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零基礎學書法,如何寫出自己的個性風格?

零基礎學書法,如何寫出自己的個性風格?

不少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學習書法,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靠臨帖。

然而在臨帖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臨帖的枯燥乏味,讓人厭倦,自然不必說。

關鍵是臨帖之後,自己寫的書法,也常常被別人稱作擬古之作,並沒有自己的東西。

持這種論調的人認為臨帖只是模仿古人的一個途徑,並不能幫助書法學習者形成自己的面貌、寫出自己的風格來。因此他們不贊成臨帖。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或者說書法風格的形成,應該靠何種手段得以達成呢?

我認為書法的學習,必須從臨帖開始。

從本質上講,臨帖的確是一個人失去個性、失去自我的階段,但是唯有經歷了這個階段並堅持下來的人,才有資格得以展現「鳳凰涅槃」之後的風姿,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也就是說,要想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就要先失去自我(臨帖),然後才能找回自我,甚至形成更好的自我(自己的書法風格)。

在我們臨帖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我們就掌握了其他人的書法風格與書法面貌。當我們在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我們學習過的各種流派、風格的藝術作品,必然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讓我們再處理同一個筆畫、甚至同一個漢字的時候,有各種取捨和不同的處理。

比方說,同樣是對行書的學習,學習完王羲之的行書和顏真卿的行書之後,當我們再寫行書的時候,有時候這一筆我們覺得用王羲之的筆法寫比較好,有時候又覺得顏真卿對於這個筆法處理得更美,甚至有時候將這兩位書法家的筆法相融合,這就是我們說的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了。

所以,書法風格的形成,首先就要從模仿開始。中國書法,從本質上來講,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文化,更是一門修心的學問。但是始終來說,他還是一門藝術。

既然是一門藝術,就要從模仿開始,不管是我們學習樂器、學習語言、學習寫作,唱歌跳舞乃至於廚藝,都是從最基礎的模仿開始的。

有了這個模仿的基礎,才能將基本的技術打牢,也就是我們說的基本功。

可以說,書法基本功的修鍊,主要就是靠臨帖獲得的。而臨帖就是一個模仿、再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掌握的不僅僅是書法技術,還有書法風格。

而書法風格與基本功之間關係,就是地基和大樓的關係。基本功是地基,基礎,沒有這個,就談不上書法,更談不上藝術。

有了基本功,我們才能談到書法風格等藝術問題,所以要想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也是需要臨帖的。

有些人會反駁說:

「不對吧!既然書法需要臨帖,那麼臨帖就是一個後人學習前人的過程,後人是這樣學習的,但是相比於後人的前人,前人的前人,他們去哪裡臨帖呢,又去臨誰的帖呢?所以他們肯定是不臨帖的!」

因此這群人的發出一個結論——臨帖無用。

他們認為——

你老是在強調臨帖對於書法風格形成的重要作用,但是最開始創立書法的那個人,又是學習的誰的書法呢?他又臨的誰的帖呢?

坦白地講,我並不同意這個觀點,我認為臨帖是我們這一代人學習書法的捷徑,是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個好處。

如果你認為我們不應該靠臨帖來學習書法,那麼你又有什麼理由去享受今天科技所帶來的一切基於前人努力成果之上的發明創造呢?

你不應該做汽車、火車、飛機出行,因為你不相信可以有臨帖這個捷徑在,有這個方便的出行方式在。所以,按照你在臨帖上的態度,你只能出行坐馬車,甚至你兩條腿走著去吧。

因為遠在這些交通工具發明以前,人類可是兩條腿走出非洲的哦!

這聽起來很荒謬,但是很多人就是這樣,思維是這裡一套,到那裡又變成另一套東西,明明是很確定的,卻非得折騰的不一樣。

所以,羅嗦了這麼多,總之就是一句話,要想形成書法上的「自我」(書法風格),就要先失去自我(臨帖)。這就是學習書法,並形成自己書法風格的主要方式!

臨帖雖然是最慢的,但是最慢的方式其實就是最快的方式!

本文為公眾號書畫入門(shuhuarm)原創撰寫!

歡迎將此文發送給你的朋友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草書自作詩四首,行雲流水,自成一家!
李邕草書《晴熱帖》,狂放不羈,風高自遠!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