何在?其次,中國是否有能力研製高性能的垂直起降飛機。這些年中國連續服役的三代機殲10、殲11、殲15、殲16,還有正在試飛的殲20、殲31等,開始試飛時採用的都是俄式發動機,最近才在網上出現配有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戰機照片。發動機的研製難度是人所共知的,而垂直起降戰機對發動機的要求只會更高。倘若中國有這樣的發動機研製能力,還有必要進口那麼多發動機嗎?如果是進口發動機,誰又會賣給我們呢?有消息稱,俄羅斯準備把蘇33全部換成米格29K,如果是雅克141的發動機,能適應幾十年後的海軍建設需要嗎?西方其他國家又有誰有這樣的技術,且願意賣給中國?


最後,殲18的作戰對象和用途是什麼。假設真能造出殲18,眾所周知,垂直起降飛機主要部署在航母和大型兩棲攻擊艦上。我國的航母已經使用殲15,大型兩棲攻擊艦還未開工。即使開工並決定使用殲18,在哪裡使用呢?我國海上有兩處顯而易見的熱點地區。東海方向,日本部署F15J,中國即使不出動陸上飛機也要出動殲15這樣的重型飛機,殲18垂直起飛特點決定了其載重量不足。在南海,沿岸國家菲律賓、越南,一個沒有像樣的空軍、一個則裝備蘇30,也使得殲18無用武之地。倘若美國介入,一定是航母開道,屆時出動殲18與F18大黃蜂對決?由此推斷,航母上沒有殲18,兩棲攻擊艦裝殲18不如搭載大中型直升機用於立體登島運載兵員和物資更加實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芊微講武器 的精彩文章:

中國901補給艦現身,最大航速可達25節,美軍都誠惶誠恐
中國055型大驅亮相,最大航速超過30節,軍迷直言揚眉吐氣

TAG:芊微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