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滑鼠旅行 第四集 冰島

滑鼠旅行 第四集 冰島

冰島

不知不覺,滑鼠旅行做到了第四期,在這越來越熱的天氣里寫寫冰島,光是想想就覺得涼快了不少。

01

孤零零漂在寒冷北大西洋上的小島,一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小時候的我對地圖感興趣,喜歡記各國的首都,小嘴兒一吧嗒就可以清晰地說出冰島的首都是「雷克雅未克」。在平面世界地圖上,冰島在左上角,一個你不仔細看根本不會去注意的地方。我很喜歡這種遙不可及的感覺,距離生產聯想,那裡的景色到底是什麼樣的,那裡的人說著什麼語言,那裡的冬天是不是特別冷。。。

Go

滑鼠旅行4 我想看看 冰島

這是GoogleMap的小車馳騁在冰島大地上的樣子,顯得那麼的渺小,頭上頂著360度拍攝器好像永遠有著跑不完的路。

如果說人間還有凈土,那麼冰島肯定佔了一席,感覺這輛小車的出現是那麼地不和諧,如果換成猛獁象,也許畫面會更完美一些。

我自己走過,也拍過許多的道路,但沒有一個國家像冰島這樣,讓你覺得路彷彿沒有盡頭,好像天地咬合的地方才是終點。

如果有機會,我真想親自駕車跑在這樣的道路上,目之所及,都是天堂。

想必開車在這樣的路上,不用顧及到處亂竄的摩托,也無暇思考工作的瑣事,甚至連音樂都覺得沒必要播放,只需要打開車窗,把手伸出窗外,感受柔軟的空氣穿過指縫,在朝陽翻過山嶺射入前風擋的時刻,可以閉上眼睛,感覺那份溫暖。

冰島的國土面積是10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僅40萬,也許您沒有概念,那好我這樣說:台灣的面積是約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0萬;大北京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天煞的,我肯定是在出生時選擇了「人口模式」。

剛剛咱們說冰島有40萬人口,其實40萬的70%集中在了首都雷克雅未克地區,所以前面,現在,以及後面的照片中,您應該可以理解渺無人煙這個事實了吧。

我曾在呼倫貝爾草原開過車,如果說同是擁有廣袤無垠的大地的話,那麼不同的就是這「天」了,冰島的天特別的低,即使雲層並不濃厚,可還是能感受到一種攝人骨髓的力量。

冰島雖然叫冰島,但與她所處的緯度相比,這裡並不算太寒冷,主要是由於享受了北大西洋暖流,所以大家可以看到Google拍攝的8月已基本見不到雪山,當然也有山不夠高的因素,要知道在阿爾卑斯的少女峰,勃朗峰,馬特洪峰8月依舊是白雪皚皚的日子。

剛剛說完見不到雪,這張就打臉了,哎。。。滑鼠旅行不好做。。。

到這裡才想起介紹自己走的路線,其實冰島的路很簡單,就是一個圈,因為冰島的中部都是大面積的冰原,所以我是從首都雷克雅未克出發,逆時針進行探索的,如果您實地遊玩冰島,也是一樣的圈圈。

現在的我,是處於東部區,當然無論是在哪個區,只要脫離雷克雅未克,都可以用荒無人煙來形容。

有關冰島的分區,還是簡單給大家看張地圖。

冰島和日本一樣,身為島國,處於板塊接縫處,所以,冰島也是火山滴多,大山滴沒有。

由於冰島的道路是沿著國家的外圈,所以有很多機會行駛在一側是山,一側是海的路上,唯一可惜的是,山,光禿禿的,海,平靜靜的。

這三角狀的小山讓我回想起瑞士的馬特洪峰和她的倒影。

看到遠處的小房子了么,這就是一個小村莊了,照這麼分析,冰島最不缺的應該就是「地主」了。

這種地貌。。如果去掉鐵護欄,我說在月球,估計你也信了吧。

如果再結一次婚,不,不對,,是如果再有人結婚,我就推薦她帶著白紗去冰島拍婚紗照,也不要攝影師,帶個三腳架就好了,此時的人間,應該只有你和新郎。

說實話,有點詞窮了,想必當年在冰島開了一個月車的GoogleMap司機和我現在的感受應該差不多吧,人,總是這樣,沒有穩定中的滿足,只有變化中的幸福。

說說世界盃吧,2018年的世界盃再有半個月就要開始了,冰島,也在其中,將和阿根廷、克羅埃西亞、奈及利亞同屬D組。我看好這支球隊,賭嗎?

冰島進入世界盃決賽圈,也同時創造了一項紀錄:有史以來參加世界盃人口最少的國家。(你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情何以堪?)

還記得在2016年的歐洲杯上,冰島作為黑馬殺進8強,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倒不是他們的球隊,而是球迷的熱情,球隊回國時,整個國家就是藍色的海洋,人們都歡呼雀躍著迎接英雄。

大家通過之前的一些照片也可以看得出,其實冰島沒有什麼資源,沒有森林,沒有石油,唯一富裕一些地熱還經常噴噴火山,由於氣候的原因,冰島的農業也很有限,蔬菜瓜果依賴進口,所以這裡也是世界上物價最高的國家。

雖然都是「大風景」,但白嘴兒看也會悶,所以在路上我就和大家慢慢地聊一聊冰島的情況:稱冰島是苦寒之地,絕對不誇張,估計放在古代就是個流放地十大佳選之一。

冰島在1918年之前曾先後屬於挪威和丹麥,蠻荒之地時期,大多移民的都是反對當時北歐皇權的高知分子,這點類似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他們反對所謂的君臣政治制度,主張共議諸事,所以冰島的共和制出現的很早。即使在今天,冰島人也對上下級概念模糊,生活中一般不加名字前綴,什麼先生,女士,經理,老師,通通滴不要,甚至在家中對父母也直呼名字。

同時,當時風行貴族圈的奴隸制度在冰島也流行不起來,為什麼?因為地方太大,人口太少,即使是貴族也形成不了規模,奴隸說跑就跑,另立個山頭,沒準兒比你過得還好。

早期的居民大多從事漁業,雖然是體力勞動,但是漁民們愛讀書,更重視教育,據一些冒險家的日記記載,冰島的漁民家裡唯一的消遣就是書櫃,北歐人民愛讀書,這個我去挪威的時候,也深有體會,火車上捧著書的人,不誇張地說有將近2/3。

我常常想,這是為什麼呢?先說說我覺得愛讀書的國家吧,北歐首當其衝,其次是俄羅斯,地鐵上也經常看見人們人手一書,我想來想去,得出了一個荒誕的結論-因為:冷!

請不要笑,可以解釋的,首先,冷的地方,一般都人口密度不大,而且冷,就造成了外出不方便,試問一下,如果不能出去,又基本只是自己,在沒有電器的時代,你能幹嘛?看書唄!

我還可以解釋,拿我自己來說,我最喜愛的看書季節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凍,屋內溫暖,腳伸進毛絨絨的毯子里,身邊放杯咖啡,最好書桌上再灑上點兒不刺眼的陽光,這時看書絕稱得上是人間享受,在北歐這種情境非常容易出現。試想一下在人口密集的東南亞,人人燥熱,空氣中瀰漫著集市的叫嚷聲和汗臭味,你願意看書?

不好意思,又跑題了,我想說,高素質的國民,才是一個國家富強起來的基礎,這時的冰島,只需要等待一個機會。。。

戰後,機會來了,可以說冰島是美蘇爭霸時期的漁翁,一方面美國怕與蘇聯同處於北極圈附近的北歐各國導向社會主義,故出台馬歇爾計劃,也就是歐洲戰後重建計劃,說白了就是美國用錢可勁兒砸,支持各種建設,以套近乎,冰島人均獲利209美元,高居榜首,可謂受益匪淺;另一方面,冰島可不傻,救濟照拿,生意照做,繼續將大量漁產品出口俄羅斯。冰島就這樣,莫名其妙又悄無生機地在大國的刀槍下穩健發展著。

咱們說,要是一個地方好,那移民還不烏央烏央的,但是冰島,許多人一開始還看不上,當時別說移民,就是難民都不願意去,可等這些人明白過來再想去的時候,才發現人家關門了。

上文其實也說過,其實冰島真的沒有她看起來的那麼冰冷、苦寒,如果你曾見過東北的那種超豪華板兒樓,就明白我所說的,外面看起來巨破,恨不得牆一拍都掉土渣兒,但是裡面非常奢華,而當時的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卻打腫臉充胖子,恰恰相反。。。

冰島與瑞士類似,一個是以農耕為主沒有大型工業,一個是遠在天邊,兩者都成功躲過了大規模的戰爭損毀,但是不同的是,瑞士是靠「臉」吃飯的國家,居民多為農民,而冰島不止可以靠「臉」,還有一顆熾熱的「心」,運用地熱能源大力發電也是厲害的。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說說鱈魚戰爭吧,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冰島和英國曾為了鱈魚打了20年,當然不是真刀真槍地打,而是各種談判,最後還是冰島贏了,歸根結底還不是大家想壓制英國,於是冰島又撿了便宜。政治道路,就是不斷尋找各中平衡的過程。

說說電影吧,一個電影播放20分鐘,是美國的還是歐洲的基本就可以區分了,美國的話,主線就基本展開了,而歐洲的卻還是一頭霧水,北歐電影就更是這樣了,鏡頭近,慢,少是他們的特點,我很喜歡這種純文藝或劇情的片子,他們大多注重BGM,注重演員的情感,拍的細膩,反覆看也不會覺得膩。

寫到這裡,道路的部分完結了,在路上我「撿」了一些冰島的海、山、湖,都很大氣。

這個火山肯定噴發過,看出火山岩堆積的痕迹了吧?

下面也該有人影兒出現了,我們來看看路上看到的冰島人的小房子。

這是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設計師是受火山噴發後的火山岩堆積現象而得到靈感的。

寫在最後的話:

冰島有著美好的自然風光,有著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但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並不適合所有人生活,我想「好山、好水、好寂寞「會在冰島體現得更加淋漓,當冬季來臨暴風雪肆虐時,當周日的大街上店鋪全部休息時,當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再,當原始而規律的生活到來,你是否擁有著一顆可以聆聽音樂,可以感受書本,可以滿足於自然的,安靜的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屋檐兒Coco 的精彩文章:

TAG:屋檐兒Coco |